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叫做博客?

首页

什么叫做博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1-06 09:27:25
      博客(BLOGGER)概念解释 网络出版(Web Publishing)、发表和张贴(Post——这个字当名词用时就是指张贴的文章)文章是个急速成长的网络活动,现在甚至出现了一个用来指称这种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专有名词——Weblog,或Blog。
      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
      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在网络上发表Blog的构想使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
      起初,Bloggers将其每天浏览网站的心得和意见记录下来,并予以公开,来给其它人参考和遵循。但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最初已相去甚远。目前网络上数以千计的 Bloggers发表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不过,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为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
      目前有数个网站可以让网友设立帐号及发表Blogs,最有名的是: 。 ——摘自《网络翻译家》 博客(Blog,同义词有web log,weblog)的定义 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A blog is often a mixture of what is happening in a person's life and what is happening on the Web, a kind of hybrid diary/guide site, although there are as many unique types of blogs as there are people。
      People maintained blogs long before the term was coined, but the trend gained momentum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utomated published systems, most notably Blogger at 。
       Thousands of people use services such as Blogger to simplify and accelerate the publishing process。 Blogs are alternatively called web logs or weblogs。
       However, "blog" seems less likely to cause confusion, as "web log" can also mean a server's log files。 ——摘自《市场术语》 关于博客的一些形象比喻: 博客是一个“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Dylan Tweney) 博客是新型的“协同媒体” 博客是“不停息的网上旅程” 博客是“个人网上出版物(社区)” 博客是“网络中的信息雷达系统” 博客是“人工搜索引擎”,是“专家过滤器” 博客是“自组织网络生态” 博客是“草根记者”…… 博客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 博客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 博客——知识经济2。
      0——姜奇平 博客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博客中国》 博客是信息奶牛,吃的是“信息草”,挤出来的是“信息奶”。——方兴东 博客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博客,让自己学到很多,让别人学到更多。 ——《博客中国》 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
      0”:旧媒体(old media)→→新媒体(new media)→→自媒体(we media) ——《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Dan Gillmor 。

    歪***

    2006-01-06 09:27:25

其他答案

    2006-01-05 22:52:36
  •   博客
    博客是什么?
    WEBLOG是WEB LOG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网络文章",简称“网志”,后来缩写为BLOG,而BLOGGER(博客)则是写BLOG的人。具体说来,博客(BLOGGER)这个概念解释为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
       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
      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 Blogger或Blog writer。 在网络上发表Blog的构想使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
      起初,Bloggers将其每天浏览网站的心得和意见记录下来,并予以公开,来给其它人参考和遵循。 但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最初已相去甚远。目前网络上数以千计的 Bloggers发表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不过,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为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
       。

    d***

    2006-01-05 22:52:36

  • 2006-01-05 12:36:05
  • 网络日志,自己的空间

    木***

    2006-01-05 12:36:05

  • 2006-01-04 20:29:54
  • 一搜不知了,晕啊

    p***

    2006-01-04 20:29:54

  • 2006-01-04 14:20:02
  • 博客就是网络日志,它是日记的一种网络公开形式,在博客中我们能感受别人的人生和思想,博客的精髓就是共享

    e***

    2006-01-04 14:20:02

  • 2006-01-03 13:55:52
  •   博客被众多机构和媒体评为2004年最热门的互联网现象。BLOG也就是WEB LOG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网络日记。国内外众多媒体和网站都将BLOG作为2004年最热门的词汇,关于BLOG(博客)的介绍文章,网上已经非常多了,这里简单摘录部分的介绍。
       下面摘录博客中国发起人、“博客”中文译文的创始人方兴东博士有关博客发展简史和基本史实的文章,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的,可以参考一下。原文的发表日期大约是2002年8月,在博客中国网站刚发布不久。 博客发展简史和基本史实( 方兴东) 谁是博客之父? 博客的出现才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是要书写博客历史,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许多史料必须像挖掘“古董”一样去求证,而且分歧和争议颇多。比如谁是“博客之父”?这个问题想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牵涉到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 最早的博客原型 首先,哪一个是最早的博客网站?显然最早的博客是作为网络“过滤器”的作用出现的,那就是挑选一些特别的网站,并作简单的介绍。
      因此有人认为浏览器发明人Marc Andreesen开发的Mosaic的What’s New网页就是最早的博客网页。Justin Hall的黑社会链接网页( 最早的博客预言家 其次,谁是最早的博客命名人?著名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在1996年预言了职业博客( 最早的博客 Userland公司CEO Dave Winer,在1997年开始运作的Scripting News( )开始真正具备了博客的基本重要特性。
      并且他将这些功能集成到免费软件“Frontier脚本环境”。不过,这个算不算是真正的最早博客,争议颇多。有人认为,从形式上说,是Jorn Barger于1997年底建立了今天博客网站的基本模样(当时的原始模样可以上网看到: 网管人员使用log(log files)来指称“系统记录文件”,因此几年前如果你用google来查weblog,查出来大多都是例如Seacloak这种网站流量分析软件,而不像今天真正的weblog。
       最早使用“weblog”词汇 1997年12月,Jorn Barger运行的“Robot Wisdom Weblog”( Barger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形式上,他将log的意义从接近航海日志那种无人称、拟客观、机械式写作,转换成较接近旅游日志的“有人称、有个性”的自由书写。
       由Matt Haughey发起的社区博客网站Metafilter 虽然被人广为批评,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确是比其他博客网站更有意思。 最早使用词汇“blog” 而目前最流行的词汇“blog”,一般公认为是Peter Merholz( Merholz在题为“词汇游戏”的帖子中如此回忆道: 我一直很喜欢词汇,喜欢一遇到生词就钻到词典里面。
      我喜欢词汇游戏,词源学更是有趣。没有想到这种爱好居然产生了影响,大约1999年4月或者5月(确切的时间已经记不清楚),我在自己的主页上贴出一个帖子:“我决定把weblog发音为wee’- blog,或者缩写为‘blog’”。我也没有多想,就把这个词汇用进了我的帖子中,后来大家发邮件也开始使用。
      Keith Dawson把blog收进了“行话查询”中。但是,如果不是1999年8月,Pyra发布Blogger的话,这个词汇可能就无疾而终。 Peter Merholz由此将blog变成动词,后来更衍生出blogging、blogger或者I blog、Blogsphere(博客世界)等的说法。
       博客软件工具 1999年,也是博客开始高速增长的一年,主要是由于Blogger、Pita、Greymatter、Manila、Diaryland、Big Blog Tool等众多自动网络出版发布的免费软件的出现,而且它们往往还提供免费的服务器空间。
      有了这些,一个博客就可以零成本地发布、更新和维护自己的网站。其中1999年8月Pyra公司出品的Blogger是最流行和最有影响的工具。 有博客如此写道:“首次使用blogger的服务时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整个接口竟然可以如此容易上手,出版结果也是同样令人感动。
      若是带着一些经验开始去使用Radio Userland后,眼泪根本就是滴在键盘上。有点像是emacs当年给我的感觉:无所不能、轻松上手。我会将这些软件与服务最主要归功于(还是助长?)CSS以及CMS的发展。前者提供内容(content)与形式(layout)的分离基础,后者促使程序设计师开始思考并提供一种让更新网页更简单的接口。
      ” 当时,Pyra公司有着一支网络出版软件的“梦之队”。但是,这种成功并没有为公司带来利润,甚至由于财务压力,2001年1月公司大裁员,并一口气裁到了极限:只留下一名正式员工Evan Williams,他是创始人之一。梦之队也分崩离析,另一名创始人是新英格兰人Meg Hourihan。
      不过,到2003年, 被Google购并,终于算是苦尽甜来。 到底什么叫博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到底什么叫博客?它与个人网站、社区、网上刊物、微型门户、新闻网页等究竟有什么区别。由于博客形式本身就是综合了多种原有的网络表现方式,因此要严格界定这个“混血儿”不太现实,而且不能过于陷入形式主义。
      随着演变,博客的形式会越来越多样性。 有人写道:“blog的确存在这种现象。许多新闻媒体(比方说华盛顿邮报)为了强调blog惊人崛起的现象,常用 的使用人数(目前为750,000)来作指针,而不管其内容特质是否符合blog。事实上,我们也很容易认为使用moveable type、greymatter、b2、blogger、pmachine等等weblog工具都是blog了。
      至此,blog有没有特征已经不重要,重点是他使用什么软件或服务。我甚至觉得,说这些软件或服务助长了blog疯基本没错,但其实整个数字与群众也是因为这些软件及服务,而将所有类似的活动(管你符不符合blog的任何特质)全都吸收到blog的黑洞中,跨过那些曾经试图分类的企图。
      ” 由于博客并不是纯粹的技术创新,而是一种逐渐演变的网络应用。博客天然的草根性,也决定了我们很难来认定一个正宗的博客先祖,也无法正式认定谁是“博客之父”。到了现在,想来也没有人敢于戴上这顶帽子。否则,一定会被打得头破血流。 。

