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兼相爱?

首页

兼相爱?

古之圣贤,东方的墨子崇尚“兼相爱”,西方的耶稣爱讲“博爱”。何解?

“善”的要爱,“恶”的也要爱吗?
“美”的要爱,“丑”的也要爱吗?

抛开俺们能否做到不说,这种思想值得推崇吗?为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7-07-04 10:59:13
  • 我觉得都要爱,因为他们的“善”“恶” “美”“丑”都是相对而言的,也就是在一般人的眼光里是这样的!
    但在神或者圣人的眼睛里,他们都是人,只要是人就要爱!
    也许你觉得自己是“善”和“美”的,你觉得应该有人爱,但是比你好的人还是存在的,在他的面前你不就变得“恶”和“丑”了吗?难道不爱你吗?
    综上所述,我觉得圣人说的“善”“恶” “美”“丑”都要爱是正确的,祝大家愉快!!

    不***

    2007-07-04 10:59:13

  • 2007-07-03 14:55:30
  •   个人认为,至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提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能提倡什么"兼相爱"!
      这是一个政治问题,容不得幽默滑稽!
    

    井***

    2007-07-03 14:55:30

  • 2007-07-03 10:51:44
  • “善”的要爱,“恶”的不爱. 
    “美”的要爱,“丑”的不爱. 
    “真”的要爱,“假”的不爱. 
    

    笑***

    2007-07-03 10:51:44

  • 2007-07-02 19:59:02
  • 无论是“兼相爱”还是“博爱” 都是在呼吁人们以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对待他人 这其实是解决缓解个体矛盾的一种办法 目的就是创造近来比较流行的“河蟹社会”
    因此既然是公平公正 那“美与丑”和“善与恶”都不是应该存在的问题 而现在之所以存在这个问题 只能说理论是正确的 只是人错了而已
    人的意识虽然超越了自然 但是人自己本身并没有超越自然 这个样子要怎么追求灵魂与躯体的“和谐”啊?

    宇***

    2007-07-02 19:59:02

  • 2007-07-02 14:47:56
  • 历史证明兼爱是错误的 如果有兼爱的人在身边要小心了 随时会倒向另一边。。。

    s***

    2007-07-02 14:47:56

  • 2007-07-02 09:36:10
  • 哥们:哪要如此长篇大论!!......凭心而论,你会特意找一个丑陋无比的女人为妻吗?就算是缘分,也不过是一种巧合,一种误会........那种说法只不过是空想主义,不值提倡!!!........说到宽恕,可以先把监仓的同胞放出来吗????.......显然这起码不够现实.(@#$%^&*)

    神***

    2007-07-02 09:36:10

  • 2007-07-02 09:24:19
  • 何为善?何为恶?何为美?何为丑?

    向***

    2007-07-02 09:24:19

  • 2007-07-02 09:19:49
  •   好的就学  坏的就剔

    2007-07-02 09:19:49

  • 2007-07-02 09:14:49
  • 如果只爱美的,那求爱者都要灌肠了…………

    漫***

    2007-07-02 09:14:49

  • 2007-07-01 14:48:59
  • 爱就是LOVE,这首歌早已唱遍世界,就是呼吁人们献出自己的爱,消除彼此的隔阂......

    老***

    2007-07-01 14:48:59

  • 2007-07-01 12:43:21
  • 兼相爱的话
    就会变成“花心”的人罗……
    

    雨***

    2007-07-01 12:43:21

  • 2007-07-01 11:30:37
  • 晕了啊,大哥我小学毕业的,我就知道,你爱我,我爱你,万事就OK!

