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减少成本的技巧有哪些?

首页

减少成本的技巧有哪些?

减少成本的技巧有哪些?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1-19 22:27:26
      减少成本的技巧:1。发现潜在的过剩人员不少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潜在的过剩人员,从而增加生产成本。比如,两个人能做的工作却由三个人来承担;就会发生1/3的过剩人员的损失。同理,拥有100%能力的人,仅发挥一半的能力,则该人的50%能力就浪费了,如此,便发生了人事费的损失。
      所以,为降低生产成本,必须发现潜在的过剩人员并尽可能另行安排。2。不要增加间接人员所谓间接人员,就是像事务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或监督人员之类的人。在人事费用的损失之中,尤其需要重视间接人员的大量增加。在公司的效益趋好时,公司即喜欢大幅增加间接人员,同时间接人员开支增加的比例会超过生产增长的比例,从而造成公司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相对下降。
      公司的间接人员之所以呈大幅度增加的趋势,除了公司生产扩大需要相应增加间接人员的原因外,还由于间接人员的工作没有客观的标准,多点人少点人都可以。另外的两个原因在于,管理者想增加部下的人数,提高自己的身价;再者间接人员比直接作业人员在公司里地位较高。
      企业如果想降低生产成本,就必须克服间接人员大量增加的趋势,尽量控制间接人员增加的幅度和比例,使其低于生产本身的增长。3。省略对企业无益的工作企业要想排除潜在的过剩人员,首先应该除去那些对企业无益或益处不大的工作,只有如此,才可能真正减少过剩人员。
      比如,办公室几个秘书,每日认真地写各种报告书、材料,从工作忙碌的情形来看,再增加一二个人都轻松=不起来。然而,这些秘书们所写的报告、材料等,是不是都有益处呢?不见得。不少%是无用功,总经理也许只看了看标题就丢在了一边。对于这类益处不大的工作,就可以省略一些,这样,便可减少不少潜在的过剩人员。
      4。在原材料上精打细算在公司里,经理一般对生产和经营部门十分重视,并注意到这些部门生产成本的降低,然而对原材料购买部门则不那么重视,仅安排一些二三流的人员,而且对购买过程中是否存在浪费关心相对较少,这是经理人员所应克服的。事实上,对一个企业而言,不管生产与销售怎么增加,要是在购买部门发生损失,购买一些质次价高的原材料,就有如将水拼命地汲人有漏洞的水桶一般,流失的利润不可小视。
      所以公司要降低生产成本,对在制造成本中占极大比例的原材料费要精打细算,严加控制。5。贯彻少数精锐产品政策一个企业,往往会生产几种或数十种产品。在经济形势好时,为了扩大几种不同类型的产品,有的产品有高收益,有的产品是低收益甚至是不赚钱反而亏本的赤字产品。
      低收益的普通产品和亏本的赤字产品,容易侵蚀高收益产品的利润,使整个企业的利润降低。所以企业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必须采用少数精锐产品政策,重点生产少数高收益产品,清除赤字产品。不能由于担心影响销售总额,而舍不得清除赤字产品,因为赤字产品既耗费时间,又增加销售费用,与其维持下去,还不如忍痛舍去。
      6。避免倒账损失在销售方面的最大损失便是倒账的损失。比如,一家企业向另一家企业提供原材料产品,在货款回收前,接受原材料产品的企业倒闭了,于是,所交付的货物就变成了倒账。要想补此损失,需要有相当长时间的努力。比如,倘若发生20万元的倒账损失的话,当经济不景气销售利润率降低到4%时,如果没有重新获得500万元的销售额,是难以挽回损失的。
      对中小企业而言,倒账是致命伤。所以,企业必须尽量避免倒账损失,为此,应加强对往来客户的信用管理,一旦对方的信用出现问题时,应断然中止往来。7。加快货款回收速度回收的货款迟延,厂家要背负那部分的成本负担。比如,50万元的货款回收如果迟延了90天的话,50万元的资金在90天内都是死的。
      要是有效利用该资金的话,每月则可获得2%的营业利润。如此一来,在90天内就会发生3万元的损失。所以,对一个企业来说,怎样加快货款的回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8。减少不合格产品所有企业都存在不同比例的不合格产品,要完全杜绝不合格产品当然不可能,但减少不合格率却是能够做到的。
      不合格产品会带来多种损失,如材料本身的损失,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人事费损失,重做该产品的人事费与时间损失等。这些损失会提高产品的制造成本。所以,提高产品合格率,就显得十分重要。9。削减库存品在经济不景气时,产品的库存会大幅度增加,束缚住企业的脖子。
      产品的库存,就是资金的呆滞。它除了使资金周转不畅外,还会带来一些其他的损失。比如,为了保管库存产品所开支的保管费,为推销库存产品所打的折扣等等。所以,必须将库存的损失减少到最小。方法是将库存的产品按品目加以分类,花主要精力清除占最大库存比例的少数几个库存产品。
      比如,在100个品目中,10个品目占产品库存总额的75%,此为A组;其次25个品目占库存总额的20%,此为B组;剩下的65个品目仅占库存总额的5%,此为C组。此时,应将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A组库存产品的清除上,如此,就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不然,花主要精力去清除种类多、所占比例小的C组库存产品,就会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
      10。钱要用在刀刃上 与个人不同,公司是由多个部门或工厂构成的,所以容易产生散漫经营的情形。比如,公司决定每期的预算时,一般是由各部门先提出部门预算,然后高层管理人员在各部门的预算基础上加以调整、折中。结果是尽管顾及了各部门间的平衡,但却容易出现投资资金分散,投资效率降低的现象,这就是平均使用预算的弊病。
      为打开经营局面,减少生产成本,有必要实行集中主义的经营原则,将主要财力及人力花在少数几个重要项目上,而并非平均使用力量。

    许***

    2018-01-19 22:27:2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