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宝宝的食欲的问题。

首页

关于宝宝的食欲的问题。

我宝宝现在一岁半了,最近天气热,宝宝不怎么爱吃饭,每天就喝点牛奶,吃点水果,不爱吃主食,真怕他营养跟不上,好多人建议买安利的蛋白粉给宝宝喝,但是我怕里面含有激素,听说喝中药可以调理脾胃,是不是真的可以啊,有没有哪位妈妈给宝宝喝过呢,效果怎么样啊,麻烦有经验的妈妈告诉我一下,谢谢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6-26 11:17:25
    多换花样,做一些水果拼盘,将各种水果切成小块拌在一起,五颜六色孩子自然喜欢!
    蔬菜也可以这么做,比如把带颜色的菜放在一起吵,比如黑木耳、虾仁、胡萝卜、青豆一起吵!
    块要小一点,亲自教孩子嚼事物,亲自给他作示范,小宝宝们都是愿意学东西的!
    养成让他吃你做的饭的习惯,少吃零食,奶也仍然要继续喝!

    1***

    2006-06-26 11:17:25

其他答案

    2006-06-29 22:22:51
  •   宝宝吃饭问题特别提案
    一些年轻的爸爸妈妈提起宝贝的吃饭问题就头疼:该讲的道理讲了、该说的话说了、软硬兼施,可就是不奏效。其实,对于两三岁的孩子,与其以强硬的态度,让他(她)被动地接受父母的观点,不如采取机智的策略,把吃饭的过程变成快乐的过程,让宝宝自觉自愿地把小肚子填饱。
         放手让宝宝自己吃   1岁左右的宝宝,动手的愿望很强,勇气也是大大的。看着爸爸妈妈一筷子一筷子地往嘴里送,自己也不甘示弱,不满足“饭来张口”。性急的宝宝还会小手不停地动,急着抢家人手里的筷子和勺,在餐桌上一试身手。阻止宝宝还是鼓励宝宝,是决定宝宝未来吃饭好与不好的关键。
      因为,这正是宝宝学习吃饭的最佳时机。父母不妨索性给她一把勺,一双筷子,任他在碗里、盘子里戳,一口口地往嘴里送。结果当然是掉到桌上、身上、地上的比吃到嘴里的多得多,然而不能否认的是,最初宝宝毕竟有一、两口送到了自己嘴里,很兴奋,如果父母及时地夸奖几句,宝宝自己吃饭的兴趣会更浓。
      渐渐地,成功率能更高。有过如此训练的宝宝,一般1岁半以后,就能独立吃饭了。而且,这也是让宝宝体验成功、培养其独立性的开始。   操作要点:   宝宝碗里、盘子里的饭菜不要过满;温度适中,防止宝宝烫伤,或太凉吃下去胃不舒服。一次给宝宝一种菜,最好不要把几种菜混到一起,使宝宝吃不出味道,倒了胃口。
         吃饭前,在宝宝座位周围的地上铺好报纸、给宝宝穿上罩衣、戴上围嘴,武装到位。等宝宝完全吃饱了,再清理“战场”,帮宝宝做个人卫生。还有,整个过程不能嫌麻烦——现在的麻烦是为了以后的不麻烦。   专座与专用餐具   宝宝虽小,专人专座是必须的,这是养成宝宝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基础。
      父母可为1岁左右的宝宝准备一套婴幼儿餐桌、餐椅,如此即便是爱活动的宝宝也不容易摔着。没有条件的,可在成人餐桌旁给宝宝一个固定的位置,椅子一定要稳当,上面垫上软垫子,让宝宝坐着舒服;2岁以上的宝宝,可在椅子上再放一只小凳子,便于宝宝够得着桌上的饭菜。
      宝宝的餐具除了不怕摔、小巧、安全、好用外,还要注意视觉效果,色彩鲜艳、图案吸引宝宝、造型别致,能激发宝宝的食欲。   操作要点:   从宝宝会走路后,就对他(她)明确一点:吃饭必须在指定的位置进行,如果四处乱跑,就没有饭吃;饭后也不能吃其他的东西,两餐之间的点心仍旧维持原有的量。
      父母要有令必行、持之以恒,这也是对父母毅力的考验。   利用宝宝的逆反心理   两三岁的孩子特喜欢与父母对着干。因此,在饭菜开始摆上桌时,父母和家人制造气氛,故意冷淡宝宝:“今天的菜真丰盛,味道好极了,快洗手”。等宝宝也来洗手,对他(她)说:“你先去玩吧,我们吃完了你再来吃。
      ”或“这个鱼真香啊,你少吃点吧。”他一边喊着我要吃,一边把自己的碗装得满满的。此时,父母可适当地控制宝宝:各种菜都吃一点。你会发现,这种做法,比单纯的催促、劝说、追赶更有效果。   操作要点:   父母表面上要不露声色,一副对宝宝无所谓的样子,即便是他(她)跑来跑去,也绝不端着饭跟在后面,并设法让宝宝感到自己被忽视了,非要到餐桌上大吃一顿,为自己争口气。
         给宝宝适度的选择   和成人一样,宝宝也表现出饮食上的个性,不爱吃某种食物,由此借题发挥,抻长吃饭的时间。妈妈可给宝宝一定的自主权,共同商量每天的食谱,让孩子在允许的范围内做出选择。比如,今天咱们吃菠菜、冬瓜,还是吃芹菜或豆芽?是吃猪肉、鱼,还是吃牛肉或鸡肉。
      由宝宝决定在所喜欢的食物中摄取不喜欢食物的同样营养,只要宝宝能安安稳稳地坐在餐桌旁吃,得到均衡的营养,就达到了目的。   操作要点:   给宝宝的选择范围不要太宽,一般两、三种之中选一个,营养搭配的主动权还在父母手里。和宝宝约定,按他(她)要求做的饭菜,一定要好好吃,否则下次不再征求他(她)的意见,做什么吃什么。