    1***

    2007-07-01 11:30:37

  • 2007-07-01 06:44:22
  •   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遍踩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这使我想起那“观鱼论乐”的典故,我们不是鱼,我们也不是紫罗兰。如果我们踩在了狗屎上面了呢?。。。。。。我也不是在反对“宽恕”,只是认为这样的比喻只适合那些和自己一样有宽恕之心,与你能产生共鸣的人,而用紫罗兰是劝不了那些内心缺乏宽恕之人的。
      这就好比那内心自在的人,通过看鱼的游动就感觉鱼也是舒适快乐的道理一样。 古之圣贤,东方的墨子崇尚“兼相爱”,西方的耶稣爱讲“博爱”。 何解?——如此泛泛的讨论圣人的兼爱与博爱,使我想起那场关于“见侮不斗”的名辩。如果不加以分类分析,不加以严格的定义,这样宽泛的争辩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墨子死后,他的弟子会分为三派,打的不可开交,互争正统的原因吧(不知道他们的老师是怎样教育他们要兼爱的,更别说我们这些人了)。 我并非反对“宽恕”,也不反对“兼爱”和“博爱”。但请注意,首先“宽恕”与“兼爱”是建立在对方有“错”(一时想不起来用什么词来)的前提之上的,否则何来去宽恕去爱别人之说。
      再者,“宽恕”与“兼爱(博爱)”也是有目的性的,归根到底还是想取得一个符合自己意愿的大同,就拿“兼爱”来讲,墨子提出的兼爱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他建立该学说的目的主要是想取消“等级制”(不赘述)。第三,此处的宽恕与兼爱(博爱)属于“道”的范畴,如果只是坐而论道,忽略掉“术”的运用,那“李*智”也成了耶稣基督了。
       以上是我对宽恕、兼爱和博爱的一点浅显看法。在我看来,宽恕与博爱也是为了治病救人,只是在我们遇到病人后,我们是应该先对病人确诊并对症下药开刀呢,还是只对他讲“你会好起来”这样的道理呢?我们应该有宽恕、博爱之心,但不要因此失去最基本的关于是非曲直的判断。
       关于月冷千山的回答说两句。 我想大声问:为什么人家外国人都可以自发哀悼我们的同胞,而我们中国人却对自己的同胞那么冷漠? ——你应该去眼科问问,那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我没有权利向谁扔石头。 ——有时候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扔”石头,不能只看他手上的动作,还要看他的“心”。
       伤风了感冒了(怀疑是柠檬传染的),起来吃药看见这题,就随便说几句,有点乱,没有什么条理性。算是答花落并月冷。 。

    1***

    2007-07-01 06:44:22

  • 2007-07-01 03:05:03
  • 为什么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这些充满温情的节日都是美国人发明的,就是因为人家有一种博爱的思想。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新闻:当年有10几名中国拾贝者丧命英国洛克比海滩,后来当地政府建立了一个纪念碑来纪念这些人,很多普通的英国人都来自发的悼念,(尽管这些中国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还有的小孩子也来了,孩子拿着手里的玩具说这就是中国制造的。。。尽管人家也邀请了中国大使馆的人,却没有一个人到来。。。
    又想起今年除夕夜河南洛阳乡亲张红旗在纽约命丧暴徒之手。看看网上的某些评论吧:河南人死了活该。。。肯定是他先惹人家美国人的。。。垃圾,不在中国呆着,跑美国干嘛,活该。。。
    我想大声问:为什么人家外国人都可以自发哀悼我们的同胞,而我们中国人却对自己的同胞那么冷漠?
    我相信耶稣的话,每个人其实都是有罪的。
    我没有权利向谁扔石头。
    

    月***

    2007-07-01 03:05:03

  • 2007-07-01 02:36:52
  •   在我们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劝架,见到两人打斗在一起,就要挺身而出分开两人,说些"算了算了" 、"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话,各打五十大板了事。"算了算了" 、"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就是宽容,宽容对方,宽容自己,宽容事情本身。用在现在这里,就是,算了算了,你们少话两句行么,宽容点,他只不过是发泄了一下某些心中的欲望,而这种欲望,谁又敢说自己就一点没有呢?嘿嘿~~~~发泄你找个没人的地方啊!你别在公共场所发泄啊?
    宽容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文明。
       问题是,宽容要不要原则,宽容有没有限度?如果说宽容是无限度的宽,是没有原则的容,我看这样宽容已不是宽容,而是纵容,是不值得提倡的。圣经里说,别人打你的左脸,你要把右脸伸出去给别人打。这是圣人的宽,是圣人的容,是圣人的原则,也是圣人才能达到的境界。
      
      生活中,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你不打别人的左脸,也就是说不以牙还牙,就已经很宽容了。 在我看来,中国人是很宽容的民族。这种宽容有时候以一种忍气吞声的坚耐方式表现出来。在这之前,你看大家和他计较吗?你再看看现在的表现,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晕了!再说要吵架了.懒得再说. 。

    1***

    2007-07-01 02:36:52

  • 2007-07-01 02:17:43
  •   对善的,是一种开怀舒心的爱!是可以连自己都能得到鼓舞心动的赏析。
    对恶的,是一种充满教化的爱!是希望能够让他早日迷途知返,弃恶从善。充满希望的爱!并不是爱这种"恶"事,"恶"心,"恶"思想。
    对美的爱,当然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对丑的爱,其实就是要善于发现事物的美感。
      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难就难在你是站在什么角度上来看的;愿意不愿意改变自己站的角度来看待。从思想上来说。你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来看的,能不能改换一下自己的立场,来看待它!此外,就是你能不能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不是存在于表面的,或者不是立马就能显现出来的东西,甚至是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一定的环境才能够展现出来,被人接受的东西。
       (最难于描述的也正是这一条了。包括的内容太多了!我也只能肤浅的说上几句罢了。) 对于善于恶,美与丑。也是古往今来,人们一直争论,探讨的话题。就是对于同一件事情,放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认识也是不一样的。 。

