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颈椎病

下颈段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中、下颈段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张*** | 2016-09-12 15:01:07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9-12 15:44:07
  • 
    中、下颈段肿瘤因为病变正位于颈膨大部,故临床表现为节段性或神经根性症状比较 突出,常有神经根痛。病变侧上肢可有肌萎缩及腱反向减弱。如果锥体束受损害,则出现 病变侧或双侧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其中较常见出现顺序,为患侧上肢—患侧下肢— 对侧下肢-^对侧上肢。这是由于肿瘤首先压迫脊髓前角或脊神经前根引起同侧上肢的弛缓 性瘫痪,肿瘤继续发展压迫同侧锥体束造成同侧下肢的痉挛性瘫痪,而后累及对侧上肢。...

    查看全部>>

    
    中、下颈段肿瘤因为病变正位于颈膨大部,故临床表现为节段性或神经根性症状比较 突出,常有神经根痛。病变侧上肢可有肌萎缩及腱反向减弱。如果锥体束受损害,则出现 病变侧或双侧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其中较常见出现顺序,为患侧上肢—患侧下肢— 对侧下肢-^对侧上肢。这是由于肿瘤首先压迫脊髓前角或脊神经前根引起同侧上肢的弛缓 性瘫痪,肿瘤继续发展压迫同侧锥体束造成同侧下肢的痉挛性瘫痪,而后累及对侧上肢。 C3、C4病变可引起膈肌功能障碍。此外,尚有病变水平以下的感觉障碍及括约肌障碍。
    
    /沒7/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1)    神经纤维瘤:又称神经鞘瘤,为椎管内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好发于髓外硬膜内, 多生长在脊神经根及脊膜,尤其多见于脊神经后根。肿瘤多数生长于脊髓侧面,较大者可 使2〜3个脊神经根黏附于肿瘤上。神经纤维瘤一般有完整的包膜,表面光滑,质地硬軔, 与脊髓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其切面均匀,呈半透明的乳白色^当肿瘤较大时可见淡 黄色小区及小囊,或出血。有时形成厚壁囊肿,囊内充满水样液。显微镜下一般分为囊状 和网状两种。好发于20〜40岁的患者。多数患者有典型的椎管内肿瘤的症状与体征:早期
    
    先有神经根痛,以后逐渐压迫脊髓而产生椎管梗阻,出现感觉麻木及运动无力,可呈现脊 髓半切综合征;晚期有括约肌症状。病程较为缓慢,偶有因肿瘤囊变而致急性发作。应注 意颈部软组织及颈椎X线侧位片,警惕为哑铃形肿瘤。凡症状难以用一处受累解释时,应 考虑可能为多发性神经鞘瘤。有的患者伴有皮肤咖啡色素斑及多发性小结节状肿瘤,称为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von Recklinghausen's disease)。脑脊液蛋白含量显著增高。肿瘤大多 容易切除,疗效甚佳。肿瘤常与神经根紧密粘连,有时神经根穿过肿瘤组织,此时可将神 经根连同瘤一并切除。在颈膨大部位应尽量注意保留正常神经以免造成上肢或下肢的功能 障碍。
    
    (2)    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是指位于椎管内和脊柱旁,通过椎间孔相连的一种肿瘤。 椎管内外哑铃形神经纤维瘤多位于硬膜外,起源于脊神经根,尤其多见于后根。肿瘤生长 缓慢,可由硬膜外顺神经根长至椎管外或硬膜内,也可由椎管外长至椎管内。正位X线片 可见到椎旁异常软组织阴影,斜位片可见椎间孔扩大,椎弓根有压迹,以此可作为定位诊 断的依据。MRI可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及硬膜囊受压情况^椎管内外哑铃形神经纤维瘤在 术前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均能I期手术彻底切除。
    
    (3)    脊膜瘤:发生率仅次于神经纤维瘤。一般生长于脊髓蛛网膜及软脊膜,少数生长 于神经根。发生于颈段者占所有脊膜瘤的16. 8%,少于胸段(占80. 9%),多于腰段(占 2. 3% >。大多位于髓外硬膜内脊髓之前或后方,侧方少见。肿瘤包膜完整,与脊髓分界清 楚;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其血液供应来自于脊膜,故肿瘤附近之脊膜血管可增粗。此类 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其临床症状与神经纤维瘤极其相似,鉴别点在于脊膜瘤患者年 龄较大,神经根痛较少见,症状易波动。手术出血较多,有时须将受累的硬脊膜一并切除 方能根治。
    
    (4)    颈椎管内恶性神经鞘瘤:罕见。神经鞘瘤起源于周围神经鞘许旺氏细胞,因为骨 组织同样受神经支配,骨内有许多旺氏细胞,因此,神经鞘瘤在骨组织可以生长。良性多 见,恶性罕见,进展快,早期出现截瘫,大、小便失禁。CT及MRI有助于诊断。
    
    (5)    神经胶质瘤:室管膜瘤最常见,星形细胞瘤其次,其他如胶质母细胞瘤等少见。 一般
    
    于髓内呈浸润性生长,少数与脊髓分界清楚。病程因病理种类不同而异。
    
    (6)    脂肪瘤:少见于颈段而多见于胸段。约占颈椎管内肿瘤的1%。多见于20〜30岁 的年轻人。大多位于脊髓软膜下,罕见于髓外硬膜内。髓外硬膜内的脂肪瘤有完整的包膜, 与脊髓没有或仅有少量粘连,可于手术中将其分离后切除。软膜下的脂肪瘤则与周围组织 无明显界限,可沿血管穿入神经组织而酷似浸润性肿瘤,手术中很难与神经组织完全分离。 椎管内脂肪瘤的来源尚不清楚,可能是先天性畸形的一部分或由异位组织形成。其临床症 状发展缓慢,神经根性疼痛少见,病变以下可有感觉、运动障碍。手术时切开软膜分离肿 瘤,其下方可见黄色的神经组织,操作中以分块切除为宜,以免伤及下面的脊髓,虽然不 能完全切除肿瘤,但是术后恢复尚属满意。
    
    (7)    先天性肿瘤:或称胚胎残余肿瘤。占椎管内肿瘤的5. 9%,包括上皮样囊肿、皮 样囊肿、类畸胎瘤、畸胎瘤、脊索瘤等数种。
    
    (8)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Lindau肿瘤系中枢神经系统较为特殊的良性血管瘤,又称为
    
    
    
    
    血管网织细胞瘤、血管网状细胞瘤、小脑血管瘤。较少见于颈椎管,一般发生在颅内。多 见于35〜40岁的成人,一些患者有家族史。在临床表现、椎管造影等方面与一般常见的椎 管内肿瘤难以鉴别。部分病例还可合并肝、胰、肾的多囊性病变、附睾腺瘤、肾透明细胞 癌、嗜铬细胞瘤及其他部位的血管瘤等。
    危*** | 2016-09-12 15:44:07 45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