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日之冰能融吗?

首页

中日之冰能融吗?

中日融冰时不得不说的话  
 
    因为没有舅舅,我父母结婚后,外婆一直和我们一起过,童年时,不谙世事的我曾问过外婆“为什么别人都有舅舅我没有?”,外婆沉默良久,泪流满面地告诉我:“你本来是有舅舅的,而且是两个!我们住在南方,四几年时日本兵虽然已经是强弩之末,仍旧穷凶极恶,有一小股撤往北部湾登船,途径外婆家的小镇,到处烧杀掠抢,大家只好闻风而逃,跑到山里躲了起来,你的舅舅们相继得了病,要是平时找先生(我们家乡对老中医的尊称)开副药就治好了,可那时候到哪里开方抓药?你的舅舅们就这样没了。。。。。。”
    如今慈祥的外婆早已离我而去,我也人到中年,年纪越大火气越减,平时小青年骂日本,我这个年龄的人大多也就看看笑笑而已,但那次问外婆的情景我是断断不敢忘却的,因为有位圣人曾说过“忘记就意味着背叛”。
    最近四川新闻网有个叫王锦思小子写了一篇《中国人误读世界,尤易误读日本》,看其替日本主子说话的口气想来应该是带副黑框眼睛、梳着中分头、穿着马腿裤吧?
    由于地缘、历史、经济、政治等诸多原因,中日注定是天生的敌人!这是任那些带黑框眼睛、梳中分头、穿马腿裤的人如何鼓噪也无法改变的!有那么一中奇异的论调说现在的日本人已经不是当初的日本人,侵华只是一小撮军国主义者这所为,与普通老百姓无关云云。。。。。。我就纳了闷了,没有现在呆在靖国神社里的那一代日本人的掠夺,能有日本的今天吗?日本兵象蝗虫一样涌入我大好河山,那能叫一小撮吗?支撑他们的是背后无数的民众和家庭!历史记录片中挥着太阳旗喊着效忠天皇的口号送子弟兵出征的日本民众可是带着对疆土和财富的狂热渴望的!现在的日本人就是应该为他们的祖先买单!
    日本发达中国落后这是事实,利用日本、赶超日本、制约日本、防范日本乃至消灭日本却是我们及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这个种族生存繁衍下去所必须面对的现实!
    遗憾的是同胞们恨日本是讲的太多,做得太少。
    不要对日本抱有幻想。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若我为大帝,何以视倭寇?
    三个字————当灭之!
    至于四川新闻网、王锦思之流,我鄙视你们!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4-15 21:07:46
       
