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小儿睡眠问题

我女儿晚上睡觉时,半夜老是突然会哭,谁抱都不行,问她要不要尿尿,她就哭得厉害,而且身体挺得笔直,还不停的在床上打转,抱她起来她也把身体挺得直直的,把尿也是,这样,总要我在她屁股上打了几下才肯把尿,而且撒尿时还好像很急的样子。这一套程序下来把她放到床上,过了一会她就会睡着了。
七*** | 2006-07-12 09:45:39

好评回答

2006-07-12 10:22:15
今*** |2006-07-12 10:22:15 65 2 评论
 一,儿童也有睡眠问题

  很多人认为,睡眠问题只是成年人的事情,却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的睡眠问题。据一项“上海地区1岁至5岁儿童的睡眠时间及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得出的结论:上海地区4岁以下儿童每天的总睡眠时间明显低于国际尼氏儿科学基本需要量,2岁以下的儿童,这一差距竟达1小时左右。1~23个月儿童有睡眠问题的占60.23%;2~5岁儿童有睡眠障碍的占到57.26%。低年龄儿童睡眠时间减少,对...

查看全部>>

 一,儿童也有睡眠问题

  很多人认为,睡眠问题只是成年人的事情,却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的睡眠问题。据一项“上海地区1岁至5岁儿童的睡眠时间及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得出的结论:上海地区4岁以下儿童每天的总睡眠时间明显低于国际尼氏儿科学基本需要量,2岁以下的儿童,这一差距竟达1小时左右。1~23个月儿童有睡眠问题的占60.23%;2~5岁儿童有睡眠障碍的占到57.26%。低年龄儿童睡眠时间减少,对其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带来了影响,并导致儿童学习记忆功能损害。

        睡眠对于儿童来说,不仅可以恢复其体力,为其储存能量,促进其体格生长,同时还有助于其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助于促进学习记忆活动。因此,充足的睡眠无疑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家长们要提高儿童睡眠健康意识。

        那么,怎样才能使不想上床睡觉的孩子改变不良的睡眠习惯呢?德国《妇女》双周刊介绍的下列方法不妨一试:

        不要太兴奋    不要在睡觉前嬉闹和玩耍,因为这样会使小孩兴奋,在孩子吃完晚饭后不要参与使小孩子兴奋的游戏,不让小孩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小孩在白天活动一天后需要有1小时安静下来的时间。

        不要急躁    不要急催孩子睡觉,要心平气和。父母焦躁不安会使孩子的情绪也受到影响。不能让小孩有父母想要摆脱他的感觉。否则孩子就会哭闹,不愿上床睡觉。

        要有规律    小孩应该每天晚上在同一个时间上床睡觉。如果小孩长大一些了,可允许晚上床一刻钟,周末允许小孩睡晚一些。

        亲近孩子    当小孩躺在床上时,给孩子朗读一个小故事,与孩子聊聊白天的事情。睡前吻他一下,然后让小孩单独呆一会儿,孩子不一定会马上睡着,但他需要这个“灰色区”来放松。

        不要处罚    不要用暴力强迫小孩睡觉。上床睡觉不应是处罚,否则小孩会抗拒上床睡觉。

        准时上床    要告诉孩子准时,现在是该上床睡觉的时候了。因为小孩还没有时间观念。父母可以帮助小孩一起做睡前准备。

        营造气氛    在孩子的床上放一些动物玩具或布置一个空间,使孩子的床变得美丽舒适,床上用品让小孩自己挑选,并和小孩一起布置自己睡觉的小天地,这样孩子每天晚上都会乐意上床睡觉了。

        另外,家长要尽量做到以身作则,使自己的睡眠习惯和时间科学化,不要与孩子同睡,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儿童有充足、高质量的睡眠时间,以促进儿童的智能发育和体格生长。

二,我国近三成儿童睡不实 进食不当偷走你的睡眠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很少有人会将“吃”与“睡眠”联系起来,昨天,仁济医院临床营养科的阮奕和沈婉蓉两位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指出,导致睡眠障碍有很多原因,但不少失眠者恰恰是因为在睡前或是在白天吃了“不合时宜”的食物而导致了夜晚辗转反侧。

    受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以及夜生活、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睡眠障碍的发生呈逐年年轻化趋势,其中大多数为从事IT、管理和新闻的脑力劳动者。睡眠问题已越来越受关注。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约有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据非官方统计,仅上海就有15%的人存在失眠症,其中56%为女性。

    睡眠和吃其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你晚餐丰盛油腻吃得太多太晚,延长胃内排空时间,胃、肠、肝、胆、胰等器官在餐后的紧张工作会传送信息给大脑,引起大脑活跃,并扩散到大脑皮层其他部位,致使夜里无法好好睡觉。

    很多人会寄望于喝酒来让自己好睡。但是,往往睡前小酌一杯,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半夜醒来数次,睡眠质量严重受损,这可能与酒精抑制其快速动眼期有关,导致深睡期很短或几乎没有。因此这也是有酗酒习惯的人,花很多时间在床上,但是睡眠质量却很差的原因所在。

