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么办 我家宝宝快两周了?

首页

怎么办 我家宝宝快两周了?

宝宝胆小,怎么办 我家宝宝快两周了,由于一个月内,被严重摔过两次,一次是从家里农用三轮车上摔下来,当时后脑勺着地,挺严重。后来她的笨妈妈我骑电瓶车,她奶奶抱她坐在后面,又一次摔倒了。现在孩子一看到车就紧张,对许多事情都显得比以前胆小,我该如何帮助我的宝宝走过这两次阴影?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5-03 02:04:13
  • 多鼓励

    释***

    2016-05-03 02:04:13

  • 2016-05-03 02:04:13
  •   父母要分析孩子胆小的原因,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婴儿生来惧怕两样东西:一是怪而大的声音,二是身体失去支持和跌倒,其它的惧怕心理都是后来养成的。成人恐吓或父母遇事大惊小怪都会影响孩子,使他们产生惧怕心理。其次,要设法消除诱因,不吓唬孩子,不讲恐怖故事,经常带孩子与他所害怕的东西接触,便于孩子了解、熟悉和习惯对方。
      让孩子学习克服惧怕心理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教给孩子周围生活中的一些常识,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危险可怕的,什么是不可怕的。同时,父母自己应克服惧怕心理,这对改变孩子胆小是十分重要的。 我认为宝宝胆小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所以自信心的培养十分重要。
       首先,为宝宝多创造一些交往和沟通的条件和机会。现在的独生子女,父母总是呵护有加,孩子势必少了与人交往的经验,也就缺乏交往的自信,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与小朋友相处,显得比较被动。父母要带着孩子多串串门,多参加一些聚会,孩子会在观察父母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学到不少东西。
      同时,在熟悉的环境中孩子会比较放松,胆子会大起来,逐步产生自信。 其次,宝宝自己的交往圈子也很重要。父母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他单独和不同年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跟大孩子玩,能学会遵守规则;跟小孩子玩,可以学会照顾别人。待他交到几个好朋友之后,胆子自然就大了。
      当然,年幼的孩子之间往往会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小“纠纷”,最好试着先让他们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了,大人再出面。 通过适当的体能锻炼,让宝宝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也是不错的,不但可以发展宝宝肢体的协调能力,促进大脑思维发育,更可以直接增强宝宝的自信心。
       在家里,父母有意识地让宝宝自己在另外的房间玩耍。你要时不时地和他说几句话,让他放心。和宝宝一起玩的时候,有意识地给宝宝设计一些情境,比如让他单独去另一个房间给你取书或是他的玩具,锻炼宝宝的胆量。 宝宝胆量大小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
      就先天因素来说,我的感受特别深。我儿子对鞭炮声就表现出特别的恐惧,每每周边放爆竹他就大哭,甚至全身发抖。此外,他也不像邻居家的孩子那样,很高的台阶都敢跳,他对高度敏感性特别强。像这类的胆小,只能给孩子时间,慢慢适应。 从后天因素来看,我认为与成长的家庭环境关系很大。
      长辈对孩子的过度呵护、做错事时不当的指责,都可能导致孩子胆小。但我想这方面归根到底由父母的举止言行决定,胆小怕事的双亲必然养出胆小怕事的孩子。 能否解决宝宝胆小的问题关键在于父母,而且基本上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当然,要缩短孩子适应环境的时间,主观努力也有一定的作用。
       关于胆小,我想做一个简单划分: 一类胆小属于本能反应。所有人面对未知危险、“强大”对手时都会表现出胆怯、恐惧、退缩、无所适从。这类情况不能定性为胆小,不一定会成为日后性格发展中的问题。 另一类胆小属于相对固定的行为方式,通常是在孩子先天气质的基础上,再加上成长中多次遇到“威胁”刺激,而逐渐形成了一种反射性的行为。
      比如说:被厉害的小朋友欺负时不能采取适当的反应方式来保护自己。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于是孩子的行为呈现出固定化模式。 后一种胆小是需要父母关注的,其道理是: ·孩子最初采取的对应行为多是自然反应,如果不加以干预,就会成为行为习惯。
       ·一个刺激下的反应有可能泛化到其他情景中。假如一个孩子在外面对其他小朋友“抢玩具”的行为听之任之,那么在家中也会对前来串门的“霸道”小客人一让再让。 ·即便是天性懦弱的孩子,也可以在教育下尝试新的应对方式,而非总是被动和忍让。如果孩子一直不能选择新方式有效地应对“强横”,也就意味着丧失了学习人际交往中适应性行为的机会。
       从天性的角度看,胆小孩子的气质特点是:安静、温和、腼腆、顺从、忍让、谨慎、软弱,少有主动要求。这些特点发展下去都属于内向性格,其中很大成分是遗传而来,天性不容易改变。对这样的孩子,要多一些宽容和接受,凡事多加鼓励,肯定其做事有独立性,勇敢有为。
      只有实践过程带给孩子真切感受,才是属于他自己的经验“资本”。 从后天的角度说,胆小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其本质说明孩子的独立性欠缺。对这样的孩子,切忌简单粗暴、严加管束、过度保护、批评贬低、包办代替。父母莫要表现得过于“强大”,否则会造成孩子“窝囊”无能。
       千万不要批评孩子是“胆小鬼”。因为幼儿尚不能自我评价,自己好不好全由大人说。如果孩子感觉自己被人视为“胆小鬼”,有可能就不愿再去尝试那些“胆大”的做法而维持“胆小”的状态。父母不要不断地责怪孩子表现不佳,允许各种各样的弱点贯穿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才是理性的父母。
       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一是以大人经验看似简单的事,在幼小心灵中“非同小可”,您应该耐心讲解。