    解开中日死结,必须有一个认输一个认栽 作者:指上弹兵发表日期:2007-04-12 21:41:38
        
    中国与日本谁也离不开谁,中国与日本谁也吃不掉谁
    当前温总理访日引发中日关系大讨论,咱们小老百姓当然是积极支持政府的一切举措。
      从感情上讲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汉奸和网特不算)都不能不对日本产生憎恶的情绪,可是情绪归情绪,从理智的角度,中日必须解决过往的纠葛开创一个新时代。 翻开中日关系史,在明以前中国是绝对的天朝上国,日本人在中国人眼里不过是四方蛮夷的一部分,只够称的上是“倭国”,连其自称的“日本”也是武则天为了答谢日本来朝贺大周给的一个客气说法,基本上中日之间当时没有任何利益冲突和民族仇恨。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是宋以前的中国,宋以后日本就不认为此中国还是当年那个“天朝上国”的中国了。从技术角度讲汉族中国在宋及宋以后多次被外族占领或者欺辱,几次沦为四夷的奴隶,科学水平、经济水平、政治管理水平都丧失了“天朝上国”的地位。从民族成分上讲现在的中国汉族本身已经是个大杂烩,由许许多多的其他民族的血脉汇聚而成,也已不是当年的中国。
       中日民族矛盾最早的发源大概起于中国的明朝时期,元朝曾两次准备入侵日本,但都没有成功,况且想入侵的是蒙古人也不是汉人(那时的汉人自己是元朝最下的第四等人),元朝的入侵让日本人大概意识到“困守”四岛也不能安享“太平”,于是走出去成了日本一些冒险家等利益阶层的想法。
      元朝只存在了不到百年,不等日本入侵中国,中国已经到了明朝。明朝时的中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郑和舰队,明朝的军队主敌是当时元的后裔瓦刺和鞑靼,他们都是蒙古人国家,虽然庞大的蒙元帝国被朱元璋的军队赶出了长城,但是中国仍然时时遭到其残余的侵略,有时还几乎危及国家存亡,明朝的主要外患是北方陆路,日本这个远在海外的“倭国”自然不是明朝的关心目标,日本污蔑中国历史上欺负日本完全是强词夺理。
       明朝与日本的关系。 明朝海军一度强大但是明朝自身的危机重重,所以最终明朝自己放弃了海军——实在养不起!明朝在放弃海军后做了一个决定后世数百年中日关系基本走向的重大错误决定,这就是海禁,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明朝海禁严厉到什么程度,最严厉的时候甚至不许本国沿海各省之间航船!这样的海禁完全禁止了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而这是维系中日之间千年关系的重要手段,海禁让日本遭受巨大的损失,也使日本统治阶层产生了侵略中国的现实需要。
      这就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中国的书籍、瓷器、丝织品、香料等奢侈品日本想要却要不到,买不着就偷,偷不着就抢!不能合法贸易,就非法贸易——偷,非法贸易必然遭到明朝政府的打击,于是中国的走私商人和日本的武士就结合起来成为危害东南沿海百年的“倭寇”。
      倭寇之乱,害在沿海民间,根却在朝廷,海禁激起走私——走私导致镇压——镇压导致武装暴乱——武装暴乱引来倭寇入侵!这是明日关系第一阶段,明朝政府与日本倭寇之间的战争最终在戚继光等军事将领的努力下获胜。 第二阶段就是明朝的抗倭援朝(朝鲜当时处于李朝时代)。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野心膨胀,历史上入侵中国的念头到了他这个时代似乎有了实现的本钱,国家初步统一,军力高度发展(日本当时已经装备了鸟枪比明朝、李朝装备的弓箭威力大的多),李朝比日本小不在话下,明朝内部不稳外患又连绵似乎也不堪一击,果然一开战倭军连胜,明朝不得不出击。
      我猜想日本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意识到海军的作用超过陆军,陆战小日本未吃亏,但是海战小日本却惨败在中朝手中,终局小日本不得不退场逃跑,明朝中国算是又赢了一仗,但是中国赢的却不让小日本服气,为后来埋下伏笔。 清朝继续了明朝的海禁,但是力度比明朝要小,清不是一概禁止,清的海禁制度类似现在的烟草专卖制度,允许特定的贸易机构和贸易种类,清的国力也比明朝要强大的多,中期以前陆地上的敌人全部被打倒,海上也暂时无敌来犯,日本在朝鲜战争中吃了大亏国内又一度混乱起来也无力染指大陆,一时间双方谁也没有能力把对方怎么样,形成不战不和的状态。