    s***

    2006-01-03 13:55:52

  • 2006-01-03 13:28:02
  •     同意以上观点

    西***

    2006-01-03 13:28:02

  • 2006-01-03 11:10:31
  •       博客(BLOGGER)概念解释 网络出版(Web Publishing)、发表和张贴(Post——这个字当名词用时就是指张贴的文章)文章是个急速成长的网络活动,现在甚至出现了一个用来指称这种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专有名词——Weblog,或Blog。
       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
      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 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在网络上发表Blog的构想使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
      起初,Bloggers将其每天浏览网站的心得和意见记录下来,并予以公开,来给其它人参考和遵循。但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最初已相去甚远。目前网络上数以千计的 Bloggers发表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不过,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为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
      目前有数个网站可以让网友设立帐号及发表Blogs,最有名的是 。 ——摘自《网络翻译家》 博客(Blog,同义词有web log,weblog)的定义 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摘自《市场术语》 关于博客的一些形象比喻 博客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 博客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 博客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博客中国》 博客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
      通过博客,让自己学到很多,让别人学到更多。 ——《博客中国》 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旧媒体(old media)→→新媒体(new media)→→自媒体(we media) ——《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Dan Gillmor。
      

    c***

    2006-01-03 11:10:31

  • 2006-01-03 03:33:34
  • 在网络上才能起的客人,简称博客
    起源于美国

    d***

    2006-01-03 03:33:34

  • 2006-01-02 20:44:29
  • 我靠~没必要写的如此如此如此的详细吧!!!我敢100%之900%肯定浏览过这个网页的人没一个看完全文!!!哈`.0......
    哦!忘了说答案了~博客就是在网上发表想法(大多是发垃圾)的人~

    火***

    2006-01-02 20:44:29

  • 2006-01-02 19:13:25
  • 你才知道~~~~

    叶***

    2006-01-02 19:13:25

  • 2006-01-02 18:15:27
  •   什么是博客? 
      
      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实际上个人博客网站就是网民们通过互联网发表各种思想的虚拟场所。
      盛行的“博客”网站内容通常五花八门,从新闻内幕到个人思想、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应有尽有。   博客大致可以分成两种形态:一种是个人创作;另一种是将个人认为有趣的有价值的内容推荐给读者。博客因其张贴内容的差异、现实身份的不同等而有各种称谓,如政治博客、记者博客、新闻博客等。
         博客历史只有6年   博客这个名称最早由约翰·巴杰在1997年12月提出。1998年,互联网上的博客网站屈指可数。那时,Infosift的编辑耶西·盖瑞特想列举一个博客类似站点的名单,便在互联网上开始了艰难的搜索。   终于在1998年12月,这份名单在Camworld网站上发布。
      其它博客站点维护者发现此举后,纷纷把自己的网址和网站名称、主要特色都发了过来,这个名单也就日渐丰富。到了1999年初,耶西的“完全博客站点”名单所列的站点已达23个。   时隔不久,布丽奇特·伊顿也搜集出了一个名叫“伊顿网络门户”的博客站点名单,并且提出应该以日期为基础组织内容。
         1999年7月,一个专门制作博客站点的“Pitas”免费工具软件发布了,这对于博客站点的快速搭建起着很关键的作用。随后,上百个同类工具也如雨后春笋般制作出来。这种工具对于加速建立博客站点的数量,是意义重大的。此后,博客站点的数量终于出现了一种爆炸性增长。
       。

    r***

    2006-01-02 18:15:27

  • 2006-01-02 16:35:03
  • 博客就是在网上写日记并公开的人

    h***

    2006-01-02 16:35:03

  • 2006-01-02 12:40:27
  • 其实就是一种的网络日志,何必这么麻烦啊,哎

    诚***

    2006-01-02 12:40:27

  • 2006-01-01 21:35:34
  • 博客(Blog),含义是网络日志,是继电子邮件、BBS、IM之后,兴起的以个人为中心的第四代互联网交流方式。移动博客,英文名为Mblog,是在博客、可拍照手机与移动互联网业务三者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博客的更深层次应用。以移动终端为媒介,博客为应用,个人信息为散发点,Mblog所打造的是个人发布信息、共享信息的互动平台

