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外科
骨科

有没有什么快速有效的办法止痛?

睡落枕了,脖子疼,有没有什么快速有效的办法止痛?
U*** | 2015-08-21 17:58:52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15-08-21 17:58:53
  • 落枕是指人在睡觉或外伤后突感颈部肌肉疼痛,尤以头颈部转动时更甚,引起落枕的原因有: 
    ①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 
    ②枕头垫得过高、软硬不当或高低不平; 
    ③颈部外伤; 
    ④颈部受风着凉; 
    ⑤如为颈椎病引起,可反复“落枕”。 
    前四种只要去除病因就可缓解。 
    家人可帮助落枕者进行按摩、热敷以减轻痛苦: 
    (1)按摩: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轻按颈部,找出最痛点,然后用一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

    查看全部>>

    落枕是指人在睡觉或外伤后突感颈部肌肉疼痛,尤以头颈部转动时更甚,引起落枕的原因有: 
    ①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 
    ②枕头垫得过高、软硬不当或高低不平; 
    ③颈部外伤; 
    ④颈部受风着凉; 
    ⑤如为颈椎病引起,可反复“落枕”。 
    前四种只要去除病因就可缓解。 
    家人可帮助落枕者进行按摩、热敷以减轻痛苦: 
    (1)按摩: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轻按颈部,找出最痛点,然后用一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摩,对最痛点用力按摩,直至感明显酸胀即表示力量已够,如此反复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重复2~3遍。重复上述按摩与轻叩,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 
    (2)热敷:采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及红外线灯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须注意防止烫伤。 
    (3)选用正红花油、甘村山风湿油、云香精等,痛处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伤湿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贴颈部痛处,每天更换一次,止痛效果较理想,但病人自感贴膏后颈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孕妇忌用。 
    (5)耳针:耳针埋穴于颈、枕区,以食指尖按压上述耳穴5~10分钟,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针刺: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仑穴;不能左右回顾者,取肩外俞、后溪、风池穴。一般可取悬钟穴,位于足外洞上三寸,针4~5分,灸3~7壮,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钟。 
    (7)口服去痛片1片,有临时止痛之效。 
    (8)改变睡眠姿势,调整枕头高低,自己扭动脖子。 
    (9)如为颈椎病引起,在体疗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家庭自我颈椎牵引疗法。 
    (10)落枕严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显。 
    另外提供按摩治疗法: 
    ①将左手或右手中、食、无名指并拢,在颈部疼痛处寻找压痛点(多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处),由轻到重按揉5分钟左右。可左右手交替进行。 
    
    ②用小鱼际由肩颈部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轻快迅速击打两分钟左右。 
    
    ③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风池穴、肩井穴1-2分钟。 
    
    ④以拇指或食指点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5分处),待有酸张感觉时再持续2-3分钟。 
    
    ⑤最后进行头颈部前屈、后仰、左右侧偏及旋转等活动,此动作应缓慢进行,切不可用力过猛。 
    
    〖落枕〗 
    
    368.治落枕按摩法 
    
    本人由于睡姿不好或受冷风吹等,时有落枕发生,颈、肩部剧痛,工作不便,多次去医院治疗,后看按摩书,讲到落枕治疗之法,各书不一,归纳起来是按摩天牖、风池、哑门、天柱、肩中俞、肩并、秉风,或乳突、发后、手三里等。经我实践,肿下是最佳穴位。用指压法指压,手到病除。如再配以上述穴位,疗效更为理想。遇到有人落枕,多次使用此法,效果亦佳。 张海如 
    
    369;防治脖子痛的简易保健操
    蔡*** | 2015-08-21 17:58:53 118 46 评论
    0/300
  • 2015-08-21 17:58:52
  • 落枕的治疗方法很多,手法理筋、针灸、药物、热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尤以理筋物法为佳。
    
           牵引疗法
    
           对于落枕后是否用牵引疗法,则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可以像颈椎病一样采用颌枕托牵引,且重量可适当加重,常用重量为4公斤一7公斤,牵引时间为20一30分钟。但也有人认为,落枕后牵引不仅无效,反而使疼痛加剧。在与颈椎病颈型作鉴别诊断时,若用两手稍用力将患者头颈部向上牵引时,颈型...