    上***

    2007-07-01 02:17:43

  • 2007-07-01 00:54:25
  •   这要看弟弟怎么定义善与恶、美与丑。标准不同,立场不同,就有不一样的做法。
    墨子崇尚“兼相爱”,西方的耶稣爱讲“博爱”。墨子和耶稣都是非凡的人,具有伟大的灵魂。但我们不是伟人,我们是平凡人,在生活中更要明辨是非,不被丑与恶伤害,打击消灭丑恶行为,让别的善良人们不受伤害,这才是更有力量的兼爱与搏爱。
       善的要爱,没有错。恶的呢?什么是你心中的恶?杀人放火打劫诈骗是生活中的事,在网络上呢?什么是网络上的恶?还是说在网络上没有恶?只有宽容不到的问题? 弟弟的重心是落在“应该宽容”上,而不是落在“什么性质的事情可以宽容”上。在这个底线上讨论,一切将没有意义。
       先客观地看待生活与现实、网络,再来谈宽容,会更有深度些。
      一开始就明确指向于“应该宽容,宽容会有更美好的生活”,还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呢? 鲁迅遗言“一个都不宽恕”,按弟弟的逻辑,是否鲁迅度过的人生价值不高不美好呢? 如果弟弟对丑恶可以宽容,对丑恶的反对力量反而不宽容,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宽容?。

    一***

    2007-07-01 00:54:25

  • 2007-07-01 00:15:49
  • “善”的要爱,“恶”的也要爱吗?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浪子回头金不换”,弃恶从善,可爱;
    “美”的要爱,“丑”的也要爱吗? 
    爱丝姬米达可爱,卡西莫多也可爱。

    蛟***

    2007-07-01 00:15:49

  • 2007-06-30 22:42:42
  • 如果一个人能做到爱自己的父母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对方的老人象爱自己的老人一样,这个人的爱就已经够博的了.

    和***

    2007-06-30 22:42:42

  • 2007-06-30 22:41:15
  • 兼相爱----
    你能?我能?圣人能?
    我的爱没有那么博,我只能有选择的爱----
    美的、善的,我想不爱,自己也不答应;
    丑的、恶的,我强迫自己爱,也还是爱不来!
    但我不会为那些小丑小恶坏了自己的心情。我还可以坐下来,看看表演------
    心情好时,可以敲敲那些迷途中的人----哈,是不是很伟大:)))
    心情不好时,转身走开,任他们自己经历、挣扎------
    我是凡人,自己不丑不恶,就能很开心了:))
    原谅我的自私和狭隘--------

    斯***

    2007-06-30 22:41:15

  • 2007-06-30 22:25:59
  • 才识薄浅,望才子才女们给大家说上几句精彩幽默的,以解其惑!

    小***

    2007-06-30 22:25:59

  • 2007-06-30 20:16:26
  • 他们有个共同点哦,都是男人。。而男人的胸怀,就是博爱。。。。。

    半***

    2007-06-30 20:16:26

  • 2007-06-30 18:23:19
  •   不知道花落是否玩过一个游戏,就是要每个人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并且用三个形容词描述这种色彩带给自己的感觉。我们曾吃惊地发现,两个都说喜欢白色的人所用的形容词却大相径庭。一个说白色代表简朴、安静、纯粹;另一个说白色代表明亮、经典、灵活。
    我们的眼睛只能告诉我们这是什么色彩,但一种色彩带给我们什么感觉,是我们的经验、趣味、和品味。
      生活中有些误会也许让我们一直没有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而有些人和事物的美好也很可能因为我们的体认不深而认识不足,以为是“丑”。 在我们成年以后,很多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让别人知道我们的弱点,我们就很容易被伤害。其实细细回想你就不难发现,伤害大多是因为不了解,而真正的了解带来的多是恰到好处的关怀。
       花落也很喜欢这个个性签名: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遍踩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 这句话写在我所在的群——猪屋的公告栏里,是成员可见。之所以喜欢这样一个氛围,是群里的朋友们互相关爱着,帮衬着,快乐时大家一起快乐,忧愁时大家默默关怀,会及时送上最暖人的话语。
      我不敢说我的朋友们如墨家子弟一般,人人身兼力行,以自强助弱,急人之难,解人之困,爱众亲仁,推衣解食,视人如己,但在这里我深深体会着“兼相爱”的感动,让我常常珍惜,让我深深留恋。 世界在我们的眼中,是善是恶,是美是丑,需要我们用一生去体会。快乐,并不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多,而是我们感谢自己已经拥有了这么多,并且在珍惜中学会享受每一刻光阴,和有缘来到我们生活中的人和物。
       (应该也一并回答了你信息里的问题)。

    1***

    2007-06-30 18:23:19

  • 2007-06-30 17:35:23
  • 善..恶..美..丑..都要爱....轰轰烈烈爱......

    无***

    2007-06-30 17:35:2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