    z***

    2006-01-01 21:35:34

  • 2006-01-01 20:51:40
  •   “博客”(Blog或Weblog)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你的开放的私人房间。
      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你“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您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博客这个概念是在千僖年之际首先流传于英语网页上的。博客(Weblog)由两个英语单词组成: web即因特网,blog是书的意思。两词汇合就有行走于因特网的天下并进行记录的意思。有感而发记录下的文字在网上转播,众人都可阅读。 “博客”(Blogger)同我们常说的“黑客”(Hacker)一样也是舶来语,Blogger是由Blog一词延伸而来。
      Blog即WebLog,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网络日志”,Blogger就是“在网络上记日志的人”。不过,至今还没有人能给“博客”一个准确的定义。现在一般指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一个Blog就是一个张贴了文章的网页。   “什么是博客”成为2004年各大搜索引擎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之一【百度搜索引擎中的相关检索关键词还有“什么叫博客”、“博客是什么意思”、“博客中国”等】,同时博客也被众多机构和媒体评为2004年最热门的互联网现象。
      BLOG也就是WEB LOG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网络日记。国内外众多媒体和网站都将BLOG作为2004年最热门的词汇,关于BLOG(博客)的介绍文章,网上已经非常多了,这里简单摘录部分的介绍。   下面摘录博客中国发起人、“博客”中文译文的创始人方兴东博士有关博客发展简史和基本史实的文章,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的,可以参考一下。
      原文的发表日期大约是2002年8月,在博客中国网站刚发布不久。 博客发展简史和基本史实( 方兴东)   谁是博客之父?   博客的出现才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是要书写博客历史,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许多史料必须像挖掘“古董”一样去求证,而且分歧和争议颇多。
      比如谁是“博客之父”?这个问题想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牵涉到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   最早的博客原型   首先,哪一个是最早的博客网站?显然最早的博客是作为网络“过滤器”的作用出现的,那就是挑选一些特别的网站,并作简单的介绍。
      因此有人认为浏览器发明人Marc Andreesen开发的Mosaic的What’s New网页就是最早的博客网页。Justin Hall的黑社会链接网页(   最早的博客预言家   其次,谁是最早的博客命名人?著名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在1996年预言了职业博客(   最早的博客   Userland公司CEO Dave Winer,在1997年开始运作的Scripting News( )开始真正具备了博客的基本重要特性。
      并且他将这些功能集成到免费软件“Frontier脚本环境”。不过,这个算不算是真正的最早博客,争议颇多。有人认为,从形式上说,是Jorn Barger于1997年底建立了今天博客网站的基本模样(当时的原始模样可以上网看到:   网管人员使用log(log files)来指称“系统记录文件”,因此几年前如果你用google来查weblog,查出来大多都是例如Seacloak这种网站流量分析软件,而不像今天真正的weblog。
         最早使用“weblog”词汇   1997年12月,Jorn Barger运行的“Robot Wisdom Weblog”( Barger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形式上,他将log的意义从接近航海日志那种无人称、拟客观、机械式写作,转换成较接近旅游日志的“有人称、有个性”的自由书写。
       由Matt Haughey发起的社区博客网站Metafilter 虽然被人广为批评,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确是比其他博客网站更有意思。   最早使用词汇“blog”   而目前最流行的词汇“blog”,一般公认为是Peter Merholz( Merholz在题为“词汇游戏”的帖子中如此回忆道:   我一直很喜欢词汇,喜欢一遇到生词就钻到词典里面。
      我喜欢词汇游戏,词源学更是有趣。没有想到这种爱好居然产生了影响,大约1999年4月或者5月(确切的时间已经记不清楚),我在自己的主页上贴出一个帖子:“我决定把weblog发音为wee’- blog,或者缩写为‘blog’”。我也没有多想,就把这个词汇用进了我的帖子中,后来大家发邮件也开始使用。
      Keith Dawson把blog收进了“行话查询”中。但是,如果不是1999年8月,Pyra发布Blogger的话,这个词汇可能就无疾而终。   Peter Merholz由此将blog变成动词,后来更衍生出blogging、blogger或者I blog、Blogsphere(博客世界)等的说法。
         博客软件工具   1999年,也是博客开始高速增长的一年,主要是由于Blogger、Pita、Greymatter、Manila、Diaryland、Big Blog Tool等众多自动网络出版发布的免费软件的出现,而且它们往往还提供免费的服务器空间。
      有了这些,一个博客就可以零成本地发布、更新和维护自己的网站。其中1999年8月Pyra公司出品的Blogger是最流行和最有影响的工具。   有博客如此写道:“首次使用blogger的服务时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整个接口竟然可以如此容易上手,出版结果也是同样令人感动。
      若是带着一些经验开始去使用Radio Userland后,眼泪根本就是滴在键盘上。有点像是emacs当年给我的感觉:无所不能、轻松上手。我会将这些软件与服务最主要归功于(还是助长?)CSS以及CMS的发展。前者提供内容(content)与形式(layout)的分离基础,后者促使程序设计师开始思考并提供一种让更新网页更简单的接口。
      ”   当时,Pyra公司有着一支网络出版软件的“梦之队”。但是,这种成功并没有为公司带来利润,甚至由于财务压力,2001年1月公司大裁员,并一口气裁到了极限:只留下一名正式员工Evan Williams,他是创始人之一。梦之队也分崩离析,另一名创始人是新英格兰人Meg Hourihan。
      不过,到2003年, 被Google购并,终于算是苦尽甜来。   到底什么叫博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到底什么叫博客?它与个人网站、社区、网上刊物、微型门户、新闻网页等究竟有什么区别。由于博客形式本身就是综合了多种原有的网络表现方式,因此要严格界定这个“混血儿”不太现实,而且不能过于陷入形式主义。
      随着演变,博客的形式会越来越多样性。 有人写道:“blog的确存在这种现象。许多新闻媒体(比方说华盛顿邮报)为了强调blog惊人崛起的现象,常用 的使用人数(目前为750,000)来作指针,而不管其内容特质是否符合blog。事实上,我们也很容易认为使用moveable type、greymatter、b2、blogger、pmachine等等weblog工具都是blog了。
      至此,blog有没有特征已经不重要,重点是他使用什么软件或服务。我甚至觉得,说这些软件或服务助长了blog疯基本没错,但其实整个数字与群众也是因为这些软件及服务,而将所有类似的活动(管你符不符合blog的任何特质)全都吸收到blog的黑洞中,跨过那些曾经试图分类的企图。
      ”   由于博客并不是纯粹的技术创新,而是一种逐渐演变的网络应用。博客天然的草根性,也决定了我们很难来认定一个正宗的博客先祖,也无法正式认定谁是“博客之父”。到了现在,想来也没有人敢于戴上这顶帽子。否则,一定会被打得头破血流。   博客简单的编年史   1993年6月:最古老的博客原型——NCSA的“What’s New Page”网页(   1994年1月:Justin Hall开办“Justin’s Home Page”(Justin的个人网页),不久里面开始收集各种地下秘密的链接,这个重要的个人网站可以算是最早的博客网站之一。
         1997年4月1日:Dave Winer开始出版Scripting News。这个网站是由早期的Davenet演变而来,最早1994年10月7日。   1997年12月:Jorn Barger最早用weblog这个术语来描述那些有评论和链接,而且持续更新的个人网站。
         1998年5月7日:Peter Merholz开始出版网站 (根据他自己的档案记录)。   1998年9月15日:Memepool开始出版,最早的链接是关于“Alex Chiu’s Eternal Life Device”。   1999年:Peter Merholz以缩略词“blog”来命名博客,成为今天最常用的术语。
         1999年5月28日,Cam在他个人博客网站Camworld中写道:“Dave Winer开始了最早的博客网站,Camworld无需隐瞒地表示,模范和追随Scripting News。”   2000年4月12日:Weblogs eGroups的邮件列表终止,Jorn Barger和Dave Winer的鼻祖之争开始公开化。
         2000年8月22日:Wine在FoRK的邮件列表中贴出帖子,爆发争吵。   2000年10月:Jakob Neilsen表示:“。。。一般的博客网站都不忍卒读”。   2000年10月14日:Dave Winer暗示他的Scripting News是最早的博客网站,然后他优雅地将这项荣誉归于他很尊重的前辈——WWW的发明人Tim Berners-Lee。
         2000年11月:不过Winer很快给自己找到了另一顶桂冠,Scripting News将网站的口号变为:互联网上持续运行时间最长的博客网站,开始于1997年4月1日。   2000年12月17日:UserLand发布SuperOpenDirectory,希望成为目录创建的事实工具。
         2001年9月11日:世贸大楼遭遇恐怖袭击,博客成为重要信息和灾难亲身体验的重要来源。从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会的视野。   博客发展三阶段(史前阶段、初级阶段、成长阶段)   综上所述,准确地说,博客的历史与万维网(WWW,或Web)的历史一样“悠久”。
      最早的博客应该就是万维网的发明人蒂姆·贝纳斯—李(Tim Berners-Lee),他开设的第一个网站 (当然已经不复存在,而被当作古董保存着)实际上就是第一个博客网站,因为里面的内容就是列出所有出现在网上的各类网站。而后的1993到1996年间,NCSA和网景的“What’s New”栏目,也有着博客网站的雏形。
      当然,这一切我们都把它归于博客的“史前时期”,博客真正的历史可以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   第一阶段(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萌芽阶段,或者称为启蒙期。   追溯博客的源头,无疑是一件难事。有人认为1994年Justin Hall声名狼藉的“网上日记”可以算早期的博客形式,这个家伙在网上及时发布他对吸毒、做爱的赤裸裸体验,吸引了不少眼球。
      有人说,1998年Jesse James Garrett发表在Camworld的网络旅行日记,是点燃博客社区之火的导火索,从此博客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但更多的人认为博客最正宗的源头还是Pyra(就是现在 的前身),这是一家小小的软件公司,三个创始人为了开发一个复杂的“群件”产品,编写了一个小软件,以博客方式保持彼此的沟通与协同。
      后来,他们觉得这个简单的小工具对别人也很有用处,于是,1999年8月,就在网上免费发布了Blogger软件。而此前,算得上博客的人大概还只有几打而已。结果,这样一来,如同干柴碰上烈火,许多人利用这个软件作为武器,进入博客队伍。博客队伍开始迅速繁衍开来。
      Pyra也因为这个根本没有上心的小软件而名声大振。 总之,这个阶段主要是一批IT技术迷、网站设计者和新闻爱好者,不自觉、无理论体系的个人自发行为。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群体,也没有具备一种现象的社会影响力。在悄悄的演变过程中,也有一些事件和人物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启蒙与带头作用。
      为博客革命准备条件。   第二阶段(2000年——2006年左右):初级阶段,或者称为崛起期。   到2000年,博客开始成千上万涌现,并成为一个热门概念。在博客发展史上,911事件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正是这场恐怖的袭击,使人们对于生命的脆弱、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最即时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个重要的博客门类:战争博客(WarBlog)因此繁荣起来,可以说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著名记者手中,而是在诸多的普通博客当中。   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50万到100万之众。
      虽然与3亿以上的网民相比,还显得微不足道。但是这些博客的影响力,却早已超出了他作为个人、甚至作为自己所在行业的原有范围。开始引起主流的媒体的强烈关注,并明显感受到博客崛起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同时,各个专业领域的博客如“雨后春笋”,纷纷浮出水面,越来越成为该专业关注的焦点。
      除了美国,英国、匈牙利、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博客也形成声势。亚洲,包括中国也开始感受到博客的脉动。估计,在最近一两年内,博客将成为互联网萧条时期最重要的新现象之一,为全社会所关注。   第三阶段(2006年—— ):成长阶段,或者称为发展期。
         预测未来永远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尤其预测网络。对于博客的未来,现在要定论,的确太早!而且争议性很大。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判断,我们还是冒险地认同这样的一些大胆的判断:   到2006年左右,作为一种新的媒体现象,博客的影响力有可能超越传统媒体;   作为专业领域的知识传播模式,博客将成为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作为一种社会交流工具,博客将超越E-mail、BBS、ICQ(IM),成为人们之间更重要的沟通和交流方式。
         显然,以上主要是对全球(美国为中心)博客发展阶段的简单划分。在中国,与所有的网络革命一样,继续保持着一定的“滞后度”。在博客方面也不例外,中国的发展阶段基本上差了一个阶段。也就是说,现在中国的博客发展仅仅进入启蒙期,萌芽期,可能需要2-3年,才能进入真正的初级阶段,也就是崛起期。
         但是,一向对网络发展保持最密切关注的“数字论坛”成员,从200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觉察,并予以极大的关注。2002年,开始义不容辞地充当“博客思想”在中国推广和倡导的先锋。“博客中国”( )网站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   虽然给“博客”正式冠以中文名字,还是2002年刚刚完成的事情。
      但是在中国,最早关注、追踪并系统阐述“博客”想象的,是一直研究新媒体的孙坚华。他在98年、99年的不少文章里已经开始涉及许多博客现象,而2002年8月完成的《博客论》,是国内第一篇系统、全面阐述博客革命的文章。   Blogs   An Incomplete Annotated History of Weblogs   Includes a timeline of significant events in the history of blogging, as well as links to media coverage of the phenomenom。
         Blogger past Interview with Evan WIlliams, co-founder of Pyra, in which he discusses a history of the company and its flagship product, Blogger。
         In the News   Impressive collection of links to articles about blogs, organised chronologically。 Media Coverage of Weblogs Regularly updated listing of newspaper and magazine articles about blogs。
       The History of Weblogs Brief history of Web logs, as seen by long-running blogger, Dave Winer。 Includes a list of early blogs, and links to articles about blogging。
       Weblogs: a history and perspective Covering the period from 1998 to 2000, this essay provides an excellent overview of the web log phenomenom。
       Workbench Rogers Cadenhead examines the much-debated history of the RSS syndication format。 (原文 。

