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是政策牵引三大选股逻辑?

首页

什么是政策牵引三大选股逻辑?

什么是政策牵引三大选股逻辑?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09-07 15:31:46
  •     当前我们仍然坚持“转型期成长股的持续性和周期股的阶段性”观点,即认为周期股会产生阶段性行情;而成长股经过调整后,会有结构性的变化,受到政策支持的新兴产业会有很好的表现。当前的行业和个股选择逻辑应主要围绕自上而下的“一压、一托、一引”展开。
         市场运行六段论  今年以来,上证综指下跌行情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初至2月,市场震荡下跌,此时冲击市场的因素主要是通货膨胀担忧。当时2月份CPI跃升至2。7%,导致了投资者对未来通胀走高和加息预期的提升,使得市场出现一轮调整。
         第二阶段:2月至4月,市场小幅上行,此时通胀数据有所回落,并由于市场已经调高了通胀预期使得这一因素冲击减弱,而政策信号透露出来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决心与当时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扬,使市场对未来的调控仍心存担忧。   第三阶段:4月中旬至今,市场大幅下挫,此时冲击市场信心的是对房地产严厉的调控政策、通胀重新上行的预期以及海外市场突发的主权债务危机,三个负面因素叠加使投资者对未来国内货币紧缩、投资下降以及全球经济探底等悲观情绪加剧。
         这一轮市场下跌实际上反映了投资者因地产调控政策、国内通胀预期再起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重而产生的对经济二次探底的悲观预期,从更深层次看,是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能否成功转型以及未来长期的经济增长动力的担忧。  我们提出市场反转的观点,主要是基于从政策动向上,保障性住房推动有了标志性进展,同时在目前市场点位上我们测算的业绩与估值调整已经相对充分,未来大幅探底的可能性已经有效减弱。
        未来市场发展的方向,我们的大致判断是:   第四阶段:当前至6月中旬,在国内“压”的政策、通胀上行态势和海外风险存在的情况下,市场仍有压力,运行区间在2500-2800点。但基于目前上证指数2500点的行情走势已经反映了对房产调控和通胀预期的担忧,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也有所缓和,此时市场将会以震荡反弹形式筑下业绩底、估值底和政策底,这一阶段的投资逻辑将围绕“估值修复”展开。
         第五阶段:6月至8月,此时将是前期政策调控的效果显现期,中性预期下应该出现房地产量价下跌、投资有所回落、消费基本平稳、海外经济在债务危机缓解后出现平稳复苏等迹象,此时投资者对经济转型中探底的担忧有所缓和,市场出现震荡向上,投资逻辑将围绕“结构性主题”展开。
         第六阶段:8月以后,此时传统模式下的转型趋势可能已经被逐步认识,而持续推出的新兴产业鼓励政策将重新引领投资热情,市场继续震荡向上,投资逻辑将围绕“新兴产业热潮”展开。  三条投资主线  “一压”:结构性关注房地产板块。从估值上看,房地产板块2010年的动态PE为14。
      5倍,PB为2。48倍,历史上最低PE为8倍左右。我们所关注的保障性住房推进可以弥补房地产投资下降带来的投资缺口,但对房地产本身而言,我们需要关注两点逻辑:   其一,从长期来看,房地产行业将会走向一个新的均衡,未来将逐步形成多层次的房地产市场,高端、中端商品房市场从长期来看仍将是健康发展的,在这一轮调整之后,当前有竞争优势的房地产企业仍会在这些特定需求领域有所作为,只是与传统模式相区别的是把握利润的难度在加大,可能土地和房价波动不再是大幅单边上扬趋势,也可能行业利润率会有所下降,因此房地产企业未来可能更向社会平均利润所靠拢;而保障性住房的推进解决了中低端人群、夹心层人群的居住问题,房地产调控的最终目的是住宅市场能够走向合理发展模式。
      其二,从短期来看,那些能够受益于保障性住房的企业,能够抵御行业在这一两年下滑的风险。   因此,在目前位置上,我们认为房地产板块可以结构性关注,优选那些受益于本轮保障性住房大力推进的企业。   “一托”:从业绩增长与估值吸引力角度,首选家电、机械和家电连锁。
      从房地产的产业链来看,主要涉及三个层面:一是与房地产建设直接相关的投资品,主要是指钢铁、水泥、玻璃、其他建材、工程机械、重卡等;二是与房地产后期消费相关的装修装饰和消费用品,主要是家用电器和家用纺织产品;三是与这些关联较为密切的原材料,如氯碱、纯碱、铝、铜、铁矿石等。
         从这些行业当前的估值和前期表现来看,最有吸引力的是机械、重卡、家用电器等;钢铁和水泥板块尽管估值较低,但周期性特点明显,全年成本上涨的压力仍然显著,有盈利预测下调的可能;家纺、有色金属、氯碱、纯碱等板块则估值还没有体现出明显吸引力。   “一引”:新兴产业短期关注新能源汽车政策。
      2009版《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从发展趋势来看,锂电池是大势所趋。锂电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都较高,适用于作为纯电动汽车储能电池,满足长续时历程、高行驶速度的要求。虽然锂电池的实际需求规模爆发可能将在3-5年以后,但锂电池的广泛应用仍将具有不可逆转性。
      锂电池产业链将直接受益于政策刺激所带来的产量增加。   锂电池产业链核心零部件的投资逻辑。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电池的批量生产将会极大降低生产成本,并可能首先应用于汽车锂电池;以石墨、石墨化纤材料为主的负极材料,其生产技术壁垒较低,上下游稳定的供应关系是行业竞争的主要依赖,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锂和稀土为主的上游资源将是政策的受益者。随着国外新能源汽车的批量化生产以及中国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生产量的快速发展,上游原材料行业将是主要受益者。电池和电机行业的主要上游资源是锂和稀土,其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中占据主要地位,同时受到需求增长、政策控制等因素,需求大于供给将会拉动价格上扬。
         我们建议关注:以锂电池为主的比亚迪(H)、风帆股份、万向钱潮、德赛电池;以锂电池零部件为主的中信国安、杉杉股份、江苏国泰、佛塑股份、华芳纺织、中国宝安、佛山照明、新宙邦;以上游资源为主的西藏矿业、包钢稀土、厦门钨业、贵研铂业。

    不***

    2017-09-07 15:31:4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