    另外,食用过多产气的食物,可能致使夜晚不能安睡,辛辣食物干扰睡眠,辣椒、大蒜及生洋葱等辛辣的食物会造成某些人胃部灼热及消化不良,从而干扰睡眠。过多食用含咖啡因饮料或食物常是导致失眠的诱因。特别对于一些咖啡因敏感的人,即使只是午后的一杯热可可,也足以使之辗转难眠。此外,咖啡因的利尿作用也会使你想睡个好觉的希望落空。

    睡前如何进食

    ●晚餐吃得少一点,适量选择低脂易消化但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例如鱼类、鸡肉或是瘦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麦子等谷物),有发挥镇静安神作用,对失眠者尤为有益。对工作需要非进夜宵不可的人群,应选择清淡、多水分和易消化的食物。18点晚餐、22点睡觉是最科学的餐饮作息方式。

    ●避免导致腹部胀气食物:豆类、大白菜、洋葱、青椒、马铃薯、玉米、香蕉、面包、碳酸饮料及甜点等。

    ●适量补充助眠食物:牛奶(其中的α乳白蛋白富含色氨酸和吗啡样活性肽)、燕麦(内含其他谷类不含的皂甙和丰富B族维生素)、花粉和蜂胶(含较高的核酸)、莲子、珍珠粉、南枣(具养心安神)。 
    
    我国三成儿童睡不实

    全国儿童睡眠医学研究协作组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儿童睡眠障碍症总发生率为27.11%.据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专家刘玺诚大夫介绍,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在包括北京的8个城市,对3万名2-12岁儿童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睡眠时间较以前普遍有所减少。儿童睡眠障碍症总发生率为27.11%,其中睡眠不安8.7%,睡眠频繁鼾症发生率5.7%,磨牙7.6%,张口呼吸5.3%.此外还有睡眠呼吸暂停、喉头哽咽、梦呓、梦游、遗尿以及睡眠中肢体抽动等。 

    刘玺诚说,儿童睡眠障碍是可以防治的。父母应及时了解新生儿正常睡眠的周期和相关知识,让家长培养3至6个月孩子安静躺着自己入睡,培养婴幼儿正常的昼夜睡眠规律以及睡眠/觉醒周期自动转换的能力. 

三,专家细说,儿童睡眠三大问题 
 
■儿科诊室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 邹小兵

    儿童在睡梦中哭闹是正常的吗?如果睡眠一向正常的孩子突然梦游怎么办?应该带孩子去看儿科还是精神科?一提到孩子的问题,家长就特别紧张,其实专家说,睡行、夜惊、梦魇这三大睡眠问题,在3-12岁儿童中发生率相当高,但严重性其实并不像家长们担心的那么大。只要平时细心关注,注意正确的生活习惯和教育方式,进入青春期后,这三大睡眠问题大部分会自然而愈。

★睡行症 
 深夜12点,正准备睡觉的亮亮妈突然发现已经上床两小时的亮亮从卧室里走了出来,表情茫然,目光呆滞。亮亮妈忍不住轻轻问他怎么回事,但亮亮毫不理睬,走了大约5分钟,便自己回房了。第二天问亮亮,他并不知道自己昨晚曾经起过床。这不是梦游吗?这个5岁的孩子,精神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亮亮妈非常担心。  
   科学家证实,人在“梦游”的时候,其实是无梦状态的。所以,科学的叫法应该为“睡行”。 
    成年人的睡行症,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睡眠障碍,需要及时向专科医生问诊。但儿童发生睡行,却不至于像家长们所担心的那么严重。根据世界流行病学的统计,有15%的儿童曾有过睡行的症状,第一次发作通常在4-8岁。邹小兵说:“儿童出现睡行的比例比成人高很多,许多正常的孩子也曾经出现过这个症状。不过,他们中的大部分在长大后会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自然而愈,并不会发展成睡眠障碍或精神疾病。” 

★夜惊 
   孩子睡梦中突然显现出害怕的面容,或在睡梦中啼哭;此时与孩子对话能对答,但醒后孩子并不知道有这件事。这是常见的一种儿童睡眠问题,被称为“夜惊”。 
    夜惊发作时,儿童通常不易醒,尽管能与家长对话,但仍处于一种意识不清醒的朦胧状态,所以孩子自己并不自知,这令家长很担心。邹小兵说,夜惊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少于1%,而在儿童中大约有3%曾患有夜惊,且在6-8岁儿童中最为常见。与睡行类似,这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有关。 

★梦魇 
“梦魇”,是指在睡梦中遇到可怕的情景,俗称“发噩梦”。 
与夜惊不同,梦魇发作,容易被吓醒。吓醒后浑身是汗,小孩子通常会想起梦中的可怕情景,心有余悸,放声啼哭。这样的情景几乎所有儿童都曾有过,特别在3-5岁儿童中经常发生。由于常见,家长们往往认为是正常的。邹小兵提醒,如果儿童时常出现梦魇,家长也应注意,检讨自己的抚育方式、儿童的睡眠习惯及周围环境因素有无可改进之处,从而改善儿童的睡眠质量。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