    十***

    2006-01-01 20:51:40

  • 2006-01-01 20:19:20
  • 就是个人在网上的主页呀

    小***

    2006-01-01 20:19:20

  • 2006-01-01 19:25:50
  •   什么是“博客”?新闻媒体3。0版本
    “博客”可以说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一般认为是Peter Merholz在1999年命名的。
          博客,是一种特殊的网络个人出版形式: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通常由简短、经常更新的帖子构成。这些帖子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所以也称为“网络日志”。“博客”的原意是指写Blog的人(即Blogger),但后来逐渐把它用作Blog的中文称呼。
          博客并不完全等同于网络日记(Web Diary)。两者的侧重点不同。日记个人性、私密性较强,博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体,其精髓不是表达个人思想和记录个人日常经历;而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自己在网上看到的精彩内容,为他人提供帮助,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
          博客现象始于1998年,当时全世界只有30多个博客网站。到了2002年8月,《新闻周刊》称“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50万到100万之众,每40秒钟,都有一名新的博客加盟进来。”    博客最主要的应用有三方面:一是新的个人人际交流方式;二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信息过滤和知识管理;三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出版。
      其中,尤以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传播出版而引人瞩目。以个人为中心的博客,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力,逐渐冲击着传统媒体,尤其是新闻界多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    1998年,原始的个人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 (Drudgereport)率先捅出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绯闻案,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博客的力量;2001年,9·11事件使博客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发源地。
      当时,几乎所有的主流网站都因访问量过大而近乎瘫痪。这时,博客网站脱颖而出,全球最大的Blog服务提供网站 上出现了上百个报道“9·11”的个人博客站点,发布了无数业余照片、录像和现场录音,有目击者的亲笔描述,也有急迫希望得到亲友消息的恳求,远远超过了专业记者;2003年,巴格达博客Salam Pax在炮火中不间断地讲述着自家窗外看到的巴格达实况,其个人网站高居战争报道网站的十大链接之首;2003年6月,著名的学院派博客金·罗曼斯科(Jim Romensesko )率先在其网站上揭露《纽约时报》记者系列造假案——“布莱尔丑闻”,使《纽约时报》这个百年大报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博客现象的发展,尤其是博客展示出的巨大的传播力量,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
      美国《连线》杂志称,博客已经成为传统新闻记者的预警系统,提前提醒即将爆发的、不引人注目的、但是突发性的新闻。《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说,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new media),而3。
      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个人媒体”。可以说,博客最重要的特性就是:个人性,开放性和交互性。    在中国,“博客中国(Blogchina)”于 2002年8月率先引入博客理念。至今,各类博客网站已经发展到五六百个,但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由民间个人网站提供服务,还缺乏主流网站的加入,资源有限,技术手段不完善,管理力量缺乏。
      如何更好地认识博客,促进博客的健康发展还任重道远。 。

    飞***

    2006-01-01 19:25:50

  • 2006-01-01 19:21:12
  •   “博客”(Blog或Weblog)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你的开放的私人房间。
      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你“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您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博客这个概念是在千僖年之际首先流传于英语网页上的。博客(Weblog)由两个英语单词组成: web即因特网,blog是书的意思。两词汇合就有行走于因特网的天下并进行记录的意思。有感而发记录下的文字在网上转播,众人都可阅读。 “博客”(Blogger)同我们常说的“黑客”(Hacker)一样也是舶来语,Blogger是由Blog一词延伸而来。
      Blog即WebLog,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网络日志”,Blogger就是“在网络上记日志的人”。不过,至今还没有人能给“博客”一个准确的定义。现在一般指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一个Blog就是一个张贴了文章的网页。

    k***

    2006-01-01 19:21:12

  • 2006-01-01 19:15:03
  • 说那么多是废话
    博客是指在网络发表或者出版文章,又称网络日志
    是继Emal、ICQ、BBC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苍***

    2006-01-01 19:15:03

  • 2006-01-01 18:51:06
  • 就是网络的作者之类的,现在很流行的,但是也有一些法律上的弊端.

    j***

    2006-01-01 18:51:06

  • 2006-01-01 18:49:52
  • "博客"(Blog或Weblog)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你的开放的私人房间。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你"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您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与沟通。
    

