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谁有我陆军航空兵的有关资料,请提供一下,谢谢!

首页

谁有我陆军航空兵的有关资料,请提供一下,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4-16 19:46:18
      背景资料:陆军航空兵
     
     
          
        新华网北京3月23日电  新华社记者  陈辉 
        陆军航空兵为装备直升机和轻型飞机,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兵种。在现代战争中,陆军航空兵主要执行火力支援、航空侦察和运送部队的战斗任务,以提高现代化军队在战场上的快速反应和机动能力。
       陆军航空兵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2年美国组建陆军航空兵,首次在朝鲜战场将直升机投入实战,当时的陆军航空兵主要用于战场救护。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开始把直升机用于“丛林战”,取得一定的作战效果,有国际军事家称其为“直升机战争战”。
       越南战争期间,美国陆军的直升机一度发展到约4200架。据悉,目前,美国陆军装备直升机约为7200余架。自美国创立陆军航空兵后,其他一些国家也陆续发展陆航部队,英国陆军装备直升机360多架;日本建立了独立的陆军航空兵旅;法国陆军编有5个战斗直升机团;俄罗斯军队在集团军建有陆航团。
       目前,全世界有131个国家和地区的陆军装备了直升机,总数突破4万架。拥有直升机超过100架的有40多个国家,超过300架的有美、英、俄、德、意、法、日、伊朗、印度等。伊拉克在海湾战争前,拥有直升机的数量也超过了300架。 中国军队在1988年成立陆军航空兵,有若干直升机团,建有培养陆航飞行员的陆军航空兵学院。
      在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阅兵中,空中梯队首次出现了陆军航空兵的直升机编队。(完) 来源:新华网 2003年3月23日 (责任编辑:文松辉) 一九八八春,中国军方的《解放军报》在头版刊出醒目消息——《铁脚板插上钢翅膀》,披露了解放军华北某集团军新成军的陆军航空兵首次正式亮相,在以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为背景的军事演习中犹如神兵天降,指挥直升机、侦查直升机、攻击直升机、运输直升机、电子干扰直升机、布雷直升机、勤务直升机等在作战空域形成“一域多层、空地一体”的立体攻势。
      这支颇具神秘色彩组建不到两年的新型兵种正式加入作战序列,显示中国陆军在现代化进程中又跨上一个新台阶。 多机种多机型新兵种 现代战争是立体攻防的高技术战争。陆军航空兵作为一支新型兵种加入现代战争,深刻地改变着战争的面貌。
      传统的依托有利地形构筑防御阵地的线式作战已陈旧过时,高技术条件下的非线式作战、机动作战、立体作战、联合作战等正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海湾战争中,美军“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深入伊拉克腹地,摧毁了伊军的早期预警雷达系统,并在地面进攻中对伊军装甲群和坚固工事实施毁灭性打击,为地面部队纵深攻击作战扫清了障碍,更突出了陆军航空兵在现代战争中的非凡作用。
       一九八五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在一次高层会议上伸出一根手指头,在作出裁军一百万决定的同时,决定组建中国的陆军航空兵。解放军总参谋部陆航局局长李希元说,经过十多年的建设,陆军航空兵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多种机种和机型,技术精湛,适应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新兵种,表明中国的陆军已经开始由地面向空中扩展,由单一平面作战向多维立体作战转变。
       一九九九年十月一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国庆五十周年阅兵式,只有十三年历史的中国陆军航空兵首次编队参加世纪大阅兵盛典。二十五架国产武装和勤务直升机如天马行空,把“飞行陆军”的印记深深地留在人们脑海。 长城脚下古战场,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一场现代军事演习正在这里展开。
      就在红、蓝军双方装甲战斗群即将短兵相接之际,天空传来马达轰鸣声,数架武装直升机从山谷飞出,向“蓝军”装甲战斗群冲去。 机上装载的光学瞄准、红外跟踪、有线制导火控系统和反坦克导弹,对敌装甲目标实施悬停和水平攻击。随着道道火光,机载导弹飞向“蓝军”坦克,全部命中目标。
      接着第二批、第三批武装直升机飞临“蓝军”装甲群,实施多波次攻击…… 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陆军航空兵,在参加解放军的各类演习中,发射的反坦克导弹全部命中目标,摧毁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目前,中国陆军航空兵已经创办了直升机飞行员、机务人员的培养机构,特级飞行员和一级飞行员占全兵种的一半。
       此外,陆军航空兵还建立了科研机构,不仅对现有的直升机进行了技术改造,而且完成了国产直升机的机载导弹、航炮、机枪等试验,使部队整体作战效能大为提高。 外国军事专家分析认为,中国陆军航空兵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组建并形成战斗力,在世界兵种建设史上是罕见的,表明中国军队对高技术装备自有一套掌握方法。
       敢向死神挑战 陆军航空兵的主要武器装备是直升机。中国陆军航空兵装备有攻击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和各种类型的勤务直升机等。今天,中国陆军航空兵的飞行员中,特级飞行员、四种气象的全天候飞行员占到飞行员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这个比例在世界陆军航空兵种中也是相当高。
