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所得税汇算清缴

首页

所得税汇算清缴

所得税汇算清缴附表十三(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如何填写,请指导。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2-15 09:28:23
      本表适用于各类纳税人填报。
    本表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分为三大类、13个小项共计17行;主要反映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的折旧或摊销额应作纳税调整额及以前年度确认折旧或摊销的时间性差异等的计算过程。在具体填报该附表时,纳税人可根据税法规定和企业会计核算情况进行适当分类。
       本表第10列第17行为正数时,填入附表四《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第3列第8行,为负数时填入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第18行;第14列第17行填入附表五第18行。 (三)填表说明 固定资产 第1列第1行:“固定资产小计” 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平均原值。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本行=2行+3行+4行 第1列第2行:“房屋建筑物” 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折旧的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的平均原值。 2、数据来源:来源于会计核算中计提折旧的(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年初原值余额+1至11月末原值余额)/12。
       3、注意事项:开业不足一年,或年度中间歇业的,以实际经营期计算。 第1列第3行、第4行填报要求同第2行。 第2列=第3+4+5+6列。 第3列第1行:“固定资产小计” 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中记入制造费用的金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本行=2行+3行+4行 第3列第2行:“房屋建筑物” 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折旧额记入制造费用的金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会计核算中,本期记入制造费用的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折旧额。 第3列第3行机器设备、第4行电子设备运输工具的填报要求同第2行。 第4列至第6列分别填报纳税人本期按照会计核算的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中计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建工程”的金额。
      相关要求同第3列。 根据总局最新文件,本表第六列后增加“计入其他”一列,填报纳税人在应付福利费和其他业务支出中核算的折旧或摊销额。 第7列“应予调整的资产平均价值”: 1、填报除国家统一规定的清产核资外的企业资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2003年以前受赠)、外购商誉和其计提折旧、摊销额以及资产会计计价与税收计价差异的调整额。
      金额为负数时以“—”表示。 2、数据来源:来源于纳税人分析,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计价与企业所得税政策关于固定资产计价差异的调整额。并按其固定资产的分类分别填入本列2至4行。合计数填入本列第1行。 第8列“本期资产计税成本”: 1、本列主要反映有关固定资产按照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确认的可以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值,主要用于计算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金额等于第1+7列 (原值+调整额) 。并按其固定资产的分类分别填入本列2至4行。合计数填入本列第1行。 第9列“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或摊销额”: 1、本列主要反映按照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计算的,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本列第2、3、4行金额=第8列对应行次(小计、合计栏除外) ×税法规定的年折旧率或年摊销率。 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确定为5%。 纳税人可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采取直线折旧法。除另有规定者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房屋、建筑物为20年。
       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为5年。 第10列“本期纳税调整增加额或减少额”: (1)反映会计核算中实际计提的折旧额(2列),扣减“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额”(9列)的差额,正数为纳税调增额,负数为纳税调减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本列金额=第2-9列。并按其固定资产的分类分别填入本列2至4行。合计数填入本列第1行。 (3)前1-10列的操作实例: 例题:A公司欠B公司200万元,通过协商A公司决定用市场价值180万元,账面价值为150万元的固定资产偿还此债务。
       (假设会计、税务折旧年限均为10年)。 会计处理: B公司收到固定资产后会计核算: 借:固定资产:           200万 贷:应收账款              200万 B公司收到固定资产后,会计上对该项固定资产计价为200万元,企业所得税政策上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成本为180万元。
      如果B公司没有其它方面的差异,180万元-200万元=-20万元,通过本表第7列第3行反映。 所得税填报:200万元填列本表第1列第3行,本表第2列第3行填列20万元,本表第7列第3行填列20万元,本表第8列第3行填列180万元,本表第9列第3行填列18万元,本表第10列第3行填列2万元。
       本列17行合计:正数为纳税调增额填入附表四“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第3列第8行(折旧、摊销支出);负数为纳税调减额填入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第18行内(其他纳税调减)。 第11列“本期转回以前年度确认的时间性差异”: 1、本列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形成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在本期的纳税调增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纳税人以前年度确认的时间性差异(递延税款贷项)在本期转回数(递延税款借项)。并按其固定资产的分类分别填入本列2至4行。合计数填入本列第1行。本列第十七行填入附表四第7行。 3、填报例题:某企业某固定资产原值20万元(不考虑残值),会计折旧年限4年,税收规定不低于5年。
      会计上年折旧额为5万元,税前可扣除的折旧额为4万元。前4年每年调增1万元,第5年会计上不再扣除,但税前仍可扣除4万元。(前4年每年调增1万元填列到第10列,第5年税前仍可扣除的4万元填列到第11列)。 第12列“本年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折旧或摊销”: 1、填报会计核算已列支的折旧或摊销,但按照税收规定不得在本期扣除的数额,即在本年度已作纳税调整,将在以后年度应予纳税调减的时间性差异。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第10列,本列金额=第10列。 第13列“以前年度结转额”: 1、本列主要填报以前年度累计的固定资产折旧额,未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时间性差异额。 2、数据来源:金额等于上年度本表第15列“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或摊销”。
       第14列“本年税前扣除额”: 1、填报以前年度调增结转的折旧在本期的扣除额,本列第17行填入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第18行内。(与本期第10列17行的纳税调减额一并填到其他纳税调减) 。 2、数据来源:来源于纳税人分析计算。
       3、注意事项:建议企业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扣除情况建立相应的台帐,详细列明每年会计核算中计提的折旧,和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的扣除额,以及结转情况。 15、第15列“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或摊销额”: 金额等于第12+13-14列。 关于第12、13、14、15行的填报例题: 某企业一机器设备原值为100万元,不考虑残值,会计折旧年限5年,每年计提折旧为20万元;按照企业所得税现行政策规定,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每年允许税前扣除折旧额10万元,前5年每年会计多提折旧20-10=10万元应作纳税调增,并逐年结转至以后年度;第6年-10年,每一纳税年度会计上不再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企业所得税政策,允许每年扣除10万元。
       申报表 年 限 本年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折旧或摊销 12列 以前年度结转额 13列 本年税前扣除额 14列 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或摊销 15列 年 限 12列 13列 14列 15列 第一年 10 0 0 10 第二年 10 10 0 20 第三年 10 20 0 30 第四年 10 30 0 40 第五年 10 40 0 50 第六年 0 50 10 40 第七年 0 40 10 30 第八年 0 30 10 20 第九年 0 20 10 10 第十年 0 10 10 0 无形资产参照固定资产填报; 其他资产参照固定资产填报; (四)表内表间关系 表内关系 1。
      1行(固定资产小计)=2行+3行+4行 2。5行(无形资产小计)=6行+7行+…12行 3。13行(其他资产小计)=14行+15行+16行    4。17行 (合计)=1行+5行+13行 5。2列(会计核算的折旧或摊销额)=3列+4列+5列+6列 6。
      8列(本期资产计税成本)=1列(资产的平均原值或账面历史价值)+7列(应予调整的资产平均价值)(调减的以“负数”表示,如资产评估增值、2003年以前的捐赠资产以及商誉的摊销;调增的以“正数”表示,如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等。) 表间关系 1。
      10列(本期纳税调整增加额)=2列-9列。第10列17行合计(正数)填入附表四《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第3列第8行,负数填入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第18行内。 2。第14列第17行填入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第18行内。
       。

    z***

    2007-02-15 09:28:2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