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孟浩然古诗知音的故事出自哪里?

首页

孟浩然古诗知音的故事出自哪里?

孟浩然古诗知音的故事出自哪里?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12-26 18:02:13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诗云:“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诗中 的知音指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俞伯牙自幼酷爱音乐,擅长弹琴,他弹奏的琴声悠扬悦耳。虽有很多人 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未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后来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
      有一天,在乘船的途中,俞伯牙被迷 人的月色感染,于是弹起琴来。当他完全沉醉在自己悠扬的琴声中的时候,一 不小心把琴弦弄断了。这时俞伯牙突然看到岸边有一人一动不动地站着,便让 人询问,那个人回答说自己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经过这里听到琴声优美, 不由得站定聆听。
      俞伯牙问打柴人自己弹的是什么曲子,打柴人回答说是孔子 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 俞伯牙听后非常高兴,便邀请打柴人上船细谈。打柴人还指出俞伯牙的 琴是瑶琴,传说是伏羲氏所造,接着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 的一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并又为打柴人弹了几首曲子,请他 辨识其中的意思。
       当俞伯牙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 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的是无 尽的流水。”俞伯牙听了十分惊喜,觉得自己遇到了久久寻觅不得的知音,二 人越谈越投机,感觉相见恨晚,于是结拜为兄弟,并相约明年的中秋再到这里 相会。
      这个打柴人便是钟子期。 与钟子期泪别后的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 了很久,也不见钟子期前来赴约。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探钟子期的下 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染病去世了,临终前留下遗言,要把他的坟墓修在 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就可以听到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悲痛不已,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 古曲《高山流水》。弹完后,他长叹了一声,挑断了琴弦,并把心爱的瑶琴在 青石上摔了个粉碎,悲痛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我的琴还弹给 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 人们筑起了一座古琴台。
      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成语“高山流水”就是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典故,用来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H***

    2016-12-26 18:02: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