    胡***

    2016-05-03 02:04:13

  • 2016-05-03 02:04:13
  •   之前宝宝摔倒时,妈妈及家里其他人一定都吓坏了,大人们的紧张情绪可能比摔跤的疼痛更多地影响宝宝,使宝宝对车感到害怕。要让宝宝从阴影中走出来,还需要妈妈和其他人的耐心、爱心和宽心。 首先,不要因为宝宝出过这两次事故,就总是提醒他凡事小心,别磕着碰着,这样不但会限制了宝宝的活动,而且会让宝宝变得胆小退缩。
      父母可尽量放手让宝宝自己活动,只要不离得太远,一旦预见到有危险发生父母能够及时赶到或及时提醒。 其次,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一是以大人经验看似简单的事,在幼小心灵中“非同小可”,妈妈应该耐心讲解。或许孩子不一定听得懂你讲的知识,但是讲解本身会让他感觉危险的程度在减弱,起码在这个时刻是安全的。
      二是支持,当孩子真的处于恐惧中时,他需要你实际的支持和陪伴,不仅限于口头安慰,最好在行动上让孩子感到你理解他,如抱抱他、亲亲他。对于幼童来说,父母就是依靠,和父母在一起是绝对安全的。 第三,针对害怕车的问题,妈妈可以先给宝宝看看有各种各样车的画册,讲讲各种车的用途,讨论各种车的颜色、外观有什么不同,由此激起宝宝对车的兴趣。
      接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之前在画册上的车,妈妈可以问问宝宝“这是什么车啊”“这种车是用来干嘛的啊”等等。然后就可以让宝宝近距离地接触车了,比如曾经让他摔倒过的农用三轮车、妈妈的电瓶车,都可以让宝宝去看一看、摸一摸,甚至让他坐上去感受一下,告诉他这些车是安全的,之前的事故只是意外,只要玩的时候或开车的时候小心一点就没问题。
       第四,注意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他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当他遇到困难时,要鼓励他自己想法解决。当然,开始时父母也要予以必要的指导,使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逐渐建立信心。

    陌***

    2016-05-03 02:04:13

  • 2016-05-03 02:04:13
  • 多鼓励宝宝,让做在车子上推推宝宝,不过宝妈真的要小心,不要再摔到宝宝了

    王***

    2016-05-03 02:04: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