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是"顾绣"?

首页

什么是"顾绣"?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4-06 14:13:35
      简答:
    顾绣原指明代上海顾家的刺绣,顾氏家族的顾名世以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进士著称。他的孙子顾寿潜善画,从师于董其昌。顾寿潜之妻韩希孟工画花卉,擅长刺绣,在顾家众多的名手中堪称代表,连董其昌看后惊叹地:"技至此乎!"明代的商品经济已较发达,由于顾家的刺绣名扬海内外,因此到了清代时,江南一带的绣庄许多干脆挂起"顾绣"的字号,广义的“顾绣”便由此而来。
      苏绣正是在广泛吸取顾绣的特点和长处后,逐渐从作坊里孕育出一朵更为奇艳的鲜花。 繁答: 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明清时期风靡全国,大有“无绣下姓顾”的势头,“‘顾绣’之专称代替‘刺绣’之通名”,以后发展起来的苏绣、湘绣、蜀绣等,都曾得益于顾绣的技法。
       顾绣因源于明代松江府上海县露香园主人顾名世家而得名,亦称“露香园顾绣”。它是以名画为蓝本的“画绣”,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于世。顾名世是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官尚宝司丞,就是在内宫管理宝物的官吏,晚年居上海。“名世性好文艺”,见多识广,艺术修养较高,在他的影响和倡导下,他的女眷们也酷爱艺术,善丹青书法,精于女红,尤其擅长刺绣。
      她们从事刺绣的目的不仅于实用而是视作上层妇女的修养和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在盛行于世的松江画派画风薰陶下,她们研究继承宋代“闺阁绣”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技巧,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她们选择高雅脱俗的名画作为蓝本,对表现对象深刻观察、细心揣摩,技法上创造出散针、套针、滚针等针法用以极力模仿绘画的笔墨技巧。
      她们将丝线劈为36丝,“其劈丝细过于发,而针如毫,配色则有秘传,故能点染成文,不特翎毛花卉巧夺天工,而山水人物无不逼肖活现”(《顾绣考》) 顾绣独到的刺绣技法主要体现于以下三点:第一、半绣半绘,画绣结合。顾绣以宋元名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等杰作为摹本,画面均是绣绘结合,以绣代画,这也是它最为独特之处。
      如在《群仙祝寿图轴》中,画中人物所穿锦裳,是先上底色,后于底色上加绣作锦纹状的;人物的面部则是先绣后画的,云雾则只用画笔直接用色,而不加绣。这种大胆创新的技法,表现山水、人物尤为生动。第二、针法多变,时创新意。顾绣的针法复杂且多变,一般有齐针、铺针、打籽针、接针、钉金、单套针、刻鳞针等十余种针法。
      第三、间色晕色,补色套色。这种精巧的明绣采用的种种彩绣线,是宋绣中所未见过的正色之外的中间色线。顾绣为了更形象地表现山水人物、虫鱼花鸟等层次丰富的色彩效果,采用景物色泽的老嫩、深浅、浓淡等各种中间色调,进行补色和套色。从而充分地表现原物的天然景色。
       目前收藏顾绣最多的是辽宁省博物馆,其中印有“韩媛绣”、“韩氏女红”的绣品有八幅。上海博物馆藏有韩希孟的《藻虾图》等四幅绣品。此外,江苏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也收藏有传世的顾绣,如《杏花村》、《山水三寿》等图轴。 。

    w***

    2006-04-06 14:13:35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