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首页

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3-25 21:49:10
      维吾尔族古称回纥、回鹘、畏兀儿等,较早实行农耕经济。维吾 尔族曾信奉萨满教、摩尼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维吾尔族不同 发展时期的经济、文化生活与宗教信仰,在他们的舞蹈中都有所表 现。据《魏书•高车传》记载:“合聚祭天,众至数万……游绕歌吟 忻忻。
      ”反映了其先民在漠北游牧时期盛大的萨满祭天仪式中的舞 蹈活动。回鹘时期民间与宫廷的乐舞活动以及佛教对歌舞的影响, 在唐宋以来的史籍中都有记载。新疆地区自古就是中、西交通要道,也是古西域乐舞盛行的地 方。以中原文化及印度、伊朗文化为主对新疆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 的作用,而西域乐舞对中原及其他地区乐舞,也有深远的影响。
      汉、 唐著名的于阗乐、疏勒乐、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等都出自新疆境 内。至今上述地区依然保持着乐舞风习,流传各具特色的舞蹈形 式。这些舞蹈大多与新疆著名古典音乐套曲木卡姆相结合,许多小 型表演性节目,多在群众欢聚娱乐的“麦西来甫”中进行。木卡姆 的演奏与麦西来甫的活动,都是新疆的传统风习,木卡姆使民间音 乐规范化,促进了民间舞蹈的发展。
      麦西来甫则给人们提供了学习 本族、本地区风俗礼仪,学习民间舞蹈和进行即兴创作的机会。维 吾尔族舞蹈,可分为自娱性舞蹈、风俗性舞蹈、表演性舞蹈三类。自娱性和风俗性舞蹈中也带有表演和宗教因素。由于新疆南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不同,使维吾尔族 各种舞蹈既有共同的风格,又有不同的地区特色。
      维吾尔族舞蹈的 主要特点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 臂、肘、膝,到脚趾都有动作。昂首、挺胸、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 通过动、静的结合和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 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
      其特点还表现在:(1) 膝部连续性的微颤或变换动作前瞬间的微颤,使动作柔 美,衔接自然。(2) 各种舞蹈形式的旋转,均各具特色,通常在舞蹈的高潮时 作竞技性旋转。(3) 音乐伴奏多用切分音、符点节奏,弱拍处常给以强奏的艺 术处理,用以突出舞蹈的风韵和民族色彩。
      现流传于新疆各地的民间舞蹈主要形式有:赛乃姆、多朗舞、萨 玛舞、夏地亚纳、纳孜尔库姆、盘子舞、手鼓舞以及其他表演性舞蹈。(1) 赛乃姆自娱性舞蹈。广泛流传在新疆各地,原是古代新疆民间曲调 的一种,节奏平稳,旋律优美,适于舞蹈。后来与节奏欢快的曲调 《赛勒凯》相结合,形成由慢转快的两段体的舞蹈形式,被收进维 吾尔族古典套曲《十二木卡姆》。
      从《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四 十》关于回部乐的记载,可知赛乃姆曾是清朝宫廷回部乐中的表 演项目。赛乃姆的表演较自由,无论室内室外均可进行。开始表潢前,群众围坐,乐队和伴唱者聚集一处。音乐开始后舞者进场, 可独舞、对舞,也可三五人同舞。舞者随琴声、鼓点由慢到快即兴 表演,也可邀请观众同舞。
      舞至高潮时,观众和着节奏拍手并欢 呼助兴。赛乃姆的地区特点为:南疆,以喀什地区为代表,风格明 快、活泼、深情、优美;北疆,以伊犁地区为代表,风格潇洒、豪放、 轻快;东疆,以哈密地区为代表,风格平稳、安详、风趣、乐观。习 惯上在赛乃姆名称前冠以地区名称,如:库车赛乃姆、和田赛乃 姆、伊犁赛乃姆等。
      (2) 多朗舞礼俗性舞蹈。以双人对舞为基础,带有竞技性的组舞。流传在 新疆麦盖提、巴楚、莎车、阿瓦提等县。“多朗”是居住在塔里木盆 地个别地区古代维吾尔族人的自称。多朗舞是他们传统风俗活动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婚嫁、喜庆日欢聚时,都跳多朗舞。