       真正开创中日关系近代史的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运动时期同时代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其间是先强后弱,帝国余辉,甲午战败一败涂地。拿破仑曾说:“失败的国家百年不振”历史惊人的证实了这位伟人的语言,经历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的失败,在100多年后的1945年中国终于战胜了日本完成了民族救亡之战,那么在经历了甲午之战100余年后的今天我们是不是看到中国复仇日本的时机了呢?现在还暂时不能做答。
       当代中日关系之历史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整个国际政治的格局,欧洲在500年的领先世界的基础上建立的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格局虽变原则还是依旧,以国家实力为基础的国际政治排序规则依然如故。中日关系从抗日战争开始为转折点,战后延续了这种转折,那就是人们目前共识的“中日双强时代”,有人认为这个时代是当今特有的历史上未曾经历过,其实不然,仔细看看明朝历史,那时的中日就是双强,结果那时中日战争不断,直到中国在朝鲜最终击败日本,结束一个时代。
       当代的局势有所不同,日本在美国的保护和制约下成为一个经济巨人政治侏儒,这是不正常的状态,这个状态也不可能再持续多少年。中国则以战胜国的身份走入当代,但是中国却没有享受到任何战胜国应有的果实,在东海划界、流求群岛、战争赔款、战争责任甚至本国领土台湾的统一上都不能让中国感受到任何胜利者的喜悦。
      一方面是日本不承认战败,拒不承担责任;另一方面中国也对没有清算日本的历史罪行感到举国不满,这就决定了中日之间必须要有个说法,不论是中国认栽还是日本认输双方都要有个了断。 中日之间的现实需求。中日在地理上相距是非常近的,飞机不过一个半小时就能从上海飞到日本本土,比从上海飞到中国西部还近。
      中日之间的文化和人种的差异也是很小的,最简单的看看日本的文字就和汉字极度接近,比朝鲜、越南这些历史上中国的属国都接近中国。经济上日本是世界最靠近中国的发达国家,中国的民用高技术大量来自日本,如果开放军工技术交流估计日本会快速超越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技术来源国。
      日本的金融资产规模也是非常庞大的,当年的日圆贷款,现代的日本直接投资都实实在在的让中国受益,不要骂我,这是事实,在70年代和80年代西方国家还没有向中国提供援助的时候是日本直接开始了对中国的投资。中国当然也是日本有重要需求的,中国巨大的市场,劳动力,资源矿产都是让日本念念不忘的,双方合作则可以互利,让各自都得到快速发展,双方不合作则各自困难重重,白白让白种人拣便宜。
       从中国自己的角度看日本: 1、日本必须清算历史罪行,否则中日不免再次进行一场决战来了结。 2、日本对于中国是有现实意义的利益来源国,日本的技术资金中国不利用就会被他国利用,与其成全人家为什么不发展自己呢? 3、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是自建国以来最好的,也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最安全的,但是前提是中国不成为另一个大国的死敌,把日本树为死敌对当今中国并无好处,恰恰会被其他大国利用,比如美国利用日本牵制中国,俄罗斯利用日本抬高输油管要价等,连印度也利用日本夹击中国。
       4、中国自身问题还很多,同明朝时一样,并不能集中精力对付日本,所以中国暂时不要把日本公开树敌更好些。 5、中国过去不曾侵略日本,现在没有能力侵略日本,中日关系中中国一直处于守势,这个不利于中国与日本的长期和平,中国因该更加积极主动些。
       6、中日关系走向有无限多的可能,将来拼个你死我活和将来团结起来把东亚发展成世界的中心都有可能,概率也都一样高,敌人是敌人选的,朋友也是朋友选的,中国应保持对日灵活处理的姿态,不要把任何一种可能直接关闭。 综观历史我们不能原谅日本,横看当代法德关系却可以做一面镜子,当然法德关系一个基础就是德国彻底清算了他的军国主义,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并不服输,法国也觉得不过瘾,法国的福询就嫌未彻底肢解德国说“这不是和平是20年休战”,果然不服气的德国和不过瘾的法国在二战中又来了一次,终于德国被四分,法国失去问鼎世界第一大国的机会,双方最终同病相连坐到一起。
      现在的中日就很类似当年的法德,一样的日本不服输,一样的中国不过瘾。 也许历史就是要让同一个故事讲述很多遍才能被记住,日本死不清算,中国死不放弃,这不是中日未来美好的预兆,中日必须有一个认输,一个认栽,如此才是东亚未来光明前途。 。
      

