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儿科

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去医院检查说是疝气什么原因引起的疝气要怎么治疗?

小孩子最近很经常哭闹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去医院检查说是疝气什么原因引起的疝气要怎么治疗?
胡*** | 2015-12-15 18:47:55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5-12-15 18:47:55
  • 小儿疝气,医学诊断名称为“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发育异常之一。之所以想写一篇这样的科普小文章,原因来自于数例急诊经历:有一个两岁小女孩,生后就患有疝气,家长自认为是小毛病,从未就医,直到有一天疝气嵌顿15小时后,孩子疼痛、哭闹不止就诊,检查发现嵌顿的是卵巢,急诊手术得到证实,而且该卵巢已坏死,家长懊悔之极,然而悔亦晚矣!另一病例是一岁半男孩,右斜疝已嵌顿不下十次,就是不愿手术治疗,本次检查发现右...

    查看全部>>

    小儿疝气,医学诊断名称为“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发育异常之一。之所以想写一篇这样的科普小文章,原因来自于数例急诊经历:有一个两岁小女孩,生后就患有疝气,家长自认为是小毛病,从未就医,直到有一天疝气嵌顿15小时后,孩子疼痛、哭闹不止就诊,检查发现嵌顿的是卵巢,急诊手术得到证实,而且该卵巢已坏死,家长懊悔之极,然而悔亦晚矣!另一病例是一岁半男孩,右斜疝已嵌顿不下十次,就是不愿手术治疗,本次检查发现右侧睾丸已是淤血肿大。问其为何不肯手术,家长一番话,让我即痛心又无奈,他说:“不瞒您说,医生,我老丈人就是市里某大医院的主任,他说:小儿疝气又不是大病,不做手术无妨,麻醉会严重影响小儿的智力,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我听后说不清是什么感觉:究竟怎样才算大病呀?大医院里的主任能认为麻醉会影响智力,是多么失败的事情?是什么主任?他的观点对公众会有什么影响?责任在谁呢?还有数例因为就诊时间晚,嵌顿肠管坏死,不得不进行肠切除肠吻合的病例。
    
    其实,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病之一,俗称“小疝气”、“小肠气”、“气蛋”、“大蛋”等,发病机理不同于成人,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腹膜在腹股沟内(俗称:大腿根)向外延续出一囊状突起叫做“鞘状突”。它一般在出生前后逐渐萎缩闭塞。有学者统计,生后一年内未闭或部分未闭的约占57%,在此期间如小儿经常哭闹、咳嗽、便秘及排便困难、腹压增大,腹腔内的脏器如肠管、阑尾、女孩的卵巢、输卵管等就顺势钻入这个囊内,医学上称之为“斜疝”,这个囊被称为“疝囊”。如果腹腔脏器进入疝囊后,长时间停留而不能自行复位,引起疝内容物的血液循环障碍,就称之为“嵌顿疝”。如果嵌顿时间过长,或多次嵌顿,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如疝入的脏器缺血坏死。男孩的精索受到压迫,睾丸就会坏死;女孩则可能出现输卵管粘连、堵塞,卵巢缺血坏死,给小儿造成严重损失,那岂不是 “小不治而酿大祸” 了吗?即便没有嵌顿,疝内容物长期压迫精索也会使睾丸的血液回流发生障碍,血液供应量减少,从而引起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淤血、缺氧,最终发生睾丸萎缩。另外,随着小儿年龄增大,活动量增多,下坠的肠管使肠系膜受牵拉,不仅行走不便,而且可能出现腹痛、恶心等不适症状。在学校或幼儿园,同龄的小朋友看到后会讥笑,甚至给起外号,是对病人的精神、心理的创伤,影响小儿的心理发展。
    
    一般来说,对于六个月以下小儿,部分病人的疝囊口比较大的,疝内容物可自由出入疝囊者,短期内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家长可不必过分紧张,可暂缓手术;然而,如果频繁嵌顿,就要引起重视,尽快手术了。六个月以上的腹股沟疝自愈的机会很少,家长不要抱有过分幻想,应尽早积极进行手术,以免出现文章开头所说的悲剧。
    
