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赏诗

首页

赏诗

白日依山旧,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解释此诗之意?讲出作者的名子?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10-18 09:13:23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鳌S捎谠普谖砣疲舯浒祝ぷ派椒逦鞒痢!盎坪尤牒A鳌毙唇埃此Bハ绿咸系幕坪颖剂魅牒!U饬骄浠孀忱觯坪甏螅梁罅钊苏穹堋?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
      ”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唐代诗人。 。

    三***

    2006-10-18 09:13:23

其他答案

    2006-10-18 09:14:00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我登上鹳雀楼一望,看见白色的太阳,靠着山边慢慢落下来,那黄河的河水,一直流入海中。我觉得要看清千里以外的景色,需要再登高一层楼,才能尽兴. 

    1***

    2006-10-18 09:14:0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