    小***

    2006-01-01 18:49:52

  • 2006-01-01 18:48:02
  •   博客”(Blog或Weblog)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你的开放的私人房间。
      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你“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您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博客这个概念是在千僖年之际首先流传于英语网页上的。博客(Weblog)由两个英语单词组成: web即因特网,blog是书的意思。两词汇合就有行走于因特网的天下并进行记录的意思。有感而发记录下的文字在网上转播,众人都可阅读。 “博客”(Blogger)同我们常说的“黑客”(Hacker)一样也是舶来语,Blogger是由Blog一词延伸而来。
      Blog即WebLog,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网络日志”,Blogger就是“在网络上记日志的人”。不过,至今还没有人能给“博客”一个准确的定义。现在一般指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一个Blog就是一个张贴了文章的网页。   “什么是博客”成为2004年各大搜索引擎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之一【百度搜索引擎中的相关检索关键词还有“什么叫博客”、“博客是什么意思”、“博客中国”等】,同时博客也被众多机构和媒体评为2004年最热门的互联网现象。
      BLOG也就是WEB LOG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网络日记。国内外众多媒体和网站都将BLOG作为2004年最热门的词汇,关于BLOG(博客)的介绍文章,网上已经非常多了,这里简单摘录部分的介绍。   下面摘录博客中国发起人、“博客”中文译文的创始人方兴东博士有关博客发展简史和基本史实的文章,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的,可以参考一下。
      原文的发表日期大约是2002年8月,在博客中国网站刚发布不久。 博客发展简史和基本史实( 方兴东)   谁是博客之父?   博客的出现才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是要书写博客历史,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许多史料必须像挖掘“古董”一样去求证,而且分歧和争议颇多。
      比如谁是“博客之父”?这个问题想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牵涉到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   最早的博客原型   首先,哪一个是最早的博客网站?显然最早的博客是作为网络“过滤器”的作用出现的,那就是挑选一些特别的网站,并作简单的介绍。
      因此有人认为浏览器发明人Marc Andreesen开发的Mosaic的What’s New网页就是最早的博客网页。Justin Hall的黑社会链接网页(   最早的博客预言家   其次,谁是最早的博客命名人?著名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在1996年预言了职业博客(   最早的博客   Userland公司CEO Dave Winer,在1997年开始运作的Scripting News( )开始真正具备了博客的基本重要特性。
      并且他将这些功能集成到免费软件“Frontier脚本环境”。不过,这个算不算是真正的最早博客,争议颇多。有人认为,从形式上说,是Jorn Barger于1997年底建立了今天博客网站的基本模样(当时的原始模样可以上网看到:   网管人员使用log(log files)来指称“系统记录文件”,因此几年前如果你用google来查weblog,查出来大多都是例如Seacloak这种网站流量分析软件,而不像今天真正的weblog。
         最早使用“weblog”词汇   1997年12月,Jorn Barger运行的“Robot Wisdom Weblog”( Barger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形式上,他将log的意义从接近航海日志那种无人称、拟客观、机械式写作,转换成较接近旅游日志的“有人称、有个性”的自由书写。
       由Matt Haughey发起的社区博客网站Metafilter 虽然被人广为批评,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确是比其他博客网站更有意思。   最早使用词汇“blog”   而目前最流行的词汇“blog”,一般公认为是Peter Merholz( Merholz在题为“词汇游戏”的帖子中如此回忆道:   我一直很喜欢词汇,喜欢一遇到生词就钻到词典里面。
      我喜欢词汇游戏,词源学更是有趣。没有想到这种爱好居然产生了影响,大约1999年4月或者5月(确切的时间已经记不清楚),我在自己的主页上贴出一个帖子:“我决定把weblog发音为wee’- blog,或者缩写为‘blog’”。我也没有多想,就把这个词汇用进了我的帖子中,后来大家发邮件也开始使用。
      Keith Dawson把blog收进了“行话查询”中。但是,如果不是1999年8月,Pyra发布Blogger的话,这个词汇可能就无疾而终。   Peter Merholz由此将blog变成动词,后来更衍生出blogging、blogger或者I blog、Blogsphere(博客世界)等的说法。
         博客软件工具   1999年,也是博客开始高速增长的一年,主要是由于Blogger、Pita、Greymatter、Manila、Diaryland、Big Blog Tool等众多自动网络出版发布的免费软件的出现,而且它们往往还提供免费的服务器空间。
      有了这些,一个博客就可以零成本地发布、更新和维护自己的网站。其中1999年8月Pyra公司出品的Blogger是最流行和最有影响的工具。   有博客如此写道:“首次使用blogger的服务时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整个接口竟然可以如此容易上手,出版结果也是同样令人感动。
      若是带着一些经验开始去使用Radio Userland后,眼泪根本就是滴在键盘上。有点像是emacs当年给我的感觉:无所不能、轻松上手。我会将这些软件与服务最主要归功于(还是助长?)CSS以及CMS的发展。前者提供内容(content)与形式(layout)的分离基础,后者促使程序设计师开始思考并提供一种让更新网页更简单的接口。
      ”   当时,Pyra公司有着一支网络出版软件的“梦之队”。但是,这种成功并没有为公司带来利润,甚至由于财务压力,2001年1月公司大裁员,并一口气裁到了极限:只留下一名正式员工Evan Williams,他是创始人之一。梦之队也分崩离析,另一名创始人是新英格兰人Meg Hourihan。
      不过,到2003年, 被Google购并,终于算是苦尽甜来。   到底什么叫博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到底什么叫博客?它与个人网站、社区、网上刊物、微型门户、新闻网页等究竟有什么区别。由于博客形式本身就是综合了多种原有的网络表现方式,因此要严格界定这个“混血儿”不太现实,而且不能过于陷入形式主义。
      随着演变,博客的形式会越来越多样性。 有人写道:“blog的确存在这种现象。许多新闻媒体(比方说华盛顿邮报)为了强调blog惊人崛起的现象,常用 的使用人数(目前为750,000)来作指针,而不管其内容特质是否符合blog。事实上,我们也很容易认为使用moveable type、greymatter、b2、blogger、pmachine等等weblog工具都是blog了。
      至此,blog有没有特征已经不重要,重点是他使用什么软件或服务。我甚至觉得,说这些软件或服务助长了blog疯基本没错,但其实整个数字与群众也是因为这些软件及服务,而将所有类似的活动(管你符不符合blog的任何特质)全都吸收到blog的黑洞中,跨过那些曾经试图分类的企图。
      ”   由于博客并不是纯粹的技术创新,而是一种逐渐演变的网络应用。博客天然的草根性,也决定了我们很难来认定一个正宗的博客先祖,也无法正式认定谁是“博客之父”。到了现在,想来也没有人敢于戴上这顶帽子。否则,一定会被打得头破血流。   博客简单的编年史   1993年6月:最古老的博客原型——NCSA的“What’s New Page”网页(   1994年1月:Justin Hall开办“Justin’s Home Page”(Justin的个人网页),不久里面开始收集各种地下秘密的链接,这个重要的个人网站可以算是最早的博客网站之一。
         1997年4月1日:Dave Winer开始出版Scripting News。这个网站是由早期的Davenet演变而来,最早1994年10月7日。   1997年12月:Jorn Barger最早用weblog这个术语来描述那些有评论和链接,而且持续更新的个人网站。
         1998年5月7日:Peter Merholz开始出版网站 (根据他自己的档案记录)。   1998年9月15日:Memepool开始出版,最早的链接是关于“Alex Chiu’s Eternal Life Device”。   1999年:Peter Merholz以缩略词“blog”来命名博客,成为今天最常用的术语。
         1999年5月28日,Cam在他个人博客网站Camworld中写道:“Dave Winer开始了最早的博客网站,Camworld无需隐瞒地表示,模范和追随Scripting News。”   2000年4月12日:Weblogs eGroups的邮件列表终止,Jorn Barger和Dave Winer的鼻祖之争开始公开化。
         2000年8月22日:Wine在FoRK的邮件列表中贴出帖子,爆发争吵。   2000年10月:Jakob Neilsen表示:“。。。一般的博客网站都不忍卒读”。   2000年10月14日:Dave Winer暗示他的Scripting News是最早的博客网站,然后他优雅地将这项荣誉归于他很尊重的前辈——WWW的发明人Tim Berners-Lee。
         2000年11月:不过Winer很快给自己找到了另一顶桂冠,Scripting News将网站的口号变为:互联网上持续运行时间最长的博客网站,开始于1997年4月1日。   2000年12月17日:UserLand发布SuperOpenDirectory,希望成为目录创建的事实工具。
         2001年9月11日:世贸大楼遭遇恐怖袭击,博客成为重要信息和灾难亲身体验的重要来源。从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会的视野。   博客发展三阶段(史前阶段、初级阶段、成长阶段)   综上所述,准确地说,博客的历史与万维网(WWW,或Web)的历史一样“悠久”。
      最早的博客应该就是万维网的发明人蒂姆·贝纳斯—李(Tim Berners-Lee),他开设的第一个网站 (当然已经不复存在,而被当作古董保存着)实际上就是第一个博客网站,因为里面的内容就是列出所有出现在网上的各类网站。而后的1993到1996年间,NCSA和网景的“What’s New”栏目,也有着博客网站的雏形。
      当然,这一切我们都把它归于博客的“史前时期”,博客真正的历史可以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   第一阶段(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萌芽阶段,或者称为启蒙期。   追溯博客的源头,无疑是一件难事。有人认为1994年Justin Hall声名狼藉的“网上日记”可以算早期的博客形式,这个家伙在网上及时发布他对吸毒、做爱的赤裸裸体验,吸引了不少眼球。
      有人说,1998年Jesse James Garrett发表在Camworld的网络旅行日记,是点燃博客社区之火的导火索,从此博客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但更多的人认为博客最正宗的源头还是Pyra(就是现在 的前身),这是一家小小的软件公司,三个创始人为了开发一个复杂的“群件”产品,编写了一个小软件,以博客方式保持彼此的沟通与协同。
      后来,他们觉得这个简单的小工具对别人也很有用处,于是,1999年8月,就在网上免费发布了Blogger软件。而此前,算得上博客的人大概还只有几打而已。结果,这样一来,如同干柴碰上烈火,许多人利用这个软件作为武器,进入博客队伍。博客队伍开始迅速繁衍开来。
      Pyra也因为这个根本没有上心的小软件而名声大振。 总之,这个阶段主要是一批IT技术迷、网站设计者和新闻爱好者,不自觉、无理论体系的个人自发行为。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群体,也没有具备一种现象的社会影响力。在悄悄的演变过程中,也有一些事件和人物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启蒙与带头作用。
      为博客革命准备条件。   第二阶段(2000年——2006年左右):初级阶段,或者称为崛起期。   到2000年,博客开始成千上万涌现,并成为一个热门概念。在博客发展史上,911事件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正是这场恐怖的袭击,使人们对于生命的脆弱、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最即时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个重要的博客门类:战争博客(WarBlog)因此繁荣起来,可以说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著名记者手中,而是在诸多的普通博客当中。   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50万到100万之众。
      虽然与3亿以上的网民相比,还显得微不足道。但是这些博客的影响力,却早已超出了他作为个人、甚至作为自己所在行业的原有范围。开始引起主流的媒体的强烈关注,并明显感受到博客崛起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同时,各个专业领域的博客如“雨后春笋”,纷纷浮出水面,越来越成为该专业关注的焦点。
      除了美国,英国、匈牙利、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博客也形成声势。亚洲,包括中国也开始感受到博客的脉动。估计,在最近一两年内,博客将成为互联网萧条时期最重要的新现象之一,为全社会所关注。   第三阶段(2006年—— ):成长阶段,或者称为发展期。
         预测未来永远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尤其预测网络。对于博客的未来,现在要定论,的确太早!而且争议性很大。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判断,我们还是冒险地认同这样的一些大胆的判断:   到2006年左右,作为一种新的媒体现象,博客的影响力有可能超越传统媒体;   作为专业领域的知识传播模式,博客将成为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作为一种社会交流工具,博客将超越E-mail、BBS、ICQ(IM),成为人们之间更重要的沟通和交流方式。
         显然,以上主要是对全球(美国为中心)博客发展阶段的简单划分。在中国,与所有的网络革命一样,继续保持着一定的“滞后度”。在博客方面也不例外,中国的发展阶段基本上差了一个阶段。也就是说,现在中国的博客发展仅仅进入启蒙期,萌芽期,可能需要2-3年,才能进入真正的初级阶段,也就是崛起期。
         但是,一向对网络发展保持最密切关注的“数字论坛”成员,从200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觉察,并予以极大的关注。2002年,开始义不容辞地充当“博客思想”在中国推广和倡导的先锋。“博客中国”( )网站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   虽然给“博客”正式冠以中文名字,还是2002年刚刚完成的事情。
      但是在中国,最早关注、追踪并系统阐述“博客”想象的,是一直研究新媒体的孙坚华。他在98年、99年的不少文章里已经开始涉及许多博客现象,而2002年8月完成的《博客论》,是国内第一篇系统、全面阐述博客革命的文章。 其实说白了博客就是写网上日记并向大众公开的人。
      博客网站就是提供个场所让博客发挥智慧的网上根据地。最简单的说法是我的博客就是我的个人主页。下面看看各个博客站对博客的解释和定义:博客——独立思想的栖息地,方兴东博客运动在中国的率先实践者,木子美让“博客”概念走向大众,木子美对博客概念的普及功不可没。
      这一点毫无疑问。所以木子美的大名在中国博客的发展历史上必然是一个留下重要墨迹的名字,她躲也躲不掉,你拦也拦不住的。博客(BLOGGER)概念解释网络出版(WebPublishing)、发表和张贴(Post——这个字当名词用时就是指张贴的文章)文章是个急速成长的网络活动,现在甚至出现了一个用来指称这种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专有名词——Weblog,或Blog。
      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
      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writer。在网络上发表Blog的构想使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
      起初,Bloggers将其每天浏览网站的心得和意见记录下来,并予以公开,来给其它人参考和遵循。但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最初已相去甚远。目前网络上数以千计的Bloggers发表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不过,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为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
      目前国内比较有影响的博客网站有帮衬博客网址 m传媒博客媒体博客中国传媒敏思博客敏思 博客相关词汇:帮衬博客,博客中国,博客日志,歪酷博客,博客论坛,博客网站,什么是博客,weblog,blog,博客是什么意思,木子美,方兴东帮衬网,什么叫博客,博客日记,中国传媒敏思博客,帮衬博客bt电影站,网友自拍博客,帮衬allbbs论坛城, 。
      

