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丹毒是怎么引起的?

丹毒是怎么引起的、引起丹毒的原因是什么
狗*** | 2015-12-12 12:33:27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15-12-12 12:33:27
  • 病情分析:
    丹毒(Erysipelas) 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由皮肤或粘膜破伤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 
    ...

    查看全部>>

    病情分析:
    丹毒(Erysipelas) 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由皮肤或粘膜破伤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 
    指导意见:
     丹毒的典型病理变化是真皮高度水肿,血管及淋巴管扩张,真皮中有广泛的脓性白细胞浸润,可深达皮下组织.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血中白细胞增高,可诊断为丹毒.但应与接触性皮炎,蜂窝织炎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外界刺激物的病史,无全身症状,有瘙痒;蜂窝织炎为境界不清的弥漫性浸润潮红,显著凹陷性水肿,不软化破溃,愈后结疤. 
    生活护理:
    丹毒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适当隔离.如病在下肢,则应卧床,抬高患肢.药物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口服或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口服红霉素或磺胺类药物.局部可外涂20%~30%鱼石脂软膏,或用0.1%雷夫奴尔溶液湿敷.
    曾*** | 2015-12-12 12:33:27 279 165 评论
    0/300
  • 2015-12-12 12:33:27
  • 病情分析:
     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
    指导意见:
    【丹毒病因】
      丹毒的病原菌为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偶有C型或c型链球菌所致.多由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处而侵入,也可由血行感染,故鼻部炎症,抠鼻,掏耳,足解等因素常成为丹毒的诱...

    查看全部>>

    病情分析:
     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
    指导意见:
    【丹毒病因】
      丹毒的病原菌为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偶有C型或c型链球菌所致.多由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处而侵入,也可由血行感染,故鼻部炎症,抠鼻,掏耳,足解等因素常成为丹毒的诱因,病原茵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其他如营养不良,过分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及肾性水肿等皆可为丹毒的促发因素.
    生活护理:
    【丹毒的治疗】
      
    一,丹毒的西医治疗方法
      1.全身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并及时对症治疗,抗生素以青霉素疗效最好,一般用药2-3天后,体温常能恢复正常,但需持续用药2周左右,磺胺类药亦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根据病情必要时可与青霉素同时应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四环素,红霉素等.如果患者为复发性慢性丹毒,应检查足趾等处有无足癣,检查鼻前庭及外耳道等处有无感染病灶,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对复发性丹毒抗菌药物应用的时间要适当延长.还可用小剂量X线照射,每次50-100r(0.5-1Gy),每两周1次,共3-4次. 
      2.局部治疗 
      患肢抬高,外用抗生素软膏的意义不大.可用适量芙蓉或蒲公英叶捣烂外敷,或用醋酸铝溶液,雷夫奴尔溶液或马齿苋煎湿敷,可减轻充血程度及疼痛,肢体部有淋巴水肿时,可试用透明质酸酶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混合液作皮损内注射.
    熊*** | 2015-12-12 12:33:27 282 165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