    老***

    2007-04-15 21:07:46

其他答案

    2007-04-20 18:48:32
  • 不可能的事啊。只是我们的一香情愿啊。日本他压制中国的发展

    2***

    2007-04-20 18:48:32

  • 2007-04-20 15:54:08
  • 抗日战争和二战已经过去了。。
    那么德国人为什么还保持着别人的尊敬?
    日本人却是懦弱不敢承认错误?
    只要日本把抗日战争中的对中国侵略真实的承认。。中日关系才能融化
    但是日本一天不把侵华战争添加到教科书里去  他们就是耻辱  我们就一天不能原谅他们  必要时  可以发动战争

    c***

    2007-04-20 15:54:08

  • 2007-04-20 14:03:13
  • 前段时间的岩松看日本...每年仍有大概600万日本人参拜靖国垃圾场...而且年轻人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可想而知了
    ... ...历史可以宽恕...但决不能忘记
    想想他们在维护所谓的民族尊严的时候...我们在想什么呢...
    要想真正的中日友好...恐怕是很难的...
    

    打***

    2007-04-20 14:03:13

  • 2007-04-20 13:23:59
  •   现在中日关系上,中国是想缓和中日间紧张的关系 但根本是中日能在经济领域紧密合作。但在政治方面很难有什么大作为 一是由于历史怨恨 二是由于美国与日本的结盟关系 三由于日本想当亚洲老大容不得中国超过自己。但是政治上现在反过来又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中国如果想和日本发展更深层次的关系的话 先解决历史问题 日本和美国解除盟约。
      这一切的前提是中国的强大。而日本方面由于小泉政府过多的强调日美同盟 而在二战历史问题上不断的挑战亚洲各国 尤其是中国和韩国的底线。使的日本同亚洲各国的关系迅速恶化。而美国想让日本在亚洲有号召力 当亚洲的头。日本这么做触动了美国的利益。这是主要原因。
      而日本方面尤其是安培政权上台以来 修正了中日关系 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日关系。但是在历史问题上并没有明确的表态。这是很大的隐患。最近由于安培政府支持率下降的很快 而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很大程度上能给政府加分。 现在有许多人中国人曾恨日本,这也不奇怪 。
       其实中央政府为了改善中日关系 加强了对媒体的引导。减轻了对日的仇恨。但是难改变人们心理的痛。 中日关系任重道远吧。

    学***

    2007-04-20 13:23:59

  • 2007-04-20 12:11:55
  • 日本的发达和掠夺中国资源无关.是朝鲜战争带来的财富.日本是亚洲地区最先进的国家.国民有优越感,自豪感.可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很穷,他们以战争的借口要挟日本,对日本产生仇富心理.
    记住历史只会加深仇恨.

    佐***

    2007-04-20 12:11:55

  • 2007-04-20 11:35:54
  •   北部湾……
    楼主是两广人吧?我有个先辈曾经率兵在北部湾的小岛上坚守阵地,打退了侵华日军的多次进攻,最后迫使他们撤退。这位已经去世的先辈至今仍是我们家族的骄傲。
    我恨日本人,不是恨他们侵略中国,而是恨他们在中国犯下的灭绝人性的兽性。跟南京大屠杀相比,德国人屠杀犹太人的方式还算是文明的了。
      我可以原谅战争,我们的辽阔疆域还不是靠战争打出来的?但我不能原谅日本人对平民惨无人道的残杀。没有人性的民族再富有也只能是劣等民族。 中国人是宽容的,只要日本人民认个错,保证不再犯,中日之冰并非不可融化,可是日本人连认错都不肯。那么。我们就继续僵持下去吧,谁怕谁啊? 王某的那篇文章我刚看过,现在就事论事地说一下看法。
      我们固然要警惕日本,但不是靠谣言来警惕。我们新中国从建国以来就吃尽了谣言的苦头,我希望现在的人不要犯这个错——日本亡我之心不死,难道这个事实还不够有力吗,还有必要制造谣言吗? 有时候上网看到一些炮制的谣言帖,漏洞百出不说,还冠以“在北大论坛引起轰动”这类吸引眼球的字眼。
      如果我们放任谣言横行,那么总有一天,真实的事实也会失去她的力量。 尊重事实,这应该是我们发表一切言论的基本原则。

    u***

    2007-04-20 11:35:54

  • 2007-04-20 10:28:37
  • 融冰当然不可能,这一点胡哥温哥不会不知道,但政治就是政治,国家上层考虑的是国际政治,可以强调要融冰,但我们百姓不能这么认为,我们要保持清醒,一旦国家需要我们对日作战,不要一时转不过来,还以为上层搞错了。

