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彝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首页

彝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彝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3-25 22:20:24
      歌舞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形式丰富多彩,多数是模仿生产劳动时的动作而成。古老的舞蹈有模拟动物形象的 “斗鸡”“斗羊”,象征战争的“跳钗”“刀舞”,庆丰收的“大鼓舞”等。 在彝族人民欢庆年节期间,可以看到来源于中原文化的舞蹈形式 “竹马”“高跷”。
      现代彝族的“高跷”保留和发展了它的杂技特色。 在彝族人举行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的仪式时,可以看到《木鼓舞》 《铜鼓舞》《羊皮鼓舞》等。这些舞蹈均由巫师“毕摩”和“苏叶”表 演,在击鼓的同时,以迅速摆动双肩、胸、胯为主要舞蹈语汇。此外, 在“跳宫节”表演的《跳宫》《跳麒甲》等舞蹈中,仍保留着古代狩猎、 部落间战争的痕迹,以及战士出征、作战、凯旋的祭祀仪式和舞蹈场 面,以此来表示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和歌颂。
      关于彝族“花鼓舞”,在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峨山彝族有 个能歌善舞的彝族美丽姑娘,有一天,她在洗瓦罐,无意间拍打了罐 口,瓦罐便发出了咚咚的声音。她觉得很好听,在上山砍柴时便取 回了一根空心树,蒙上羊皮,用木棍一敲,其声音特别悦耳动听。从 此以后,彝族人民就有了自己的鼓和跳花鼓的活动。
      彝族后人为纪 念花鼓的发明者,就做了一个牌位,上书“有感花鼓娘娘之牌位”。 每在跳花鼓时,必须举行杀鸡献牌位的仪式,并成立了“花鼓会”。 虽然传说不具有真实性,但从中体现出了彝族人民的一种精神依托 和崇敬祖先的意识愿望,也说明峨山彝族人民是一个崇尚劳动、崇 尚智慧、崇尚创新的民族。
      彝族“左脚舞”历史悠久,早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就有左 脚舞的文字记载。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世间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造成洪水危害众生。两位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罗勇敢地站出来,带领 彝家人民向恶龙开战。恶龙见势不妙,赶紧逃回龙潭。人们抓住时 机,把事先烧红的栗炭倒往潭里,又抬石头、挖泥土填平了龙潭。
      为 防止恶龙翻身,人们在填平的龙潭上面又燃起了篝火,边唱、边跳、 边跺脚,三天三夜才把恶龙制伏。为了庆祝胜利,彝家人用恶龙的 头、皮、骨、筋制成月琴,聚到一起跳脚弹琴,唱左脚调“阿里罗”以 示纪念。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认为,每一民族与地域的文化 尽管富有多样性,但总有一个带有历史性和行动一致性的价值秩序 或主导精神贯穿始终,它作为一种典型性的目的,指导一个民族从 文化的大系统中选择了某些东西,排除了另一些东西,这种选择可 以渗透到文化的不同层次,体现在文化的各个单元中。
      彝族文化的 产生和发展始终与火有着不解之缘,在经历了漫长而深厚的文化积 淀之后,火已经成为承载有极复杂的深层文化内涵的原型意象,加 之“火”的物质和文化特性,更加体现了彝族的价值秩序和民族精 神。就把“火”定位为彝族舞蹈文化的象征符号,从民间舞蹈的人 体动态保存与表现文化的根本特征入手,对彝族舞蹈的风格、动律、 造型等动态形象和服饰、道具等要素进行分析,来诠释彝族舞蹈文 化的独特风格。
      彝族被称为火的民族,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得彝 族的舞蹈风格具有高原粗犷、豪放的特征。彝族舞蹈种类繁多,舞 蹈动作大多刚劲有力,力度大,而且动感十足。“打歌”是彝族最常见的一种自娱性舞蹈,跳时人们紧密携手、相互挽臂,面向圈心熊熊 燃烧的篝火,脚下踏地为节,且唱且舞。