    辉***

    2006-01-01 18:48:02

  • 2006-01-01 18:11:40
  •   到底什么叫博客?主要是弄清它与个人网站、社区、网上刊物、微型门户、新闻网页的区别。由于博客形式本身就是综合了多种原有的网络表现方式,因此要严格界定这个“混血儿”不太现实,而且不能过于陷入形式主义。随着演变,博客的形式会越来越多样性。 blog有没有特征已经不重要,重点是他使用什么软件或服务。    由于博客并不是纯粹的技术创新,而是一种逐渐演变的网络应用。博客天然的草根性,也决定了我们很难来认定博客到底是什么?
      但我们仍可以用一些不太精确的语言来概括博客的含义,那就是:博客就是综合利用WEb传输等技术让人们发挥独特智慧的类似网上个人主页的虚拟空间。
    

    蜀***

    2006-01-01 18:11:40

  • 2006-01-01 17:41:58
  •   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实际上个人博客网站就是网民们通过互联网发表各种思想的虚拟场所。
      盛行的“博客”网站内容通常五花八门,从新闻内幕到个人思想、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应有尽有。   博客大致可以分成两种形态:一种是个人创作;另一种是将个人认为有趣的有价值的内容推荐给读者。博客因其张贴内容的差异、现实身份的不同等而有各种称谓,如政治博客、记者博客、新闻博客等。
         博客历史只有6年   博客这个名称最早由约翰·巴杰在1997年12月提出。1998年,互联网上的博客网站屈指可数。那时,Infosift的编辑耶西·盖瑞特想列举一个博客类似站点的名单,便在互联网上开始了艰难的搜索。   终于在1998年12月,这份名单在Camworld网站上发布。
      其它博客站点维护者发现此举后,纷纷把自己的网址和网站名称、主要特色都发了过来,这个名单也就日渐丰富。到了1999年初,耶西的“完全博客站点”名单所列的站点已达23个。   时隔不久,布丽奇特·伊顿也搜集出了一个名叫“伊顿网络门户”的博客站点名单,并且提出应该以日期为基础组织内容。
         1999年7月,一个专门制作博客站点的“Pitas”免费工具软件发布了,这对于博客站点的快速搭建起着很关键的作用。随后,上百个同类工具也如雨后春笋般制作出来。这种工具对于加速建立博客站点的数量,是意义重大的。此后,博客站点的数量终于出现了一种爆炸性增长。
       。

