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赏诗

首页

赏诗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更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请讲出作者的名字以及他的历史?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8-03 08:19:55
      宋·张?颉读⒋号汲伞?
        【律回】黄帝命伶伦断竹为筒(后人也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曰“律回”。
         【岁晚】指立春在年前   【参差】不整齐,形容波纹起伏荡漾 张?颍?133—1180),字敬夫,又作钦夫,另字乐斋,号南轩,四川绵竹人。系南宋抗金名将张浚之子。思想家,教育家,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学者时称“东南三贤”。绍兴三十一年(1161),遵父命去南岳碧泉书院求学于胡宏,“遂得湖湘之传”(《宋元学案·元城学案》)。
      而胡宏则深感欣慰,云“圣门有人,吾道幸矣”(《岳麓书院史略》)。学成之后,主教岳麓书院。乾道三年(1167),朱熹自武夷山“如长沙,访张南轩,讲学城南、岳麓”(《岳麓志》卷三),讨论《中庸》之义三日三夜不能决,吸引大批学者前来听讲,以至“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岳麓志》卷三),开书院不同学派自由会讲之先河。
      淳熙七年(1180),病逝于江陵,时年48岁。 张?蚴悄纤问逼谥睦硌Ъ液徒逃遥嫜傻闹饕砣宋镏弧?165年(乾道元年),他主教岳麓书院8年之久。岳麓书院在张?蛑鹘讨拢瞬叛偶耙皇贝佑沃浚胍滴誓阎燎в嗳耍宜兄笠缬诤夥逑嫠薄?   张?蛩涫呛嫜傻拇恚词撬拇嘀袢恕U?蚴悄纤沃行嗣嗾趴5某ぷ樱志捶颍挥罾终拍闲?133年,卒于1180年,终年48岁。
      张?蛩渖谖魇瘢党び谀铣?岁便随父离开放里,来到长沙。后定居长沙城南妙高峰处,张浚将其私家花园命名为“城南书院”。张浚曾在宋高宗、孝宗两朝供职。1135年(绍兴五年)任宰相,同年至潭州,与岳飞等共破杨么义军。后因力主抗金,遭到秦桧等排斥,长期被贬湖南永州等地。
      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春,朝廷旨召张浚在湖南路任便居住,张亦随父从永州贬所回到长沙。不久,他奉父之命,前往衡山文定书院拜胡宏为师,请教二程(程颢、程颐)之学。胡宏具有强烈的匡世扶艰精神。秦桧当政时,不愿与秦桧同流合污,在潭州经营碧泉、文定两书院达20余年,潜心问学,一身傲骨,堪称“凛风大雪中昂然挺立的雪松”。
      张从师胡宏不久即作《希颜录》。这是他的立志之作,文中以颜子自期,立志要作颜子那样的圣人。胡宏对学生之作详加批改,一方面称赞张“稽考之勤”,另一方面指出“先贤之语,取舍大是难事”,勉其“于未精当中求精当”。张经名师指点,学业大进,后来成为与朱熹、吕祖谦齐名的大理学家。
      他对宇宙的构成、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变化,特别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组织一个和谐而理想的社会,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南宋理学阵营中最具特色的湖湘学派,开创者是胡宏,确定湖湘学派地位并称之为“湖湘学最盛”的则是张?颉?   南宋重建岳麓书院的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刘珙对张十分器重,曾多次举荐张,直到病危时还上奏推荐,认为“张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因而委张以岳麓书院主教的重任。
      而学成后归潭,正在城南居家授徒的张也对刘珙重修岳麓书院极为称赞,并率士子前往观看,因“爱其山川之秀,栋宇之安,徘徊不忍去,以为会友讲习,诚莫此地宜也”。故欣然接受了主教岳麓的任务。从此教育便成为张一生中最主要的活动。张?蛞簧兴溆薪?0年的官宦生涯,但他总是把教育作为他政事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办学过程中,他撰写了大量的文稿,对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学习态度等都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完整主张,成为他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他的理学思想一样,张的教育思想也有自己的特色和地位。   张?虻慕逃枷胫饕ㄒ韵录父龇矫妫?   第一,在办学指导思想方面,主张以“成就人材,以传道济民”为方针。
      他在《岳麓书院记》中指出:“岂特使子群居佚谈,但决科利禄计乎?亦岂使子习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也”。这既是张为岳麓书院制定的办学方针,又是他最根本的教育思想。自隋唐立科举取士制度以后,学校便成了科举的附庸,办学也就是为了科举取士。
      两宋官学的弊端正表现在士子们“争驰功利之末”,以“异端空虚之说”为是,而以“事天保民之心”为非。张的上述主张便是针对这种弊端而提出来的。其一,他明确提出办学不是为了科举,不能“为决科利禄计”;其二,提出“亦岂使子习为言语之辞之工”,意即反对学校以缀辑文辞为教,而应注重学生的操行培养;其三,提出办学的根本目的是“传道济民”,学校要为社会培养经国济世的人才。
         第二,在教学程序方面,主张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张在《邵州复旧学记》中精炼地对教学程序进行了概括。即:对学生首先灌输“小学”、“六艺”的教育,通过“洒扫应对”之类的日常锻炼,履行弟子职责,“习乎六艺之节”,参与各种儒家祭祀和实践活动;再加以“弦歌诵读”,使学生学习达到高级阶段;然后再研修深造,进入《大学》所指的格物致知阶段。