    想***

    2007-04-20 10:28:37

  • 2007-04-17 20:32:09
  •   不可能!!!下面只简单分析以下.
       首先,地理位置上说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双方之间有争议的敏感地区较多,比如东海石油气和钓鱼岛,这是摆在中日两国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其次,日本两国人民对历史问题的巨大差距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决不在少数,相信这是中日两国矛盾核心问题!
      最后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日本岛国思想!狭小的国土面积,密集的人口和匮乏的资源是日本人忧患意识相当的强烈!天生有一种崇拜"弱肉强食"的心理,表现在
      根本不尊重他认为落后的民族或国家,另一方面就是极端崇拜强者!从古代学中国,近代学德国,现代学美国就可看出!
      

    b***

    2007-04-17 20:32:09

  • 2007-04-16 09:29:42
  • 当然不可能了。
    抗日战争中中国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战胜日本。中国不过是由于站在战胜国行列中,才成为战胜国。所以中国并没有真正得到战胜国的待遇。割地赔款的倒是中国。所以不要指望日本会真正为中国悔罪。
    现在还是日本虽然小,但是仍然比中国强。日本现在又和美国结成了同盟。中国现在想再战胜日本,是不可能的。
    

    1***

    2007-04-16 09:29:42

  • 2007-04-15 22:01:06
  • 中日两国需要长久的友好,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中日两国有一些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很大! 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田问题,神厕问题,等等.
    因此我们必须发展和保持足够的军事实力.充分使用政治影响力,在坚持原则性的前提下,不放弃使用策略手段.
    

    我***

    2007-04-15 22:01:06

  • 2007-04-15 21:58:19
  • 中日仇恨绝不是好事

    r***

    2007-04-15 21:58:19

  • 2007-04-15 21:56:56
  • 中日之间存在着冰,也存在着血泪;
    冰是现实利益上的一点小嫌隙,这是可以融的,但血泪是很难融的.那是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心头永远的痛,怎么可能靠一点经济利益就化掉呢!!!

    庄***

    2007-04-15 21:56:56

  • 2007-04-15 21:22:23
  • 中日仇恨绝不是好事.伤害你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和右翼份子.他们是一群灭绝人性的白痴.不过,我说实话.我还是希望中日能够时代友好.

    w***

    2007-04-15 21:22:23

  • 2007-04-15 21:00:59
  • 中日之间的问题太多了.历史问题是一个认识问题,是一个态度问题,是一个涉及到今后还会不会犯同样错误的问题.其他的像海外派兵法案,历史教科书问题都从属于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东海油气田问题,钓鱼岛问题从属于这个问题,这是有关部门领土争端的问题.他们对自己侵略历史中的既得利益采取决不吐出来的原则.
    日本是一个崇拜强者的国家,当初二战战败了,它认为是美国把它打败的,对美国俯首贴耳,对中国一脸傲慢,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帮过中国一点忙就了不得似的.要想改变中日的这一心理位置,方法有二:
    一、中日间再来一场战争,中国只有将日本狠狠的打,往死里打,打得它服输。
    二、中国的经济、科技、国民素质等全面超过日本。
    只有这样,中国才会主动拿它的热脸贴我们的不知冷不冷的屁股。

    1***

    2007-04-15 21:00:59

  • 2007-04-15 19:21:00
  • 小冰可以溶,但冬季一到会又结冰的,何况珠峰上的冰是不会溶掉的。
    也许日本军国主义的天皇制度和其势力退出历史舞台后,才能有中日的和平未来。

    d***

    2007-04-15 19:21:00

  • 2007-04-15 19:01:16
  • 坚冰非三日之访可融,目前只是微融,一切还得看小日本的.另灭人之心不可有,防人知心不可无.

    U***

    2007-04-15 19:01:1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