       在他们当中,有不少是同死神打过多次交道的传奇式人物。从内地到西藏拉萨航线,不少地域被世界著名探险家称为 “空中陷阱”和“死亡航线”。史料记载,仅一九四三年就有十多位探险家葬身于此,包括世界著名探险家美军上校飞行员法克斯。
       为了征服被世界航空界称为“死亡航线”的青藏高原多雄拉山口,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牺牲了包括副参谋长在内的七名机组人员,终于在只有几十米的狭窄陡壁之中打开了“死亡之路”;兰州军区某陆航团装备的直升机最大升限六千米,在进驻西藏高原后,为完成六千多公里边防线的巡逻任务,官兵冒险进行飞行探索,成功打开了阿里高原的“飞行禁区”。
       多雄拉山口是墨脱县联系内地的唯一通道,也是喜马拉雅山东麓唯一的一个高度稍低的山口,底部高度四千二百五十米,宽度仅数十米,两侧山崖高六七千米。陆航某飞行团团长邢喜贵,一九八八年带领直升机编队首飞西藏航线,开辟了内地到拉萨,拉萨至那曲、墨脱、错那等空中航线。
      他们不顾直升机高原飞行载重升限只有四千五百米的限度,在这极限高度和险象环生的航线上,凭着熟练的驾驶技术和高超的应变能力与“死神”搏斗,累计飞行了上千小时,创造了世界飞行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一九九六年,中国新疆阿勒泰、塔城等地发生特大雪灾,道路全部被封,通信中断。
      二千多牧民被困雪山,断水断粮;三百多名地质工作人员和矿工被困山中,生死不明。新疆某陆航团接到命令,立即派出以特级飞行员汪道斌为机长的救援小组,冒着恶劣的气候,驾机直飞阿勒泰。经过艰难寻找,救援机组终于发现了遇险人员,由于山高沟窄大雪不停,直升机只能靠螺旋桨吹散浮雪悬空停留在积雪上。
       在这次雪山大救援中,陆航机组凭着高超的飞行技术和胆魄,共投放粮食和其他物资十五吨,运送人员四百八十二人次,使几千名遇险民众脱离了危险。一九八五年的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一九八九年西藏那曲百年罕见大雪灾、一九九一年和一九九八年江南、东北的特大洪水、长江油轮失火等,近年来中国发生的上百次抢险救灾,中国陆军航空兵都在其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
      与此同时,一次次成功的抢险救灾,一次次艰难险阻的考验,印证了中国的陆军航空兵是一支在复杂环境下,能出色完成任务的兵种。 机务保障及时有力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在一定意义上凭借的是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充分发挥,哪一方战场保障及时有力,哪一方就能掌握主动,赢得战场的胜利。
       陆军航空兵作为现代局部战争的“空中坦克”,可为地面部队提供直接的空中火力支援,毁伤敌前沿和战术纵深内的重要目标,攻击敌方直升机和坦克装甲车辆,实施机降作战,保障地面部队空中机动,并可遂行空中侦察、警戒、巡逻、电子对抗、空中布雷、扫雷、战场补给、救援救护、通信和为炮兵校正射击,以及对敌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实施监测等。
      及时、准确、迅速、有力的机务保障是陆军航空兵实施有效攻击的前提。 近年来,陆航机务部队在努力巩固和提高本场维修保障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野外和战斗条件下维修保障能力的训练,确保直升机在哪里发生故障就在哪里排除,使直升机的完好率始终保持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战场装备抢修、物资补给和战地伤员救护是维持部队作战能力的重要环节。由直升机组成的战场抢救分队紧急抢修受损战机,救护分队从战场把负伤官兵迅速送往野战医院,直升机超越地形屏障及时为作战部队进行弹药、油料、物资补充等,使中国陆军航空兵保持着用之不竭的攻击力量。
      (中新网) 昨晚10时,华北某地。陆军航空兵某部一架架新型直升机腾空而起,撕破夜幕直冲苍穹。“目标锁定,请求攻击。”“发射!”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数枚导弹像一条条火龙直刺目标。记者在现场看到,从直升机起飞到导弹发射摧毁目标,仅用了几分钟时间。
       在信号灯闪烁的航空野战指挥车旁,总参陆航部领导告诉记者:新型直升机夜间发射导弹准确命中目标,标志着我陆军航空兵夜间作战能力增强。 记者了解到,年初以来,针对新型直升机相继列装,夜间作战能力亟待加强的实际,陆军航空兵加大新型直升机训练力度,把提高新机夜间作战能力作为训练重点,抽调一批教学、导弹、维修和地面保障专家深入训练一线,协同飞行员集体攻关,攻克多项技术难点。
       与此同时,他们抓住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多在夜间进行的特点,积极探索新机型夜间训法和战法,先后开展了10多项针对性强的课目训练。夜间训练展开后,各级领导身先士卒,带头飞第一个架次、发射第一枚导弹,探索新装备战斗力生成特点和规律,总结新机训练和保障方法,创新新机操作使用和维修管理技术规范,培养出一批素质过硬的飞行指挥员、教练员和各类保障骨干。
       为提高夜间快速捕捉目标能力和打击精度,他们着重抓住夜间连续准备、装填导弹和机动等影响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关键环节开展训练,着力锤炼参训人员过硬技能。通过采取新老飞行员结合,昼夜间结合,实施滚动式保障的组训方法,使新装备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特别是夜间超低空作战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周家旺、吕俊平) (责任编辑:李少峰) 。

    1***

    2006-04-16 19:46:18

其他答案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