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脏停搏如何进行院前急救?

心脏停搏如何进行院前急救?
游*** | 2016-07-15 17:09:32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7-15 18:42:33
  • 
    (1)  畅通气道:意识丧失的患者舌常后移而堵塞气道,因此心肺复
    苏的第一步必须先设法畅通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额法开放气道。方法 是:术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中
    指抬起下颏,使下颌尖、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以通畅气道。 应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患者义齿松动应取下。但需注意在
    托举下颏时需用手指置于下颏的骨性部位将下颉推向前上方,而不要 压迫软组织以免...

    查看全部>>

    
    (1)  畅通气道:意识丧失的患者舌常后移而堵塞气道,因此心肺复
    苏的第一步必须先设法畅通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额法开放气道。方法 是:术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中
    指抬起下颏,使下颌尖、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以通畅气道。 应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患者义齿松动应取下。但需注意在
    托举下颏时需用手指置于下颏的骨性部位将下颉推向前上方,而不要 压迫软组织以免反致气道阻塞。对疑有颈部损伤者,则常仅予托举下
    颏而不常规使头后仰。
    
    (2)  人工呼吸:首先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持续吹气时间1秒以 上,保证足够的潮气量,使胸廓起伏。无论是否有胸廓起伏,两次人工 通气后应该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气管内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的最好方
    法。当时间或条件不允许时,可以采用口对口、口对鼻或口对通气防护 装置呼吸。口对口呼吸是一种快捷有效的通气方法,施救者呼出气体 中的氧气足以满足患者需求,但首先要确保气道通畅。术者用置于患
    者前额的拇指与示指捏住患者鼻孔,吸一口气,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 住,然后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以上,确保呼吸时有胸廓起伏。
    施救者实施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无论是单人还是 双人进行心肺复苏时,按压和通气的比例为30: 2,交替进行。上述通 气方式只是临时性抢救措施,应争取马上气管内插管,以人工气囊挤压
    或人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与输氧,纠正低氧血症。
    
    (3)  胸外心脏按压:人工胸外按压时,患者应仰卧平躺于硬质平
    面,救助者跪在其旁。若胸外按压在床上进行,应在患者背部垫以硬 板。胸外按压的部位是胸骨下半部,双乳头之间。用一只手掌根部放在胸部正中双乳头之间的胸骨上,另一手平行重叠压在手背上,保证手
    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方向一致,保证手掌用力作用于胸骨上,避免发 生肋骨骨折,不要按压剑突。按压时肘关节伸直,依靠肩部和背部的力 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胸骨的幅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按压后使胸廓 恢复原来位置,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 壁,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在胸外按压中应努力减少中断,尽量不 超过10秒。每次挤压和放松的时间对等。挤压应规律地、均匀地、不 间断地进行。若仅一人操作,则因需每挤压30次作人工呼吸2次,故 胸外挤压按80次/分的频率进行。挤压有效者可扪及颈动脉或股动脉 搏动,收缩期血压可达80 ~ 100
    mmHg(0. 6 ~ 13. 3 kPa)。
    
    (4)  除颤:由于心室颤动是非创伤心脏停搏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 失常,可以在急救车到达之前,进行一段时间人工心肺复苏(如5个循 环或者大约2分钟)后。如果具备AED自动电除颤仪,应该联合应用 人工心肺复苏和AED自动电除颤仪。由于AED便于携带,容易操作, 能自动识别心电图并提示进行除颤,非专业人员也可以操作。除颤复
    律的速度是心脏复苏重要的关键。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在气管插管和 建立静脉通道前先予以立即电除颤。在除颤前充电期间仍应持续心脏 人工按压和口对口呼吸等基础心肺复苏措施。若明确是心室颤动,应
    立即以能量双相波200 J或单相波360 J电除颤。气管插管一般在2 ~ 3次电除颤失败或除颤复律后神志未完全恢复者中使用。并予以辅助 呼吸及动脉血气分析。
    朱*** | 2016-07-15 18:42:33 58 1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