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海舟为什么以“福船”为上?

首页

海舟为什么以“福船”为上?

海舟为什么以“福船”为上?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9-19 16:38:04
  •   
    中国人造船航海,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地理形势、自然条件的差 异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船舶,即航行于北方沿海区域及内河的平底 船和航行于南方海域乃至远洋的尖底船。平底船,以沙船为代表;尖底 船,以福船为典型。福船者,为福建沿海所建造之木帆船也,有别于同类 型中的“广船”和“浙船”。
       福船,早在宋代便以“海舟以福建为上”而著称于世。具尖底造型、 小方头阔尾、多水密隔舱等主要特点,其规模大、结构坚固,容量多、善于 装载,稳性好、抗风力强,吃水深、适于远洋,遂使福船成为我国古代航行 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最优秀的木质帆船。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 声称,海舶之往来于波斯湾与中国海间者,华船为最大,多泉州所造。
       1974年在泉州湾后渚港出土一艘宋代沉船,再现了宋元时代福建造船业 发达的历史面貌,也为我们对早期先进的福船技术提供了实物证据。沉 船残长24。2米、残宽9。15米。船身扁阔,底尖,船壳板用2至3层板叠 合,有13个水密隔舱,主龙骨两端接合处均有“保寿孔”。
      根据研究,这 是一艘13世纪泉州造的中型远洋货轮,长度为34米、宽11米、行深 4米,载重量达到200余吨。现存于泉州市丰泽区开元寺东侧泉州海外 交通史博物馆老馆区。 明代实行海禁政策,限制了民间的造船和航海。然而,郑和下西洋 时在长乐太平港“造巨舰”等历史文献的记载,揭示了郑和下西洋宝船为 “福船”的事实。
      明代倭寇扰境,海疆不靖,朝廷每每诏令福建濒海诸卫 造船“以备倭寇”。又因“广船不如福船”,浙江温州船不如福船“疾速”, 江浙一带的海防,亦多添设福船。明末茅元仪《武备志》载“福船有六 号”,所记应为福船中的一个战船类型系列,而非福船之全部。清朝政 府对民间造船实施严格的管制,推行申报制度,规例要求闽省各府所造 大小船只“奉批后方准购料置造”。
      尽管如此,福建沿海居民操舟为 业,“大小船只殆难悉数”。值得一提的是雍正年间闽海关移设厦门, 。厦门继而崛起为福建的造船中心,鼓浪屿成了福建最著名的民营造船 业基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福船在造型结构、船体规 模和设备方面也产生着变化。
      不同的时代如宋、元、明、清,不同的地区 如闽南、闽北,不同的途如捕鱼、运输、载客、作战,不同的海域如近 海、远洋,由此而建造出不同样式的船舶,并给予不同的名称。然而,这 些变化,最突出地表现在船体由宽阔向瘦窄型转变,平稳体型大向轻便 快捷型发展的特征(从宋元到明清),而以没有严格的功能区分扮演着 “海上交通”的重要角色。
      直至木帆船被机帆船乃至铁壳船所代替而 退出历史舞台,福船始终以自己优良的传统特色而彰显其独树一帜的 风采。 。

    s***

    2016-09-19 16:38:0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