      两三岁的宝宝可随着父母一起买东西、帮着择菜,比如掰豆角。参与了劳动的宝宝,在吃饭时更关心自己的成果,吃得也好。   及时鼓励与适当奖励   训练宝宝吃饭,应事先和宝宝沟通,让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像不到处乱跑、不挑食、不剩饭、时间的限定等等。
      及时鼓励,即使是一点点的进步:“今天一口都没往外吐,比昨天好。”“还剩下几口,如果能在5分钟之内吃完,就比昨天快。”适当给些小奖励,激发宝宝好上加好。比如,宝宝喜欢小熊,哪顿饭吃得好,妈妈就给画一只小熊,由宝宝收好;如果一个星期能得到一定数量的小熊,周六、周日就带她到她最想去的地方玩,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操作要点:   坚持原则。定好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绝不能延长到40分钟,否则你的努力将大打折扣。   说话算数。一旦宝宝得到了足够的小熊,父母的许诺一定要兑现。   给孩子营养的概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爱吃的东西,这时最好给孩子讲一些营养知识,让他(她)明白这些东西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在做饭甚至去超市购物时,先向宝宝吹吹风:“你看芹菜嫩绿嫩绿的,吃点绿色蔬菜身体好……”餐桌上再对宝宝做“营养培训”:“吃点菜花,补充叶酸;胡萝卜里的胡萝卜素含量多,吃了能长高个;猪肝含铁、维生素A丰富,吃了嘴唇红,宝宝越来越漂亮;鱼能健脑,多吃鱼的宝宝聪明……”渐渐地,宝宝就知道了不挑食的好处,不再让爸爸妈妈为自己的吃饭问题发愁了。
         操作要点:   饭菜富于变化。即便是宝宝喜欢的,也要今天吃了,明天就换别的,保持体内营养平衡。   色、香、味、形、营养缺一不可。让宝宝从直观上喜欢,比如把食物拼成卡通图案,以此刺激儿童的胃口。 ============================================================ 一岁的宝宝吃多少才够营养   转眼间,宝宝已到一岁,他开始进入幼儿期,他已经会走会讲,亦已经可以跟成人一起吃饭。
      但是,父母们仍然不可掉以轻心,因为一岁的宝宝正处于迅速成长的阶段,宝宝开始学走路,学说话及认知周围的事物,体力脑力消耗相对增加,需要充足的营养素来帮助身体发育,所以父母必须确保宝宝能够摄取到充足均衡的营养,以帮助他奠定一个良好的健康基础。   有些家长认为,我只要给宝宝足够的肉类蔬菜类食物,宝宝的营养就一定足够了。
      但是,一岁至三岁的幼儿,他的食量还很小,消化系统的吸收能力很有限,他根本吃不下亦不可能完全从固体食物中消化吸收足够的营养素。   一至三岁的幼儿,如果营养完全由米饭、肉类、蔬菜等固体食物提供,那么他则需要每天吃3碗米饭(每碗约为2两),肉类140克(相当于28两),蔬菜210克(相当于42两),水果2~4个,脂肪类3茶匙。
      我们想想,一至三岁的宝宝能吃这么多食物吗?   很多调查表明,一岁以上的宝宝微量元素的缺乏依然十分普遍。由于铁质的缺乏,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在我国高达20%,而钙质的摄入量,普遍只达每日需要量的50%左右,如果宝宝缺钙,则会影响骨骼及牙齿的生长发育,如果维生素D不足,严重的则更易发生佝偻并软骨症。
         因此,保证宝宝的健康,营养专家建议,均衡的配方奶类食品仍然是幼儿饮食的重要部分。奶类食品与固体食物的比例应为40∶60。   有些父母会选择鲜牛奶作为幼儿的奶类食品,但是鲜牛奶的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尤其是铁质的含量很低,它并不是幼儿的理想奶类食品,而专为幼儿配制的均衡的配方奶制品才是理想的选择。
      作为专为一至四岁幼儿配制的配方奶制品,应该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因为宝宝的肌肉成长,器官发育,甚至是免疫物质的生成均需要优质蛋白质。配方中应该含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因为宝宝的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需要必需脂肪酸。还应该含丰富钙质及适当的维生素D,以促进宝宝牙齿及骨骼的发育。
      而且配方奶中最好已去除了牛油(又称乳脂),因为牛油会与钙质起钙化反应,会影响钙质的吸收。配方中应该可以提供足够的铁质,以助预防缺铁性贫血。目前,多方面的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可以帮助增强宝宝免疫力,促进视力发育,因此,配方奶中加入β-胡萝卜素,则可以帮助宝宝全面发育,为他们奠定一个良好的健康基矗当然,奶制品有不少假、冒、劣制品,应该特别注意,因此家长们更要小心选择。
       。