      在打歌高潮时,比男声高八 度的音域里,女声边舞边用假嗓应声高唱“罗哩罗,罗哩罗哩罗”, 意思就是“虎哇虎,虎哇虎哇虎”。这是对袓先的怀念和呼唤。舞 蹈节奏中舞者们高亢的歌声、强健的脚步声、急促的呼吸声,通过紧 紧依靠的身躯将热情传播开来,使人们沉浸在通宵狂舞的气氛中。
       “从早跳到黄昏落,只见黄灰不见脚”的俗语,形象地描绘了彝族人 民不知疲倦地踩脚踏地、兴致勃勃的景象,表现了彝族舞蹈火一样 的热情豪放和虎一样的粗r勇猛。彝族人民生活的地区环境恶劣,在与环境做斗争的过程中,彝 族人民形成了粗犷豪放、坚强刚毅的民族性格。
      崇火崇虎的原始崇 拜塑造了热情、强焊的民族特性。刀耕火种的劳作方式使劳作的人 们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和朴野刚强的秉性。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 造就了彝族舞蹈热烈奔放、节奏明快的动律特点。如《阿细跳月》, 是一种快节奏、充满阳刚之气的彝族舞蹈。舞蹈的基本动作排比、 对比、反复,舞者边弹、边唱、边舞。
      动作简单明快,跳跃性强。跳时 舞者左脚跳跃,右脚抬起自然弯曲,同时双手击掌,动作反复循环。 胯部左右自然摆动,男女交错互换位置,变换队形,时而顺时针转 动,时而逆时针转动。男子身背三弦,边奏边舞。在笛子的和声下, 女子则拍着手与男子在一进一退中进行心灵的沟通,舞蹈动作粗犷 健美,情绪热烈奔放。
      在篝火燃起时,人们围着篝火跳跃、旋转,有 矮步顿足,有跳步搓脚,有拍手,有折腿。步调和谐,动作激烈,彰显了“火”的本性。彝族的舞蹈动作大多是动态的,舞蹈造型的雕塑感不强。但彝 族都有高原舞蹈“一顺边”的造型特点。高原民族在生活和劳动 中,由于山路崎岖,人们上山,下山,尤其是带着重物时,一侧脚步着 地,身体重心多移向一侧,双手也随向一侧自然微摆,逐渐形成了既 省力又能减少危险的顺手顺边、保持平衡的一顺边的体态。
      这种体 态慢慢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动态,并逐渐升华为“一顺边”的艺术 美,成为高原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也形成了高原民族舞蹈中“一 顺边”的艺术造型和文化现象。例如,彝族妇女在火把节中跳的 《都荷舞》,是一种只有女子参加表演的集体舞,跳时由一人领唱领 舞,其余舞者尾随并逆时针方向形成圆圈边歌边舞。
      其舞步为两 拍,左脚旁边迈一大步为重拍,同时上身微向前倾,弱拍右脚向右旁 迈一步,同时上身正直,微后仰,面对圆心或面对前进的方向缓慢而 悠闲地循环跳唱,形成火焰般“ 一顺边”的优美艺术造型。服饰和道具是民族文化的标志,舞蹈艺术常常通过富有民族特 色的服饰和道具来增强舞蹈的动态美,扩大舞蹈的表现力,彰显独 特的民族艺术特色。
      彝族崇火,很多舞蹈道具都与火有关。《烟盒 舞》是彝族人常跳的舞蹈,舞蹈因手持烟盒,弹指而舞而得名。《大 锣笙舞》则是祭火的舞蹈,俗称“接火把”,舞蹈队伍敲击大锣,点起 火把,汇集到跳笙场,围着篝火跳。此外,还有《火把舞》《火龙戏珠 舞》,等等,都与火有关。
      彝族尚武,古代彝族部族与部族长期争 战,广泛制造和使用兵器,在此过程中,孕育了彝族各种用兵器做道具的武舞。例如《棍舞》《矛舞》《大刀舞》《猎叉舞》《画面刀舞》等。 此外,为抵御寒冷,彝族男女一年四季都身披用羊毛织成的披毡 “擦尔瓦”,这些用来御寒的披毡也逐渐演变为舞蹈的服饰和道具, 凉山地区彝族的《披毡舞》就是因挥舞披毡跳舞而得名的。
      这些服 饰和道具在舞蹈中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丰富了舞蹈的艺术语汇,增 强了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加强了运动人体的动态表现,从 而完成舞蹈者内心世界及感情的表达。

    赵***

    2017-03-25 22:20: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