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地震产生的原因

首页
斜视产生的原因

地震产生的原因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4-05 12:19:53
          大地震通常发生在地下10~25公里之处。由于人们对震源环境所知甚少,至今尚未建立一个依据充分,令人信服的地震成因理论模型。1911年瑞德根据1906年旧金山地震前后的大地测量资料的分析,提出了地震弹性回跳理论,认为当断层两侧的应变力大于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时,即产生破裂而发生地震。
      照此,断层的存在是发生地震的必要条件。人们不禁要问:是不是没有断层就不会发生地震?地球大陆上纵横交错的断层是由何而来呢?在有些地区,大地震并不沿着大断裂或活动大断裂发生,地震前也未观测到反映应变能积累的地形变。而一些内陆地区水平受力和运动速率相对较大,但地震活动却较低。
      这又如何解释呢?有关学者认为,断层弹性回跳理论强调了岩体向水平作用力。其实,地震有可能在断层上发生,也可能不在断层发生,地震也可产生新的断层。 地震和地球深部结构有关,大陆新生代挤压区、拉张裂陷区和稳定大陆具有不同的地壳上地幔结构 ,与之相应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震活动特征。
      人们推测在一些地震多发区的地壳下面存在着异常地幔或底辟地幔 。在拉张盆地的上地壳中广泛分布着铲状断裂和大地震后地面大规模塌陷,表明地壳上地幔中存在着垂直力源。因此,在盆地中分布和发生的地震很难垂用断层弹性回跳理论解释。 地震发生时,岩体快速破裂错动,机械能转换为动能,造成震灾。
      但大地震发生在10公里以下的地壳深处,岩石如何能快速移动呢?地下岩体的破裂错动既要克服粘接力,又要克服摩擦力。研究表明,地壳深处的应力值比岩石学实验室所需岩石破裂应力小1~2个数量级。处于高围压下的地壳介质,尽管存在裂纹,但磨擦力很大,裂纹不会扩展。
      只有存在流体,减少了磨擦,形成近似自由面,才能发生断裂现象。因此,探讨震源流体机制,流体的来源和分布是研究地震成因的关键。   。

    2006-04-05 12:19:53

其他答案

    2006-04-05 12:13:18
  • 地震产生的原因有五:1、大地板快或断层间的相对位移;2、火山爆发;3、空洞(矿坑、溶洞等)局部塌陷;4、空间天体撞击地球;5、人工地震。

    小***

    2006-04-05 12:13:18

  • 2006-04-05 11:53:53
  • 板块移动、自转减慢、火山爆发

    5***

    2006-04-05 11:53:5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地球科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