    w***

    2006-06-29 22:22:51

  • 2006-06-28 17:26:30
  • 多活动,饿了自然会吃,不饿吃什么都不香

    t***

    2006-06-28 17:26:30

  • 2006-06-26 22:46:14
  • 水果吃多了吧?饭菜吃不了吧。

    玫***

    2006-06-26 22:46:14

  • 2006-06-26 17:39:34
  • 我和我的同事都遇到过这种情况,都给宝宝喝醒脾养儿颗粒,效果很不错,你也可以试试!

    h***

    2006-06-26 17:39:34

  • 2006-06-26 13:47:30
  • 建议不要用安利~~~

    艾***

    2006-06-26 13:47:30

  • 2006-06-26 12:10:01
  • 我觉得小孩子过小不宜让他吃中药。你说怕安利的蛋白粉有激素,那国家怎么能认定为体育队员唯一专用营养品呢

    紫***

    2006-06-26 12:10:01

  • 2006-06-26 12:06:37
  • 我建议你去医院!不要拿孩子的命开玩笑!!

    1***

    2006-06-26 12:06:37

  • 2006-06-26 12:01:23
  •   嗜药三分毒,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对人体都有副作用,可能西药的影响大些,但中药也会引起消化道微生物活动功能紊乱,对于幼小的宝宝也可能引起新的新陈代谢问题,并且小宝宝不爱苦的东西,这样更会大减食欲。
    最好是食疗,可以做五颜六色的水果拼盘,会引起宝宝食欲,并且水果一定要小块,最好刮成泥,便于消化,给宝宝吃些山楂,能更让宝宝开胃,促进消化。
      其他食物也是,要碎,细,大热天应该吃些清淡的,少吃些肉,也不要不吃,特别是猪肉,做菜也最好不给猪油。 其实,安利的产品是很好的选择,我不是做广告,我是有亲身体验的,蛋白粉是不会含有激素的,安利其他产品也绝对健康,好像它有幼儿系列的产品,你不妨试试,效果保证很好。
      
       还有,其实宝宝不爱吃主食,吃水果,喝牛奶这就是好的,这问题不大,可以想办法把主食做的颜色好看点,味道鲜美点,比如加一些作料,或者用汤水泡饭等等,尽量不要给宝宝干白饭或是清汤面之类的。那样宝宝肯定没胃口,还有宝宝是需要哄的,现在零食多了,也是影响宝宝正餐的因素,要克服。