    a***

    2006-01-01 17:41:58

  • 2006-01-01 17:41:05
  • 其实说白了博客就是写网上日记并向大众公开的人

    ゅ***

    2006-01-01 17:41:05

  • 2006-01-01 17:40:57
  •   “博客”(Blog或Weblog)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你的开放的私人房间。
      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你“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您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博客这个概念是在千僖年之际首先流传于英语网页上的。博客(Weblog)由两个英语单词组成: web即因特网,blog是书的意思。两词汇合就有行走于因特网的天下并进行记录的意思。有感而发记录下的文字在网上转播,众人都可阅读。 “博客”(Blogger)同我们常说的“黑客”(Hacker)一样也是舶来语,Blogger是由Blog一词延伸而来。
      Blog即WebLog,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网络日志”,Blogger就是“在网络上记日志的人”。不过,至今还没有人能给“博客”一个准确的定义。现在一般指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一个Blog就是一个张贴了文章的网页。   “什么是博客”成为2004年各大搜索引擎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之一【百度搜索引擎中的相关检索关键词还有“什么叫博客”、“博客是什么意思”、“博客中国”等】,同时博客也被众多机构和媒体评为2004年最热门的互联网现象。
      BLOG也就是WEB LOG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网络日记。国内外众多媒体和网站都将BLOG作为2004年最热门的词汇,关于BLOG(博客)的介绍文章,网上已经非常多了,这里简单摘录部分的介绍。   下面摘录博客中国发起人、“博客”中文译文的创始人方兴东博士有关博客发展简史和基本史实的文章,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的,可以参考一下。
      原文的发表日期大约是2002年8月,在博客中国网站刚发布不久。 博客发展简史和基本史实( 方兴东)   谁是博客之父?   博客的出现才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是要书写博客历史,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许多史料必须像挖掘“古董”一样去求证,而且分歧和争议颇多。
      比如谁是“博客之父”?这个问题想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牵涉到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   最早的博客原型   首先,哪一个是最早的博客网站?显然最早的博客是作为网络“过滤器”的作用出现的,那就是挑选一些特别的网站,并作简单的介绍。
      因此有人认为浏览器发明人Marc Andreesen开发的Mosaic的What’s New网页就是最早的博客网页。Justin Hall的黑社会链接网页(   最早的博客预言家   其次,谁是最早的博客命名人?著名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在1996年预言了职业博客(   最早的博客   Userland公司CEO Dave Winer,在1997年开始运作的Scripting News( )开始真正具备了博客的基本重要特性。
      并且他将这些功能集成到免费软件“Frontier脚本环境”。不过,这个算不算是真正的最早博客,争议颇多。有人认为,从形式上说,是Jorn Barger于1997年底建立了今天博客网站的基本模样(当时的原始模样可以上网看到:   网管人员使用log(log files)来指称“系统记录文件”,因此几年前如果你用google来查weblog,查出来大多都是例如Seacloak这种网站流量分析软件,而不像今天真正的weblog。
         最早使用“weblog”词汇   1997年12月,Jorn Barger运行的“Robot Wisdom Weblog”( Barger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形式上,他将log的意义从接近航海日志那种无人称、拟客观、机械式写作,转换成较接近旅游日志的“有人称、有个性”的自由书写。
       由Matt Haughey发起的社区博客网站Metafilter 虽然被人广为批评,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确是比其他博客网站更有意思。   最早使用词汇“blog”   而目前最流行的词汇“blog”,一般公认为是Peter Merholz( Merholz在题为“词汇游戏”的帖子中如此回忆道:   我一直很喜欢词汇,喜欢一遇到生词就钻到词典里面。
      我喜欢词汇游戏,词源学更是有趣。没有想到这种爱好居然产生了影响,大约1999年4月或者5月(确切的时间已经记不清楚),我在自己的主页上贴出一个帖子:“我决定把weblog发音为wee’- blog,或者缩写为‘blog’”。我也没有多想,就把这个词汇用进了我的帖子中,后来大家发邮件也开始使用。
      Keith Dawson把blog收进了“行话查询”中。但是,如果不是1999年8月,Pyra发布Blogger的话,这个词汇可能就无疾而终。   Peter Merholz由此将blog变成动词,后来更衍生出blogging、blogger或者I blog、Blogsphere(博客世界)等的说法。
         博客软件工具   1999年,也是博客开始高速增长的一年,主要是由于Blogger、Pita、Greymatter、Manila、Diaryland、Big Blog Tool等众多自动网络出版发布的免费软件的出现,而且它们往往还提供免费的服务器空间。
      有了这些,一个博客就可以零成本地发布、更新和维护自己的网站。其中1999年8月Pyra公司出品的Blogger是最流行和最有影响的工具。   有博客如此写道:“首次使用blogger的服务时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整个接口竟然可以如此容易上手,出版结果也是同样令人感动。
      若是带着一些经验开始去使用Radio Userland后,眼泪根本就是滴在键盘上。有点像是emacs当年给我的感觉:无所不能、轻松上手。我会将这些软件与服务最主要归功于(还是助长?)CSS以及CMS的发展。前者提供内容(content)与形式(layout)的分离基础,后者促使程序设计师开始思考并提供一种让更新网页更简单的接口。
      ”   当时,Pyra公司有着一支网络出版软件的“梦之队”。但是,这种成功并没有为公司带来利润,甚至由于财务压力,2001年1月公司大裁员,并一口气裁到了极限:只留下一名正式员工Evan Williams,他是创始人之一。梦之队也分崩离析,另一名创始人是新英格兰人Meg Hourihan。
      不过,到2003年, 被Google购并,终于算是苦尽甜来。   到底什么叫博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到底什么叫博客?它与个人网站、社区、网上刊物、微型门户、新闻网页等究竟有什么区别。由于博客形式本身就是综合了多种原有的网络表现方式,因此要严格界定这个“混血儿”不太现实,而且不能过于陷入形式主义。
      随着演变,博客的形式会越来越多样性。 有人写道:“blog的确存在这种现象。许多新闻媒体(比方说华盛顿邮报)为了强调blog惊人崛起的现象,常用 的使用人数(目前为750,000)来作指针,而不管其内容特质是否符合blog。事实上,我们也很容易认为使用moveable type、greymatter、b2、blogger、pmachine等等weblog工具都是blog了。
      至此,blog有没有特征已经不重要,重点是他使用什么软件或服务。我甚至觉得,说这些软件或服务助长了blog疯基本没错,但其实整个数字与群众也是因为这些软件及服务,而将所有类似的活动(管你符不符合blog的任何特质)全都吸收到blog的黑洞中,跨过那些曾经试图分类的企图。
      ”   由于博客并不是纯粹的技术创新,而是一种逐渐演变的网络应用。博客天然的草根性,也决定了我们很难来认定一个正宗的博客先祖,也无法正式认定谁是“博客之父”。到了现在,想来也没有人敢于戴上这顶帽子。否则,一定会被打得头破血流。   博客简单的编年史   1993年6月:最古老的博客原型——NCSA的“What’s New Page”网页(   1994年1月:Justin Hall开办“Justin’s Home Page”(Justin的个人网页),不久里面开始收集各种地下秘密的链接,这个重要的个人网站可以算是最早的博客网站之一。
         1997年4月1日:Dave Winer开始出版Scripting News。这个网站是由早期的Davenet演变而来,最早1994年10月7日。   1997年12月:Jorn Barger最早用weblog这个术语来描述那些有评论和链接,而且持续更新的个人网站。
         1998年5月7日:Peter Merholz开始出版网站 (根据他自己的档案记录)。   1998年9月15日:Memepool开始出版,最早的链接是关于“Alex Chiu’s Eternal Life Device”。   1999年:Peter Merholz以缩略词“blog”来命名博客,成为今天最常用的术语。
         1999年5月28日,Cam在他个人博客网站Camworld中写道:“Dave Winer开始了最早的博客网站,Camworld无需隐瞒地表示,模范和追随Scripting News。”   2000年4月12日:Weblogs eGroups的邮件列表终止,Jorn Barger和Dave Winer的鼻祖之争开始公开化。
         2000年8月22日:Wine在FoRK的邮件列表中贴出帖子,爆发争吵。   2000年10月:Jakob Neilsen表示:“。。。一般的博客网站都不忍卒读”。   2000年10月14日:Dave Winer暗示他的Scripting News是最早的博客网站,然后他优雅地将这项荣誉归于他很尊重的前辈——WWW的发明人Tim Berners-Lee。
         2000年11月:不过Winer很快给自己找到了另一顶桂冠,Scripting News将网站的口号变为:互联网上持续运行时间最长的博客网站,开始于1997年4月1日。   2000年12月17日:UserLand发布SuperOpenDirectory,希望成为目录创建的事实工具。
         2001年9月11日:世贸大楼遭遇恐怖袭击,博客成为重要信息和灾难亲身体验的重要来源。从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会的视野。   博客发展三阶段(史前阶段、初级阶段、成长阶段)   综上所述,准确地说,博客的历史与万维网(WWW,或Web)的历史一样“悠久”。
      最早的博客应该就是万维网的发明人蒂姆·贝纳斯—李(Tim Berners-Lee),他开设的第一个网站 (当然已经不复存在,而被当作古董保存着)实际上就是第一个博客网站,因为里面的内容就是列出所有出现在网上的各类网站。而后的1993到1996年间,NCSA和网景的“What’s New”栏目,也有着博客网站的雏形。
      当然,这一切我们都把它归于博客的“史前时期”,博客真正的历史可以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   第一阶段(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萌芽阶段,或者称为启蒙期。   追溯博客的源头,无疑是一件难事。有人认为1994年Justin Hall声名狼藉的“网上日记”可以算早期的博客形式,这个家伙在网上及时发布他对吸毒、做爱的赤裸裸体验,吸引了不少眼球。
      有人说,1998年Jesse James Garrett发表在Camworld的网络旅行日记,是点燃博客社区之火的导火索,从此博客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但更多的人认为博客最正宗的源头还是Pyra(就是现在 的前身),这是一家小小的软件公司,三个创始人为了开发一个复杂的“群件”产品,编写了一个小软件,以博客方式保持彼此的沟通与协同。
      后来,他们觉得这个简单的小工具对别人也很有用处,于是,1999年8月,就在网上免费发布了Blogger软件。而此前,算得上博客的人大概还只有几打而已。结果,这样一来,如同干柴碰上烈火,许多人利用这个软件作为武器,进入博客队伍。博客队伍开始迅速繁衍开来。
      Pyra也因为这个根本没有上心的小软件而名声大振。 总之,这个阶段主要是一批IT技术迷、网站设计者和新闻爱好者,不自觉、无理论体系的个人自发行为。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群体,也没有具备一种现象的社会影响力。在悄悄的演变过程中,也有一些事件和人物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启蒙与带头作用。
      为博客革命准备条件。   第二阶段(2000年——2006年左右):初级阶段,或者称为崛起期。   到2000年,博客开始成千上万涌现,并成为一个热门概念。在博客发展史上,911事件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正是这场恐怖的袭击,使人们对于生命的脆弱、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最即时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个重要的博客门类:战争博客(WarBlog)因此繁荣起来,可以说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著名记者手中,而是在诸多的普通博客当中。   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50万到100万之众。
      虽然与3亿以上的网民相比,还显得微不足道。但是这些博客的影响力,却早已超出了他作为个人、甚至作为自己所在行业的原有范围。开始引起主流的媒体的强烈关注,并明显感受到博客崛起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同时,各个专业领域的博客如“雨后春笋”,纷纷浮出水面,越来越成为该专业关注的焦点。
      除了美国,英国、匈牙利、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博客也形成声势。亚洲,包括中国也开始感受到博客的脉动。估计,在最近一两年内,博客将成为互联网萧条时期最重要的新现象之一,为全社会所关注。   第三阶段(2006年—— ):成长阶段,或者称为发展期。
         预测未来永远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尤其预测网络。对于博客的未来,现在要定论,的确太早!而且争议性很大。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判断,我们还是冒险地认同这样的一些大胆的判断:   到2006年左右,作为一种新的媒体现象,博客的影响力有可能超越传统媒体;   作为专业领域的知识传播模式,博客将成为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作为一种社会交流工具,博客将超越E-mail、BBS、ICQ(IM),成为人们之间更重要的沟通和交流方式。
         显然,以上主要是对全球(美国为中心)博客发展阶段的简单划分。在中国,与所有的网络革命一样,继续保持着一定的“滞后度”。在博客方面也不例外,中国的发展阶段基本上差了一个阶段。也就是说,现在中国的博客发展仅仅进入启蒙期,萌芽期,可能需要2-3年,才能进入真正的初级阶段,也就是崛起期。
         但是,一向对网络发展保持最密切关注的“数字论坛”成员,从200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觉察,并予以极大的关注。2002年,开始义不容辞地充当“博客思想”在中国推广和倡导的先锋。“博客中国”( )网站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   虽然给“博客”正式冠以中文名字,还是2002年刚刚完成的事情。
      但是在中国,最早关注、追踪并系统阐述“博客”想象的,是一直研究新媒体的孙坚华。他在98年、99年的不少文章里已经开始涉及许多博客现象,而2002年8月完成的《博客论》,是国内第一篇系统、全面阐述博客革命的文章。   Blogs   An Incomplete Annotated History of Weblogs   Includes a timeline of significant events in the history of blogging, as well as links to media coverage of the phenomenom。
         Blogger past Interview with Evan WIlliams, co-founder of Pyra, in which he discusses a history of the company and its flagship product, Blogger。
         In the News   Impressive collection of links to articles about blogs, organised chronologically。 Media Coverage of Weblogs Regularly updated listing of newspaper and magazine articles about blogs。
       The History of Weblogs Brief history of Web logs, as seen by long-running blogger, Dave Winer。 Includes a list of early blogs, and links to articles about blogging。
       Weblogs: a history and perspective Covering the period from 1998 to 2000, this essay provides an excellent overview of the web log phenomenom。
       Workbench Rogers Cadenhead examines the much-debated history of the RSS syndication format。 (原文 。