    查看全部>>

    落枕的治疗方法很多,手法理筋、针灸、药物、热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尤以理筋物法为佳。
    
           牵引疗法
    
           对于落枕后是否用牵引疗法,则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可以像颈椎病一样采用颌枕托牵引,且重量可适当加重,常用重量为4公斤一7公斤,牵引时间为20一30分钟。但也有人认为,落枕后牵引不仅无效,反而使疼痛加剧。在与颈椎病颈型作鉴别诊断时,若用两手稍用力将患者头颈部向上牵引时,颈型颈椎病症状可消失或缓解,而落枕者则疼痛加剧。一般认为,因为落枕后肌肉处于痉挛状态,所以牵引时的重量大小尤其要讲究,过轻往住效果差,过重又易加重损伤。因此,可用其它方法进行治疗。当然,是否使用牵引疗法,也可以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探讨、研究。有些医院应用牵引疗法治疗落枕已积累了不少经验。根据实践,也可使用牵引疗法。 
    
           物理疗法
    
           落枕的物理疗法主要为电兴奋疗法。将一电极置于痛点,另一极置于其周围,电极间距2厘米一3厘米。治疗后,患者作头部运动数分钟。每日1—2次,数日即可痊愈。亦可用局部照射、局部旋磁疗法及局部冷疗法或湿热敷法治疗。 
    
           拔罐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风门、肩井。
    
          阿是穴位置:颈部压痛最显处。
    
          (二)治法
    
          阿是穴,用力揉按片刻,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快速点刺3~5下,或用皮肤针中等度叩打,叩打面积,可相当于罐具口径。然后,选用适当口径之罐具吸拔。配穴可取1~2个,针刺得气后,留针,再于针上拔罐。吸拔时间均为10~15分钟。起罐后,可在阿是穴用艾卷回旋灸5~7分钟。每日1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60例,均在1~3次内治愈,其总痊愈率为100%。
    
          体针
    
          (一)取穴
    
          主穴:悬钟、养老、后溪。
    
          配穴:内关、外关、中渚、阳陵泉。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每次仅取一穴,效欠佳时,加用或改用配穴。悬钟穴,直刺1.5~1.8寸深,用强或中等刺激,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养老穴,针尖向上斜刺1.5寸,使针感传至肩部;后溪,直刺0.5~0.8寸,得气后捻转运针1~3分钟,亦可加电针刺激,频率40~50次/分,连续波。配穴,用常规针法,深刺,务求得气感强烈。在上述任一穴位针刺时,均须要求患者主动活动颈部,范围由小渐大。留针均为15分钟,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624例,结果均在1~3次治愈,总痊愈率达100%。
    
          穴位电兴奋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养老、新设、外关、肩中俞;2、风池、肩井、大椎旁1寸、肩外俞。
    
          (二)治法
    
          上穴均取。应用直流感应电疗机,取直径为3厘米的圆形手柄电极操作。其中阳极取第1组穴,阴极取第2组穴。通电前先轻揉穴位片刻,再通以感应电,电量渐增大至2~10V,以患者能耐受为限,每次通电约3~5秒钟。当看到患侧肌肉收缩,即改为直流电治疗, 为20~40mA,每次亦通电3~5秒钟,治疗时令患者作颈部活动。全部治疗时间约5~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落枕患者242例,结果痊愈182例,显效60例,总有效率为100%。 
    
          指针
    
          (一)取穴
    
          主穴:外关、内关、阿是穴。
    
          配穴:风池、肩井、肩贞、养老、天柱、风府、大椎、理想穴。
    
          理想穴位置:风池至肩井穴之中点。
    
          (二)治法
    
          主穴为主,效不佳时加配穴。先轻拍或指按疼痛处即阿是穴1分钟。术者以拇指掐压患者内关穴,中指或食指抵于外关穴,每次2~3分钟,用力由轻而重,使压力从内关透达外关,患者可有酸、麻、胀、热感,或有此类得气感上传的感觉。掐压过程中,宜嘱患者左右旋转颈部。配穴,单手拿风池穴20次,双手拿肩井穴20次,余穴可采用指压法,或上下左右推按,每穴1~2分钟。上述方法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257例,结果治愈252例,缓解5例,均治1~3次,其总有效率为100%[10~12]。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颈、神门。
    
          (二)治法
    
          双侧主穴均用。取绿豆1~2粒,置于以市售活血止痛膏或伤湿止痛肓剪成的1×1平方厘米的方块中,粘贴于所选耳穴,将边缘压紧。之后,按压该耳穴0.5~1分钟,手法由轻到重,至有热胀及疼感为佳,并嘱患活动颈部2~3分钟。要求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次,贴至痊愈后去掉。
    
          (三)疗效评价
    
          共治68例,均1次治愈。
    
          针灸
    
          (一)取穴
    
          主穴:大椎。
    
          配穴:肩井。
    
          (二)治法
    
          令患者端坐于椅上,头向前倾。取准穴后,针尖偏向患侧进针深度约0.5~1寸,使针感向患侧颈、肩部传导,得气后,操作者用一手按患侧肩井穴,让患者作最大限度左右活动颈部,同时,另一手捻针3~4分钟。如效果不显著,取艾条长约5cm,插于针柄上点燃,至灸完后起针,穴区加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上法共治疗62例,痊愈52例,显效6例,好转4例,全部有效
    z*** | 2015-08-21 17:58:52 115 4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