    苦***

    2006-06-26 12:01:23

  • 2006-06-26 12:01:12
  • 你可以早上煮鸡蛋拔皮弄碎放点海天生抽酱油和米粥一起吃。
    平时宝宝爱吃的东西常做,也可以换换花样,一般小孩爱吃面一点的,带点甜味的蔬菜,他们不喜欢清脆的(黄瓜除外)。
    鸡蛋炒西红柿,或鸡蛋西红柿汤。
    凉拌面,炸酱面、饺子,南瓜、红烧鱼(注意刺),我小孩爱吃拌黄瓜丝(放点盐,糖,香油)。
    你可以试试菜饼: 角瓜(西葫芦),胡罗卜切成细丝(别太长,横两刀),放上鸡蛋(可以多放),水,面粉,混好,混的稀一些,然后用锅煎饼,吃的时候放点酱油。
    夏天多让小孩玩玩水,没有游泳池或大的游泳盆,也可以让她在浴缸玩,玩过后会有食欲。

    p***

    2006-06-26 12:01:12

  • 2006-06-26 11:36:37
  •   我家的宝贝和你家的情况差不多,我是这样觉得的,原来才刚开始吃饭的时候好象有新鲜感,特别能吃,那个时候我还怕他吃多,现在好象失去了新鲜感了,还是爱吃甜甜的奶和水果什么的,我也想过给他吃蛋白粉,但又怕他早熟,所以现在我就是换着花样的给他吃,一顿甜的,一顿咸的,菜也每次吃的不一样,然后让他自己觉得很饿了再给他吃,不要硬塞,效果还不错,你不妨也试试看,
       如果宝贝身体长时间都不长了,可以找专门的儿科中医看,每次吃四五匙就可以了,我家宝贝感冒也经常看中医的,但药还是少给他吃,毕竟是药三分毒,很多西医都觉得很多中药的毒理性没有研究透彻,主张吃点胃蛋白酶,益生菌什么的就可以了

    k***

    2006-06-26 11:36:37

  • 2006-06-26 11:24:33
  •   夏季,宝宝厌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父母一般会把宝宝食欲不振的原因归结与炎热的气候联系在一起,但也不尽其然。专家表示,宝宝夏季厌食症的发病原因,与喂养方法的不当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宝宝夏季易厌食的原因
      小儿很多年轻的父母在喂养方面,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具体表现在:
      1、饮食不定时、不定量,人工喂食次数过于频繁,每次喂食量过多,再加上水果、鸡蛋、钙粉和鱼肝油等一股脑儿往孩子肚里塞,而这样做导致的结果便是孩子消化不良、肚胀,最终厌食;
      2、许多父母认为只要孩子能吃就是好,因此香的、辣的、油炸的食品或冷饮由着他们吃,殊不知这样做不仅影响了孩子的正常食欲,还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脾胃,结果导致孩子厌食。
         3、为了孩子健康、聪明,有些父母便为孩子补充营养保健品,这样便使得原来消化能力就差的孩子越补消化功能越弱,造成厌恶正常饮食的后果。   二、夏季厌食症的预防   1、饮食有节   婴儿期喂养要定时定量,孩子长到6个月以后要逐步减少奶量,及时添加面、稀饭、鱼、肉、蔬菜、豆制品等辅食品。
      对稍大的患儿,主张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绿豆百合米仁汤等,如果能够坚持在夏季吃上两个月,还可以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呢!在菜肴上也要以清淡为主,如:冬瓜小排汤、盐水虾、清蒸鱼、蒸蛋等。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肠胃娇嫩,父母应给他们吃生硬油炸类的食物,而且不能吃得过饱。
      另外,冰冻食品容易损伤胃黏膜血管,导致宝宝消化功能下降,因此也不能多食,并且要少吃零食。一般情况下,孩子能正常饮食就不要再额外添加保健品。   2、运动可促进食欲   按照年龄来增加活动量,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幼儿可以选择户外活动,使气血畅通,保持食欲,身体健康。
      对于平时消化能力差的孩子可以经常给予按摩腹部,帮助消化。   3、多吃含锌饮食   炎热的夏天,人体出汗增多,锌也会随着人体出汗而大量丢失,因此夏日的孩子需要比平常更多的锌。父母这时可以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锌的食品,比如海产品、坚果等富含锌的食品,此时也可适当给孩子服用补锌的保健品。
         三、夏季厌食症的治疗   治疗小儿厌食症,采用中医敷贴法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医生只需把根据中医儿科泰斗董廷瑶的经验特色而研制的外敷药“开胃散”敷于小儿脐部,让药物经过皮肤穴位吸收,再结合挑刺“四缝”穴,就可治疗厌食,既避免了患儿服药之苦,又减轻了孩子的脾胃负担。
         另外,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的话,不妨再加服一些中药汤剂调理。通常,患儿经过1至3个月的治疗,厌食症应可治愈。   四、劝饭高招   让宝宝多吃点,劝饭也是一种方法,但劝饭时,父母必须注意方式方法:   1、饥不择食,当孩子感到饥饿时,任何东西吃起来都会特别香!如果这种体验有节奏地反复进行,可使孩子的食欲大大提升哦!所以,适时狠狠地饿上他一顿,准保他吃饭时不再挑三拣四!   2、可刺激神经中枢产生食欲;相反,血糖值高时则会抑制食欲。
      因此,不准孩子吃甜食也是一大妙招哦。   3、如果吃饭时训斥、打骂孩子,孩子哪里会有好食欲。   4、送到孩子面前的食物宁少勿多,这比一下子给他一大碗,使他没吃前就觉得没法对付好得多。   5、碰到孩子不想吃饭时,父母可在做菜时添加一些香醋或米醋等调料,以此帮助孩子开胃。
       。