    乌***

    2006-01-01 17:40:57

  • 2006-01-01 17:37:26
  •   其实说白了博客就是写网上日记并向大众公开的人。博客网站就是提供个场所让博客发挥智慧的网上根据地。最简单的说法是我的博客就是我的个人主页。下面看看各个博客站对博客的解释和定义:博客——独立思想的栖息地,方兴东博客运动在中国的率先实践者,木子美让“博客”概念走向大众,木子美对博客概念的普及功不可没。
      这一点毫无疑问。所以木子美的大名在中国博客的发展历史上必然是一个留下重要墨迹的名字,她躲也躲不掉,你拦也拦不住的。博客(BLOGGER)概念解释网络出版(WebPublishing)、发表和张贴(Post——这个字当名词用时就是指张贴的文章)文章是个急速成长的网络活动,现在甚至出现了一个用来指称这种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专有名词——Weblog,或Blog。
      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
      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writer。在网络上发表Blog的构想使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
      起初,Bloggers将其每天浏览网站的心得和意见记录下来,并予以公开,来给其它人参考和遵循。但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最初已相去甚远。目前网络上数以千计的Bloggers发表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不过,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为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
      目前国内比较有影响的博客网站有帮衬博客网址 m传媒博客媒体博客中国传媒敏思博客敏思 博客相关词汇:帮衬博客,博客中国,博客日志,歪酷博客,博客论坛,博客网站,什么是博客,weblog,blog,博客是什么意思,木子美,方兴东帮衬网,什么叫博客,博客日记,中国传媒敏思博客,帮衬博客bt电影站,网友自拍博客,帮衬allbbs论坛城,。
      

    9***

    2006-01-01 17:37:26

  • 2006-01-01 17:34:03
  • 网络日记~

    肇***

    2006-01-01 17:34:0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