      多朗 舞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舞者必须自始至终跳完整个舞蹈,中途 不准退出,观众也不得随便离开舞场,直跳到竞技开始。竞技是旋 转,随着乐曲的不断变化,竞技的人逐渐减少,直到只剩下一个人, 这时到了舞蹈的高潮,在众人的喝彩声中结束。表演时的音乐伴奏 按《多朗木卡姆》的演奏顺序进行,热烈而欢快,是维吾尔族人民非 常喜爱的一种舞蹈。
      (3) 萨玛舞风俗性舞蹈。是维吾尔族劳动人民在年节时集体欢跳的一种 民间舞蹈。主要流传地区为新疆喀什、莎车等地。伊斯兰教传入后,逐渐演变成节日的群众舞蹈活动。在维吾尔族古典套曲《十二 木卡姆》形成时,萨玛舞被收在歌舞组曲《麦西来甫》的开始部分。
       至今在肉孜节、古尔邦节时,人们依然喜欢聚于寺院前的广场上跳 萨玛舞。萨玛舞的主要乐器为铁鼓和唢呐,其舞蹈动律沉稳、舒展, 落脚时全脚着地,身体下压,微顿,抬步时两手随身体的俯仰而轻 摆,常用跳转、擦地空转等技巧动作。表演者多为劳动群众,动作粗 犷有力,富有劳动生活气息。
      (4) 夏地亚纳是节日或盛大集会时在广场上表演的群众集体舞蹈形式,流行 全新疆,盛行于南疆。夏地亚纳原是乐曲名称,维吾尔语意为“欢乐 的”,过去曾用于王宫贵族的出巡、迎送等礼仪的乐舞中,后发展成 为表达欢乐情绪的舞蹈,多在集会开始前表演,或在其他民间舞蹈 之后表演,如跳萨玛舞时,一般以夏地亚纳结束。
      跳夏地亚纳舞人 数不限,表演时无固定队形,动作不强求一致,步伐以小跳步为主, 手的动作简单。伴奏可用弦乐或吹奏乐,几面直径不同的手鼓或铁 鼓同时热烈击奏。新疆各地的夏地亚纳的形式与风格各有差异,北 疆的活泼,南疆的舞姿华丽,麦盖提县的古朴。(5) 纳孜尔库姆表演性男子舞蹈。
      以双人对舞为主,带有竞技性。流传于新疆 吐鲁番、鄯善、托克逊等地区,是婚礼、喜庆或麦西来甫中最精彩的 节目,各地多有半职业性的纳孜尔库姆艺人。纳孜尔库姆的表演在 《吐鲁番木卡姆》的伴奏下进行,开始只是和着乐曲与伴唱跳一般性舞蹈,当乐曲转入纳孜尔库姆专用曲调并唱到“哎,哎,纳孜尔库 姆”的歌词时,才进入纳孜尔库姆的表演。
      表演分为两部分:①对 舞,节奏为拍,步法以蹲步、跳步为主,舞者以诙谐、幽默的动作模拟 各种劳动或各种人物形象,如绱鞋、跋子走路等。②竞技,节奏为 拍,只以鼓声伴奏。技巧动作有跳蹲、跳转、动肩转等,舞者互以高 难动作压倒对方,在观众有节奏的呼喊声中献艺表演。
      伴奏乐器为 艾捷克、弹拨尔、热瓦甫、手鼓、唢呐、铁鼓等。(6) 盘子舞表演性道具舞蹈。流行于新疆库车、喀什、伊犁、乌鲁木齐、麦 盖提等地。用弦乐伴奏,节奏为拍,有专用曲调。据传,盘子舞源于 新疆库车民间,后流传各地,逐渐发展成为舞台节目,由女子单人表 演。
      表演时舞者两手各持一盘子,指夹竹筷,和着音乐,边打边舞, 并在头上顶一盛水的碗,以增加难度。麦盖提县的盘子舞,由男艺 人表演,嘴内叼长把木勺,随舞击打碗。盘子舞的步法与舞姿,多来 自赛乃姆。(7) 手鼓舞表演性舞蹈。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舞蹈形式,开始流传在 南北疆各地民间,后发展成为舞台节目。
      表演多由一女子在手鼓的 伴奏下进行。舞蹈的特点是动作敏捷、节奏多变,多用高难度的旋 转与腰部技巧。其他表演性舞蹈:用道具的有击石舞、萨巴耶(铁环)舞、灯舞 等。模拟性的舞蹈有:山羊舞、老虎舞、骆驼舞等。这些舞蹈形式也多在麦西来甫中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舞蹈工作者在各种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编撰了《维吾尔族舞蹈基训教材》,并 创作了许多优秀舞蹈节目。
      如手鼓舞《摘葡萄》,歌舞《喀什赛乃 姆》,大型舞蹈《多朗麦西来甫》《拉克》及《鼓舞》《天山女工》等,受 到国内外好评。同时涌现出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舞蹈演员与编导。

    我***

    2017-03-25 21:49:1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