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代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人有多少?

首页

古代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人有多少?

1.有资料说: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16人.我只知道欧阳修在<卖油翁>提到的陈尧咨的哥哥陈尧叟是连中三元.其余的人都是谁?
2.科举制始于隋朝,唐武则天时增设殿试,为什么一些资料里记载的状元都是宋朝开始的?唐时出过状元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3-21 17:40:28
    著名学者赵翼在祝贺钱启(上为户、文,下带木字旁)的一首诗里写到:累代如君十一个。据后人考证,在此之前,至少就有十六个“连中三元”者:
    分别是:
    唐代:崔元翰、武翊黄、张又新、白敏中。
    宋代:陈尧叟、孙何、王曾、王岩叟、杨zhi(上宝盖儿、下真)、冯京、彭汝砺。
    辽代:王棠
    金代:孟宗献
    元代:王宗哲
    明代:黄观(许观)、商辂
    清代有钱启之后,又出现过嘉庆间的陈继昌。
    此外,明清时还出现过三个连中三元的武状元,一个是王名世,一个是王玉殿(下有一玉字),一个是顾麟。
    这样看来,可考的就有二十一个了。
    供您参考。

    上***

    2005-03-21 17:40:28

其他答案

    2005-03-26 21:59:29
  •  陈尧叟  其他还有唐朝的张又新、准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商辂,清朝的钱檠和陈继昌。
    唐时状元我知道比较著名的有贺知章,王维,王维中魁一事,还有弹琵琶曲《郁轮袍》以悦太平公主一事,

    h***

    2005-03-26 21:59:29

  • 2005-03-21 19:07:42
  •       状元是中国科举宝塔的顶尖人物,就是进士的第一名。考中状元后就意味着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名登龙虎黄金榜”,“一举成名天下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何等的自豪和荣耀!但涉足科举确实不易,一个读书人从童生到生员(秀才)要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三级考试;考中生员后,还要经过乡试、会试和殿试更为高级的考试。
      有人统计,从童生到状元要经过数十次的具体考试。自宋代以后,乡试、会试和殿试三年举办一次,三年中只产生一名状元。考取状元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倘若没有超人的才华、坚强的毅力、健康的体魄,高中状元是不可能的。    在科举时代如果在乡试(县考)、会试(省考)、殿试(全国考试)中皆为第一,连科报捷,旧称“连中三元”,这样的状元称为三元状元。
      据资料考证,在现知的596个状元中共有14个三元状元。 据有关资料统计,596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官做到宰相的仅有45人。

    阿***

    2005-03-21 19:07:42

  • 2005-03-21 16:35:59
  • 信息爆炸的今天更需要 我们冷静的眼光
    支持科举

    9***

    2005-03-21 16:35:59

  • 2005-03-21 13:03:35
  • 清朝有两个,名字我不记得了

    天***

    2005-03-21 13:03:3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