    我***

    2006-06-26 11:24:33

  • 2006-06-26 11:20:39
  •   宝宝吃饭问题特别提案
    一些年轻的爸爸妈妈提起宝贝的吃饭问题就头疼:该讲的道理讲了、该说的话说了、软硬兼施,可就是不奏效。其实,对于两三岁的孩子,与其以强硬的态度,让他(她)被动地接受父母的观点,不如采取机智的策略,把吃饭的过程变成快乐的过程,让宝宝自觉自愿地把小肚子填饱。
         放手让宝宝自己吃   1岁左右的宝宝,动手的愿望很强,勇气也是大大的。看着爸爸妈妈一筷子一筷子地往嘴里送,自己也不甘示弱,不满足“饭来张口”。性急的宝宝还会小手不停地动,急着抢家人手里的筷子和勺,在餐桌上一试身手。阻止宝宝还是鼓励宝宝,是决定宝宝未来吃饭好与不好的关键。
      因为,这正是宝宝学习吃饭的最佳时机。父母不妨索性给她一把勺,一双筷子,任他在碗里、盘子里戳,一口口地往嘴里送。结果当然是掉到桌上、身上、地上的比吃到嘴里的多得多,然而不能否认的是,最初宝宝毕竟有一、两口送到了自己嘴里,很兴奋,如果父母及时地夸奖几句,宝宝自己吃饭的兴趣会更浓。
      渐渐地,成功率能更高。有过如此训练的宝宝,一般1岁半以后,就能独立吃饭了。而且,这也是让宝宝体验成功、培养其独立性的开始。   操作要点:   宝宝碗里、盘子里的饭菜不要过满;温度适中,防止宝宝烫伤,或太凉吃下去胃不舒服。一次给宝宝一种菜,最好不要把几种菜混到一起,使宝宝吃不出味道,倒了胃口。
         吃饭前,在宝宝座位周围的地上铺好报纸、给宝宝穿上罩衣、戴上围嘴,武装到位。等宝宝完全吃饱了,再清理“战场”,帮宝宝做个人卫生。还有,整个过程不能嫌麻烦——现在的麻烦是为了以后的不麻烦。   专座与专用餐具   宝宝虽小,专人专座是必须的,这是养成宝宝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基础。
      父母可为1岁左右的宝宝准备一套婴幼儿餐桌、餐椅,如此即便是爱活动的宝宝也不容易摔着。没有条件的,可在成人餐桌旁给宝宝一个固定的位置,椅子一定要稳当,上面垫上软垫子,让宝宝坐着舒服;2岁以上的宝宝,可在椅子上再放一只小凳子,便于宝宝够得着桌上的饭菜。
      宝宝的餐具除了不怕摔、小巧、安全、好用外,还要注意视觉效果,色彩鲜艳、图案吸引宝宝、造型别致,能激发宝宝的食欲。   操作要点:   从宝宝会走路后,就对他(她)明确一点:吃饭必须在指定的位置进行,如果四处乱跑,就没有饭吃;饭后也不能吃其他的东西,两餐之间的点心仍旧维持原有的量。
      父母要有令必行、持之以恒,这也是对父母毅力的考验。   利用宝宝的逆反心理   两三岁的孩子特喜欢与父母对着干。因此,在饭菜开始摆上桌时,父母和家人制造气氛,故意冷淡宝宝:“今天的菜真丰盛,味道好极了,快洗手”。等宝宝也来洗手,对他(她)说:“你先去玩吧,我们吃完了你再来吃。
      ”或“这个鱼真香啊,你少吃点吧。”他一边喊着我要吃,一边把自己的碗装得满满的。此时,父母可适当地控制宝宝:各种菜都吃一点。你会发现,这种做法,比单纯的催促、劝说、追赶更有效果。   操作要点:   父母表面上要不露声色,一副对宝宝无所谓的样子,即便是他(她)跑来跑去,也绝不端着饭跟在后面,并设法让宝宝感到自己被忽视了,非要到餐桌上大吃一顿,为自己争口气。
         给宝宝适度的选择   和成人一样,宝宝也表现出饮食上的个性,不爱吃某种食物,由此借题发挥,抻长吃饭的时间。妈妈可给宝宝一定的自主权,共同商量每天的食谱,让孩子在允许的范围内做出选择。比如,今天咱们吃菠菜、冬瓜,还是吃芹菜或豆芽?是吃猪肉、鱼,还是吃牛肉或鸡肉。
      由宝宝决定在所喜欢的食物中摄取不喜欢食物的同样营养,只要宝宝能安安稳稳地坐在餐桌旁吃,得到均衡的营养,就达到了目的。   操作要点:   给宝宝的选择范围不要太宽,一般两、三种之中选一个,营养搭配的主动权还在父母手里。和宝宝约定,按他(她)要求做的饭菜,一定要好好吃,否则下次不再征求他(她)的意见,做什么吃什么。
      两三岁的宝宝可随着父母一起买东西、帮着择菜,比如掰豆角。参与了劳动的宝宝,在吃饭时更关心自己的成果,吃得也好。   及时鼓励与适当奖励   训练宝宝吃饭,应事先和宝宝沟通,让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像不到处乱跑、不挑食、不剩饭、时间的限定等等。
