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创伤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机制是怎样的?

创伤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机制是怎样的?
孙*** | 2018-09-20 15:40:06

好评回答

2018-09-20 16:53:06
张*** |2018-09-20 16:53:06 0 0 评论

(1)高凝状态:DIC是机体在异常情况下所出现的微循环高凝状态和广泛的凝血现象。

(2)纤溶加强: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的加强,是体内各种凝血因子利用失调的最终结果,也是微循环衰竭的原因之一。

(3)促凝物质:DIC的发生发展还与促凝血物质进入血液的数量、速度和途径有关。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少而慢时,若机体代偿功能健全,可不发生或仅表现为症状不明显的慢性D...

查看全部>>

(1)高凝状态:DIC是机体在异常情况下所出现的微循环高凝状态和广泛的凝血现象。

(2)纤溶加强: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的加强,是体内各种凝血因子利用失调的最终结果,也是微循环衰竭的原因之一。

(3)促凝物质:DIC的发生发展还与促凝血物质进入血液的数量、速度和途径有关。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少而慢时,若机体代偿功能健全,可不发生或仅表现为症状不明显的慢性DIC;促凝物质入血过多过快,超过机体代偿能力时,则可引起急性DIC发生。

(4)实验定位:DIC的定位与促凝血物质入血的途径有重要关系。动物实验表明,股静脉内注入凝血酶所引起的DIC,病变分布以肺为主,主动脉内注入则病变主要在肾。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