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林黛玉到荣国府是有多大?

首页

林黛玉到荣国府是有多大?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0-17 01:16:10
  •   俗话说无知者无畏,我可能就是这种人。在我欣赏《红楼梦》的过程中,我时常带着疑问,这种疑问源自那些“红学家”的“误导”所致。什么考证派,什么索引派,我弄不明白,其实,有些事情不会太明白也有它的益处,稀里糊涂人长寿。我现在属于什么?胡思乱想派,我看比较实际。
      为什么,把自己搞不清楚的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学习资料也未尝不可。

      哪一个是真正的贾府,到底哪一个是真的?
      在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雨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
      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 , 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那里象个衰败之家?”
      说明南京时的贾府败了一次,但是,还不至于抬不起头。
      
      据史料记载“金陵地界”的“金陵”是指现在的江苏南京市及市区。“石头城”那就不用说就是现在的南京了。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黛玉乘船进京都后,坐轿被抬入荣国府时,是这样描写的“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又往西行”那黛玉的轿子必是从东向西行的。
      南京的贾府与京都的贾府从规模和地理位置非常地相象。疑是一个地方,只不过一个被雪芹说成是南京的,另一个在京都罢了。
      
      有圆梦的人说是贾家从南京的贾府举家搬到了京都的贾府。我想,也不会把房屋也照搬了去的道理。因此。也就有了红楼梦的故事全发生在京都之说了。
      下面说一说林黛玉进荣国府年龄到底有多大?
      咱们先从甄士隐说起吧。
      
      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
      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 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 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菊,年方三岁。”记住英菊,当年“年方三岁”。
      
      接下来是: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 ,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 尚未投胎入世。
      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
      甄士隐做了一个梦,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东西。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 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
      
      在这个时候甄、贾宝玉皆没有出生。以后可与英菊年龄比对。
      贾雨村在书中我想是知道贾家真正底细的人。“假语”其实不假。他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 祖宗根基已尽, 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
      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士隐隔壁的葫芦庙内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他在南京多年他是知道甄府的一切事情缘由的。
      第二回中雨村与冷子兴谈笑道: “去岁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我进去看其光景,谁知他家那等显贵, 却是个富而好礼之家,倒是个难得之馆。
      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因祖母溺爱不明,每因孙辱师责子,因此我就辞了馆出来。如今在这巡盐御史林家做馆了。”所教的就是甄宝玉,后来到林家教林黛玉。子兴冷说贾宝玉道:“独那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
      林黛玉当时的情况是“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 偏又于去岁死了。
      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 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雨村被革职云游二年有余,雨村与冷子兴谈论贾家时林黛玉已经七岁了。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林黛玉说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 小名就唤宝玉……”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只留门子服侍。
      这门子忙上来请安 , 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雨村道:“却十分面善得紧,只是一时想不起来。”那门子笑道:“老爷真是贵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不记当年葫芦庙里之事? ”雨村听了,如雷震一惊,方想起往事。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内一个小沙弥, 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欲投别庙去修行,又耐不得清凉景况,因想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热闹,遂趁年纪蓄了发,充了门子。
      门子说起英菊:“当日这英菊,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 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
      通过以上线索,可以推断出:
      如果说英菊失踪时三、五岁,“如今十二三岁” 甄、贾宝玉投胎出生也九岁了吧。
      
      那林黛玉比贾宝玉小一岁,就是八岁。
      这与后来的人物活动和形象描述有点脱钩。
      我们还可以参照那派人打死冯渊的薛蟠推断,在四回中点明“这薛公子学名薛蟠,表字文起, 今年方十有五岁,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宝钗,既时年十三岁。
      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一开始就介绍说“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 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 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 ,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
      “薛宝钗 ,年岁虽大不多。”总归比黛玉大一些,那么,黛玉也就是十二岁的时候进入了荣国府无疑。这个年龄比较符合书中第三回描写的“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
      第一个肌肤微丰, 合中身材,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 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三个姊妹就是迎春,探春, 惜春,以上三人皆与贾宝玉十三岁的年龄相仿。
      

    魏***

    2018-10-17 01:16:1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