      及时鼓励,即使是一点点的进步:“今天一口都没往外吐,比昨天好。”“还剩下几口,如果能在5分钟之内吃完,就比昨天快。”适当给些小奖励,激发宝宝好上加好。比如,宝宝喜欢小熊,哪顿饭吃得好,妈妈就给画一只小熊,由宝宝收好;如果一个星期能得到一定数量的小熊,周六、周日就带她到她最想去的地方玩,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操作要点:   坚持原则。定好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绝不能延长到40分钟,否则你的努力将大打折扣。   说话算数。一旦宝宝得到了足够的小熊,父母的许诺一定要兑现。   给孩子营养的概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爱吃的东西,这时最好给孩子讲一些营养知识,让他(她)明白这些东西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在做饭甚至去超市购物时,先向宝宝吹吹风:“你看芹菜嫩绿嫩绿的,吃点绿色蔬菜身体好……”餐桌上再对宝宝做“营养培训”:“吃点菜花,补充叶酸;胡萝卜里的胡萝卜素含量多,吃了能长高个;猪肝含铁、维生素A丰富,吃了嘴唇红,宝宝越来越漂亮;鱼能健脑,多吃鱼的宝宝聪明……”渐渐地,宝宝就知道了不挑食的好处,不再让爸爸妈妈为自己的吃饭问题发愁了。
         操作要点:   饭菜富于变化。即便是宝宝喜欢的,也要今天吃了,明天就换别的,保持体内营养平衡。   色、香、味、形、营养缺一不可。让宝宝从直观上喜欢,比如把食物拼成卡通图案,以此刺激儿童的胃口。 ============================================================ 一岁的宝宝吃多少才够营养   转眼间,宝宝已到一岁,他开始进入幼儿期,他已经会走会讲,亦已经可以跟成人一起吃饭。
      但是,父母们仍然不可掉以轻心,因为一岁的宝宝正处于迅速成长的阶段,宝宝开始学走路,学说话及认知周围的事物,体力脑力消耗相对增加,需要充足的营养素来帮助身体发育,所以父母必须确保宝宝能够摄取到充足均衡的营养,以帮助他奠定一个良好的健康基础。   有些家长认为,我只要给宝宝足够的肉类蔬菜类食物,宝宝的营养就一定足够了。
      但是,一岁至三岁的幼儿,他的食量还很小,消化系统的吸收能力很有限,他根本吃不下亦不可能完全从固体食物中消化吸收足够的营养素。   一至三岁的幼儿,如果营养完全由米饭、肉类、蔬菜等固体食物提供,那么他则需要每天吃3碗米饭(每碗约为2两),肉类140克(相当于28两),蔬菜210克(相当于42两),水果2~4个,脂肪类3茶匙。
      我们想想,一至三岁的宝宝能吃这么多食物吗?   很多调查表明,一岁以上的宝宝微量元素的缺乏依然十分普遍。由于铁质的缺乏,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在我国高达20%,而钙质的摄入量,普遍只达每日需要量的50%左右,如果宝宝缺钙,则会影响骨骼及牙齿的生长发育,如果维生素D不足,严重的则更易发生佝偻并软骨症。
         因此,保证宝宝的健康,营养专家建议,均衡的配方奶类食品仍然是幼儿饮食的重要部分。奶类食品与固体食物的比例应为40∶60。   有些父母会选择鲜牛奶作为幼儿的奶类食品,但是鲜牛奶的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尤其是铁质的含量很低,它并不是幼儿的理想奶类食品,而专为幼儿配制的均衡的配方奶制品才是理想的选择。
      作为专为一至四岁幼儿配制的配方奶制品,应该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因为宝宝的肌肉成长,器官发育,甚至是免疫物质的生成均需要优质蛋白质。配方中应该含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因为宝宝的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需要必需脂肪酸。还应该含丰富钙质及适当的维生素D,以促进宝宝牙齿及骨骼的发育。
      而且配方奶中最好已去除了牛油(又称乳脂),因为牛油会与钙质起钙化反应,会影响钙质的吸收。配方中应该可以提供足够的铁质,以助预防缺铁性贫血。目前,多方面的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可以帮助增强宝宝免疫力,促进视力发育,因此,配方奶中加入β-胡萝卜素,则可以帮助宝宝全面发育,为他们奠定一个良好的健康基矗当然,奶制品有不少假、冒、劣制品,应该特别注意,因此家长们更要小心选择。
       。

