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心胸外科
老是过敏能做血液透析吗

血液透析有哪些慢性并发症?


      		
1*** | 2004-09-27 11:32:55

好评回答

2004-09-27 11:49:49
小*** |2004-09-27 11:49:49 70 20 评论
血液透析的慢性并发症有:感染、贫血、神经系统并发症、透析性骨营养不良、心力衰竭、关节淀粉样病变、皮肤瘙痒等。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04-09-29 11:41:01
  •         血液透析基本知识         
           透析是指溶质从半透膜的一侧透过膜 至另一侧的过程,任何天然的(如腹膜) 或人造的半透膜,只要该膜含有使一定大 小的溶质通过的孔径,那么这些溶质就可 以通过弥散和对流从膜的一侧移动到膜的 另一侧。人体内的“毒物”包括代谢产物、 药物、外源性毒物,只要其原子量或分子 量大小适当,就能够通过透析清除出体外。 其基本原理是弥散和对流。弥散...

    查看全部>>

            血液透析基本知识         
           透析是指溶质从半透膜的一侧透过膜 至另一侧的过程,任何天然的(如腹膜) 或人造的半透膜,只要该膜含有使一定大 小的溶质通过的孔径,那么这些溶质就可 以通过弥散和对流从膜的一侧移动到膜的 另一侧。人体内的“毒物”包括代谢产物、 药物、外源性毒物,只要其原子量或分子 量大小适当,就能够通过透析清除出体外。 其基本原理是弥散和对流。弥散就是半透 膜两侧液体各自所含溶质浓度梯度及它所 形成的不同渗透浓度,溶质从浓度高的一 侧通过半透膜向浓度低的一侧移动。对流 也称超滤,是指溶质和溶剂因透析膜两侧 的静水压和渗透压梯度的不同而跨膜转运 的过程。 
           血液透析的适应症有哪些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和某些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有效方法, 其适应症有以下几方面: 
           (1)急性肾功能衰竭:①无尿或少尿2 天(48h)以上,伴有高血压、水中毒、肺 水肿、脑水肿之一者;②BUN:35.7mmol/L (100mg/dL)或每日升高>10.7mmol/L (30mg/dL);③Scr:530.4umol/L;④高钾血 症,K+≥6.5mmol/L;⑤代谢性酸中毒, C02—CP≤13mmol/L,药物纠正无效。 
           (2) 慢性肾功能衰竭: ①Scr: 884umol/L(10mg/dL);②BUN≥35.7mmol/L (100mg/dL);③Ccr≤5mL/min。并伴有下列 情况者:①出现心力衰竭或尿毒症性心包 炎;②难以控制的高磷血症,临床及X线 检查发现软组织钙 化;③严重的电解质紊 乱或代谢性酸中毒,如K+>6.5mmol/L, C02-CP≤13mmol/L;④明显的水钠潴留, 如高度浮肿和较高的血压;⑤严重的尿毒 症症状,如恶心、呕吐、乏力等。 
           (3)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毒物能够 通过透析膜而被析出且毒物剂量不大与毒 物作用速度不太快的可进行透析,应争取 在服毒后8-16小时以内进行, 以下情况应 行紧急透析:①经常规方法处理后,病情 仍恶化,如出现昏迷,反射迟钝或消失, 呼吸暂停,难治性低血压等;②已知进入 体内的毒物或测知血液中毒物浓度已达致 死剂量;③正常排泄毒物的脏器因有原发 疾病或已受毒物损害而功能明显减退;④ 合并肺部或其他感染。 
           (4)其他:①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和急性肺水肿的急救;②肝胆疾病,如肝 功能衰竭、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完全性梗 阻性黄疸患者的术前准备;③水电解质紊 乱,如各种原因所致稀释性低钠血症与高 钾血症;④精神分裂症⑤牛皮癣。
           引起慢性肾衰的哪些原发病血液透析效果较好 一般来说,慢性肾盂肾炎及慢性肾小 球肾炎效果较好,其次为多囊肾、红斑狼 疮及肾硬化,糖尿病肾病与恶性高血压则 效果很差。 
           哪些药物或毒物能通过透析膜 能通过透析膜的主要药物和毒物有: ①安眠镇静类药:巴比妥类、眠尔通、安 眠酮、利眠宁、安定、水合氯醛、冬眠灵 等;②镇痛退热类药:乙酰水杨酸、非那 西丁、扑热息痛等;③三环类抗忧郁药: 阿嘧替林、多虑平等;④心血管药物:洋 地黄类、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硝普钠、 甲基多巴、二氮嗪、苯妥英钠等;⑤抗癌 药: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等;⑥毒物:有 机磷、 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砷、汞等; ⑦肾毒性和耳毒性抗菌药物:链霉素、卡 那霉素、新霉素、万古霉素、妥布霉素、 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多粘菌素等。
           血液透析的禁忌症有哪些 ①严重贫血;②严重低血压或休克;③严 重心脏并发症,如明显心脏肥大伴心功能 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严重高血压或脑血 管病变;④终末期尿毒症并出现不可逆性 并发症;⑤未控制的糖尿病;⑥严重感染; ⑦同时已有癌肿等恶性疾病;⑧大手术后 未过3天;⑨老年高危患者,精神病,不 合作的婴幼儿。 由于肾功能衰竭尚无有效 治疗方法,血液透析常是病人所迫切要求 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可供选择的基本措 施,加之透析装置的不断完善及普及,透 析技术与条件不断改进,近年透析的禁忌 有所放宽,透析单位应结合自己的具体条件与经验来选择应用。
