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心血管内科

临床上如何应用卡托普利?

临床上如何应用卡托普利、苯丁酯脯酸?
F*** | 2016-08-16 11:42:43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8-16 11:47:43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作用机制,一般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 换酶,引起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小动脉平滑肌收缩力降低,外周阻力下降,引起血压下降。目前,此类药物已作为抗高血压药普遍应用于临床。(1) 卡托普利。这神药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强效竞争性抑制剂,可以 阻止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从而使血压降低。过去认为对高肾素和正常肾素型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最为明显,对低肾素型在加用利尿剂后降压作用也明显。研究...

    查看全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作用机制,一般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 换酶,引起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小动脉平滑肌收缩力降低,外周阻力下降,引起血压下降。目前,此类药物已作为抗高血压药普遍应用于临床。(1) 卡托普利。这神药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强效竞争性抑制剂,可以 阻止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从而使血压降低。过去认为对高肾素和正常肾素型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最为明显,对低肾素型在加用利尿剂后降压作用也明显。研究证实其疗效和血浆肾素浓度是不平衡的,就是不管高血压病患者肾素水平的高低,用药后都能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下降,达到理想的降压作用。该药适用于肾血管性高血压和各类型原发性高血压,对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也有一定效果?本药还有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对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者,可谓十分合适。本药具有保钾作用,与排钾利尿剂一起使用,不需另补钾。不良反应有皮疹、瘙痒,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非常容易出现高钾血症。个别患者出现蛋白尿、中性粒细胞减少,这时减量或停药后可消失。制剂为片剂,口服,应空腹服用。开始每次25毫克,每日3次,依据病况可渐增到12.5毫克,每日3次。(2) 苯丁酯脯酸:该药通过降低总血管外周阻力而降压,不导致反射性心率加快,不降低心功能,长期应用可使肥厚的心肌逆转;可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或不减低;引起负钠平衡及轻度增加血钾。降压作用机制比较繁琐,能直接降低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还可增强缓激肽对血管的 直接降压作用,并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大剂量甚至能直接干扰交感神经介质 的传送。临床适用于不同程度的原发性高血压及肾性高血压。制剂为片剂,口服。初始剂量每次5毫克,每日2次。亦可10毫克,每 日1次。隔周调整剂量,最大剂量每日40毫克。应以最小有效剂量维持,加用噻嗪利尿剂可提高治疗效果。该药反作用微弱,如果与利尿剂结合使用,可引起症状性低血压。
    感*** | 2016-08-16 11:47:43 55 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