    关于治疗,许多家长都期待不治自愈。其实小儿斜疝是有自愈的可能,临床上也见到少数自愈的病例,但一味等待自愈是不可取的。年龄增长,活动增加,疝块的增大,就会可能出现并发症。所以,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最好方法。目前国内外对腹股沟疝手术年龄的界定,也是考虑到自愈的可能性等综合因素制定的。
    
    保守治疗是家长最期盼、最乐意接受的,有的家长甚至想方设法诱导医生,让医生为其提供保守治疗的办法,而以此作为一劳永逸的法宝,如家长常常提到的使用疝气带。疝带的使用并非没有任何道理,但不是对任何病人都是通用的。对六个月以内婴儿,或有其它严重疾病不适合手术者以及小疝囊,疝块出现机会不多者可试用。但是,疝带的压力很难控制,压力不够,疝内容在疝带下脱出,就达不到治疗效果了;压力过大,就影响到睾丸的血液供应,容易导致睾丸萎缩。大多数疝带的设计都把阴囊紧紧地包裹起来,造成局部散热不良,阴囊温度升高,对睾丸十分有害。病没治好,又添了新病,那可就是“雪上加霜、屋漏遇雨”了。从非正规诊所宣传的注射疗法有很多弊病:复发、睾丸萎缩、肠粘连肠梗阻等等,是应当鄙弃的方法。
    
    有关嵌顿疝手法复位,这仅仅是救急的手段,治标而不治本,对同一个病人不宜反复使用。手法复位是有严格的适应症的,一般嵌顿时间在十小时以内,病人全身及局部状况良好可试行手法复位,但最好由工作3年以上的专业小儿外科医生操作,并且不能用在新生儿和小婴儿。嵌顿时间较长,复位前可给适量的镇静、解痉药。复位的手法是很有技巧的,不是一般人看看书就可掌握。由于小儿肠管比较薄弱,嵌顿后肠壁水肿、脆性增加,粗暴的操作很可能出现肠管破裂、便血、发热等不良后果。
    
    手术也并非是无比可怕的事情:在有小儿外科专业的正规大医院,这种手术一般不超过三十分钟就可完成,手术的瘢痕不足两公分,小孩没有明显的痛苦,术后第二天就可以象正常小孩那样吃喝、玩耍了。为了安全康复,不让家长担心,可在医院观察3~5天,伤口换药后出院就更完美了。术后复发的机会是很少的。当然也可以选用腹腔镜手术,有助于探查对侧鞘突有无闭合。有的家长害怕一侧手术后另一侧再出现相同疾患,要求医生手术中同时探查另一侧,实际上,双侧同时发病的几率是4.7%,通常不必探查,如果医生检查发现对侧外环口很大,怀疑有疝存在,或者对侧曾经有过疝,近期未出现的可以考虑同时探查。
    
    家长经常担心麻醉会对小儿智力有影响。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的:现代麻醉技术是安全可靠的,对人的智力未见到明显的影响,更何况小儿疝气手术时间很短,用药少,对智力的影响可以说是“零”。理性的分析一下,全球每年接受麻醉的有5亿多人,假如麻醉对智力有影响的话,地球上弱智人口该有多少啊!医院还是医院吗?
    
    关于手术方式,小儿外科治疗腹股沟斜疝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不需要进入腹腔进行操作,在腹膜外就可以顺利完成手术,效果可靠,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不会发生肠粘连肠梗阻。有条件的地方甚至可以采用“一日外科”的方式治疗,病人不需要长期住院。如果更注重美观,可以选用针式腹腔镜进行手术,仅仅需要2个3mm直径的孔,就可以完成手术治疗,并且可以探查对侧是否存在隐性疝,避免因为对侧疝存在导致的第二次手术
     
     v
    贾*** | 2015-12-15 18:47:55 53 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