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男科

高原气候对精子有影响吗

我老公23号往云南旅游,27号回来,我是30号排卵,请问这时间能怀孕吗?高原气候对精子质量有影响吗?
d*** | 2006-07-24 15:40:09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06-07-25 16:15:56
  • 各种不利的气候及地理环境因素,将可能对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在这种环境下怀孕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现畸胎,因此,去西藏旅游的“有情人”们还应加强避孕措施。
    
    
    湖南湘雅医学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杨天伦教授说:中、重度贫血的人确实不适宜去西藏旅游。在海拔达到3000米以上的高原,气候呈现出高温、低氧压,缺氧,高辐射或高寒等特点,与平原差异很大。初入高原,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呼吸...

    查看全部>>

    各种不利的气候及地理环境因素,将可能对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在这种环境下怀孕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现畸胎,因此,去西藏旅游的“有情人”们还应加强避孕措施。
    
    
    湖南湘雅医学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杨天伦教授说:中、重度贫血的人确实不适宜去西藏旅游。在海拔达到3000米以上的高原,气候呈现出高温、低氧压,缺氧,高辐射或高寒等特点,与平原差异很大。初入高原,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严重的会有头痛、全身肌肉痛、失眠等症状,这也就是俗称的“高原反应”。人进入高原这样的特殊环境,体内必须进行一系列调节,才能适应。贫血的人血液中红血球的数量和红血球中带氧的血红蛋白的含量本就不足,比身体健康的人更易发生严重缺氧而危及生命。因此,张小姐必须经过悉心调养,等身体恢复后才能入藏旅游。
    杨天伦说,除开中、重度贫血患者,不适宜进藏旅游的还包括以下六类人群,分别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显著心律失常,高血压Ⅱ期以上,各种血液病,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度以上阻塞性肺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糖尿病未获控制患者;癔病、癫痫,精神分裂症,严重心理疾患或对高原反应感到严重恐慌和焦虑的人;曾确诊患过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血压增高明显的高原高血压、高原心脏病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者以及孕妇。孕期为 1—3个月的孕妇因为妊娠反应较强尤不适宜;另外,现患重症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者,应在病愈以后再进入高原。 
    至于在风景如画的纳木错湖畔怀孕生下的孩子将来会否更加漂亮和健康,杨天伦说,这种想法不但没有科学依据,反而相当危险,奉劝年轻夫妇切勿“心血来潮”。因为高原各种不利的气候及地理环境因素,将可能对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在这种环境下怀孕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现畸胎,因此,去西藏旅游的“有情人”们还应加强避孕措施。
    专家贴心建议,伴您畅游西藏
    入藏旅游对年龄是否有限制呢?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容易发生不可预料的疾病,这两类人群同样不适合入藏旅游。杨天伦说,如果你的健康状况没有问题,年龄在16岁到60岁之间,应该就符合入藏旅游的基本条件了。
    那么,入藏旅游在“衣食住行”方面有些什么需要注意的呢?杨教授同样给了我们贴心适用的建议和提示。
    首先是要带足衣物及随身用品。高原早晚温差较大,且气候变幻无常,需要及时增减衣物,以免感冒。另外,紫外线较强,太阳镜、雨伞、防晒霜、润唇膏、长袖上衣、毛衣等都是必备用品;最好不要穿短袖上衣和短裤,到珠峰、阿里地区、藏北地区一年四季都必须带羽绒服;鞋子最好是旅游鞋或登山鞋。 
    饮食需掌握“高糖、高植物蛋白、低脂肪”的原则,同时保证进食卫生。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不要饮酒和吸烟,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他命的食品,适量饮水。在高原吸烟会加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过量饮酒危害更大,酗酒则容易诱发高原肺水肿和消化道大出血。切记,不要一开始就吸氧,尽量自身逐渐适应它,否则,一旦产生依赖性,你可能在高原一刻都离不开吸氧了。
    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如高原红景天、西洋参含片、百服宁、葡萄糖液等。喜欢酥油茶味道的人,不妨多喝一些,对缓解高原反应也有一定作用。如果实在睡眠不好,可适量服用安眠药。
    住宿方面保暖很重要,应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消耗体力。睡时可以将枕头适当垫高,保持睡眠充足,切忌蒙头;睡觉时室温不宜太高,室温过高易导致缺氧。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激动,防止诱发高原高血压和高原心脏病。 
    杨天伦特别提醒,初到高原地区,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奔跑和做体力劳动,劳累是诱发急性高原病的因素之一。年轻游客好奇心强,容易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运动量过大往往会加重高原反应,诱发高原肺水肿或高原昏迷。一旦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诊,不要硬撑,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贤*** | 2006-07-25 16:15:56 707 40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