      这套教学程序实际上已大大超出了知识教育的范围,而把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也囊括进去了。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是张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三,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以儒家经典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张为岳麓书院亲自编写了教材《孟子说》,他在其序中说:“学者潜心孔孟,必求门而入,愚以为莫先于明义利之辨”。
      在中国封建社会,培养人才有赖于儒学,儒学的振兴则依赖于人才的培养,二者互为依托,缺一不可。张把官场腐败归咎于儒术不兴,所以他一方面批评“今日大患,不悦儒学”,另一方面大倡孔孟之道,训导诸生“先于明义利之辨”。   第四,在教学具体方法上,主张循序渐进、学思并进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张认为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即所谓“学者之于道,其为有渐,其进有序。”他又说《中庸》论诚之道,其目的有五:学、问、思、辨、行,而五者皆贵于弗措。“弗措”就是要循序渐进,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张主张“学恩并进”,而不能偏废任何一方。
      他说:“然徒学而不能思,则无所发明,罔然而已。思者,研究其理之所以然也;然思而不务学,则无可据之地,危殆不安也,二者不可两进也。学而思则德益崇,思而学则业益广。盖其所学,乃其思之所形,而其所思,即其学之所存也。用功若此,内外进矣。”这种“学思并进”的思想显然与陆九渊的“只思不学”是绝然相反的。
      张还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张虽极力推崇儒术,但不主张囫囵吞枣、盲目追从。他说:“所谓观书,虚心平气以徐观义理之在。如其可取,虽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其可疑,虽或传以圣贤之言,亦须更加审择。”   第五,在知与行的关系方面,主张“知行并发”。
      张认为知和行二者的结合是教学必须贯彻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他在《论语解·序》中指出:“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行有始终,必自始以及终。”“盖致知以达其行,而行精其知”,知行属于同一个认识过程,二者相即不离,行必须以知 为指导,而知有损行而深化,知可促进行,行亦可促进知。
      张的这种知行观显然要比朱熹的“知先后行”论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高明得多,同时也成为明清之际王夫之进一步提出“行先知后”的唯物主义知行观的理论先导。张的知行观反映在教学上是主张学为了实用,他最反对“循名亡实之病”,批评那种“汲汲求所谓知,而于躬行则忽焉”的学风。
         在张?虻挠跋煜拢娴茏影阎厥印熬弥А弊魑凹摹钡闹匾曜肌K谠缆词樵号嘌艘淮笈茏樱晌嫜傻闹屑崃α俊@钚ゑ酢断嫜浴匪担骸澳闲в谠缆矗烙诙ň步徒辏媸衩磐街ⅲ皇蔽蘖健薄!端卧О浮分薪樯苣闲湃思霸俅茏樱善髡叽锸恕F渲杏小翱狈ァ惫Τ嘉饬浴⒄苑剑僦晾舨渴汤傻摹爸姻嶂肌迸砉昴辏橹菇稹ⅰ叭裰镜笔馈钡挠尉叛浴⒂尉殴π值埽朴诶聿疲佟敖蛔印保ㄖ奖遥┳坑谐尚У某络肮庥谑姥А钡睦硌Ъ艺胖宜〉取K嵌际钦胖鹘淘缆词钡难怀浦霸缆淳拮印保钦嬲牧苏攀玫摹按兰妹瘛钡睦硐耄溲鹾驼位疃购筛恿鞴庖绮省?   黄宗羲曾评价张?虻乃枷胧恰凹陡撸挠质怠!闭钦庵炙枷耄院笫姥Х绮司薮笥跋欤用髑宓浇ど臣罢龊系厍诤嫜山逃尘跋拢艘淮忠淮尺宸缭频睦啡宋铮馐且桓隽钊司径稚钏嫉睦废窒? 。
      

    a***

    2006-08-03 08:19:55

其他答案

    2006-08-03 08:12:44
  • 立春偶成 
    作者:【张轼】 年代:【宋】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注释}(1)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2)参差:不齐貌。
    [译文]立春了,天气渐渐转暖,冰冻霜雪虽然还有,但已很少了。春天的到来,连草木也都知道。眼前的一派绿色,充满了春天的生机。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y***

    2006-08-03 08:12:44

  • 2006-08-03 08:12:27
  • 宋·张?颉读⒋号汲伞?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更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张?颍?133—1180)是南宋时期与朱熹、陆九渊、吕祖谦齐名的思想家,朱、吕、张?蛉舜в诙希比擞岸先汀保贝牧硪晃谎д叱铝了担骸扒兰涠陈?
    伯恭(吕祖谦),新安朱元晦(朱熹)及荆州(张?颍┒αⅲ淮д咦谑Α!?
    (《陈亮集》卷21)。《宋史·道学传》将朱张并列一传。两人的学术思想基本倾
    向一致,并且交往很深,他们相互切磋,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了二程的理学思想,
    而有朱熹集其大成,因此,张?蛟诶硌飞险加兄匾匚弧?
    

    落***

    2006-08-03 08:12:2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