    小***

    2006-06-26 11:20:39

  • 2006-06-26 11:16:21
  •       喝中药   ,好苦的啊,那小孩更不会喝了的
    多换花样,做一些水果拼盘,将各种水果切成小块拌在一起,五颜六色孩子自然喜欢!
    蔬菜也可以这么做,比如把带颜色的菜放在一起吵,比如黑木耳、虾仁、胡萝卜、青豆一起吵!
    块要小一点,亲自教孩子嚼事物,亲自给他作示范,小宝宝们都是愿意学东西的!
    养成让他吃你做的饭的习惯,少吃零食
    厌食是指较长期的食欲减低或消失。
      小儿厌食从医学的角度来讲,主要有两种病理、生理因素。一种是局部或全身疾病影响消化系统功能,使胃肠平滑肌的张力降低,消化液的分泌减少,酶的活动减低;另一种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人体内外环境各种剌激的影响,使消化功能的调节失去平衡。当小儿发生厌食时,首先要排除是否有器质性疾病,如常见的消化系统中的肝炎、胃窦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
      另外,小儿长期挑食、偏食会引起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特别是微量元素锌在味觉代谢中被确定是重要的,锌的缺乏会造成味觉减退,从而引起食欲低下或消退。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红霉素等,也可引起小儿食欲减退。在排除以上因素后,引起小儿厌食的原因往往是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特别是现在的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分的溺爱、宠爱,小儿饮食无节制,喜欢吃零食,不良的饮食习惯扰乱了消化、吸收固有的规律,消化能力减低,也可使食欲降低。
        一般来讲,小儿没有器质性疾病的话,如果及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控制零食的摄入,饮食有节制,不偏食,不挑食,合理搭配摄入的食物等,厌食逐渐会好转。另外,小儿食欲与神经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小儿在进餐时不应责骂或训斥,进餐应在轻松愉快中进行。在注意以上几点后,再适当服用一些助消化的中西药物,对提高小儿的食欲会有较好的疗效。
       。

    1***

    2006-06-26 11:16:2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育儿 相关知识

  • 宝宝教育
  • 育儿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