           血液透析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透析前的具体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1)控制血压;高血压本身可以破坏肾脏功能,慢性肾衰时,控 高血压有助于肾功能的保护。在开始血液透析之前控制高血压 可以推迟肾衰竭的到来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透析本身的 超滤作用和排除钠,也有良好的降压作用。 
           (2)思想准备:医生需及早对病人及其家属做好思想工作,以 帮助病人及家属早下决心,其好处有:①使病人了解血液透析原理 ,在实际进行透析时能更好地合作;②能更好地选择时期,在出 尿毒症症状和失去工作能力之前即开始透析,减少尿毒症的并 发症和避免病人处于临终状态;③有充分时间为病人准备好血管 通路。 
           (3)透析器的准备:检查包装是否破裂,透析器本身有无破损, 使用新型号透析器前要详细阅读说明书,了解消毒方法、膜材料、 预充血量、超滤率、最大耐受压力、小分子和中分子物质清除率、残 余血量以及重复使用性能等
           怎样选择血管通道? 
           血管通道也叫血液通路,是指体外循环的血液通路而言,即血 液从人体内引出,经过体外循环部分,再返回人体内的出入通道。 建立和维持一个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条件之 
           一。理想的血管通道需具备以下条件:①能保证血流量达到100~~ 300mL/min,以确保有效透析。②能反复和长期使用,且与透析器 连结和分离简便安全,不易脱节。③合并症(感染、血栓)少,对病人 心脏负担轻。④对病人日常生活影响小。常用的血管通道的部位及 血管有:①腕关节上方,桡或尺动脉及其附近皮静脉;②足背或小 腿踝关节上方,胫后动脉与大隐静脉或其附近皮静脉;③大腿深动 脉或回旋动脉与大隐静脉。不常用的还有腹壁下动脉或锁骨下动 脉及其相应静脉。
           血管通道的种类有哪些? 
           血管通道的种类有: 
           (1)直接穿刺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方法. 特别适用于急性药物、毒物中毒需用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者,急性 肾功能衰竭伴高容量心力衰竭需紧急作单纯超滤脱水以及连续动 静脉血液滤过者。其缺点是偶尔发生血肿等并发症。 
           (2)动静脉外分流;简称外瘘管。是60年代初ARF、CRF血液 透析的主要通道。优点为手术简单,术后1~5天就可使用,连接透 析器方便,不需要穿刺血管。但由于导管本身异物刺激,长期留置 易发生感染,血管内膜增生纤维化和血栓形成等,反复透析后,动 静脉连接导管易松脱引起大出血。多数外瘘管使用时间为一年内, 少数可达2~3 年。维持外瘘管通畅的关键在于防止堵塞,忌用有炎 症的静脉作外瘘,插管时避免损伤血管内膜,防止导管扭曲,局部 包扎不宜过紧,外瘘肢体近端关节应伸直以防睡眠时压迫。在建立 外瘘3~5天后方可使用,以减少局部渗血。 
           (3)动静脉内分流;简称内瘘。是目前维持血液透析最常用的 一种血管通路。优点是感染发生率低,使用时间多在2年以上,活动 方便,无管道脱落出血之虞,可开展门诊和家庭透析。可分为直接 动静脉内瘘和移植动静脉内瘘两种。 
           (4)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一般中心静脉导管常用作紧急透 析患者的血管通道,但近年来设计的新型中心静脉导管可用于长 期透析。这种新型导管的问世,为常规内瘘或移植血管瘘多次失 败,濒于无血管通道可用的长期透析患者提供了新的途径。主要并 发症为血栓形成和感染,也是导管功能丧失的原因,但很少由此引 起患者死亡。 
           (5)无针血管通道:其最大特点是不用针穿刺皮肤。主要适用 于以下两种情况:①四肢远端内瘘多次失败,需做近端内瘘者;② 患者对疼痛较为敏感,对穿刺存在恐惧心理。该通道感染发生率较 高,且长期通畅率较低,平均使用时间为13~15个月,失败原因主 要为血栓形成和感染。
           血液透析的急性并发症有哪些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或结束时发生的与 透析治疗本身有关的并发症称为急性并发 症。包括:失衡综合征、首次使用综合征、 症状性低血压、高血压、心跳骤停、心律 失常、急性左心衰、热原反应、出血及急 性溶血等。
           血液透析有哪些慢性并发症 
           血液透析的慢性并发症有:感染、贫 血、神经系统并发症、透析性骨营养不良、 心力衰竭、关节淀粉样病变、皮肤瘙痒等。
           血液透析液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血液透析液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①透析液内电解质成分和 浓度应和正常血浆中的相似;②透析液的渗透压应与血液渗透压 相近,即等渗,约为280~300mOsm/L;③透析液应略偏碱性,pH 值在7~8之间,以便于透析时能纠正病人的酸中毒;④能充分地消除 体内代谢废物,如尿素、肌酐、尿酸及其他“尿毒症毒素”;⑤对人体 无毒无害;⑥容易配制和保存,不易发生沉淀。 
    
    1*** | 2004-09-29 11:41:01 72 2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心胸外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