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五官科
眼科

去眼科查了下也没用什么问题?

我在去年做的眼睛近视激光手术,效果挺好。去眼科查了下也没用什么问题。听别人说以后会瞎。请问有没有这么一说。以后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李*** | 2015-09-22 09:18:49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15-09-22 09:18:51
  • 本人不赞成进行激光手术,以下是本人所写:
    
    激光近视眼手术的系统风险和技术风险
    
    手术的风险有两方面,一是系统性风险,二是技术性风险。
    
    所谓系统风险,即在理论上出现的手术风险,是手术理论不完善导致的风险。主要问题是人眼球的屈光度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大量看近你的度数还会增加,做手术又患近视;当摘掉眼镜后,如用眼减少,眼的屈光度又会降低,形成老视。这些问题在短期内看不出来,但在二十年三十年...

    查看全部>>

    本人不赞成进行激光手术,以下是本人所写:
    
    激光近视眼手术的系统风险和技术风险
    
    手术的风险有两方面,一是系统性风险,二是技术性风险。
    
    所谓系统风险,即在理论上出现的手术风险,是手术理论不完善导致的风险。主要问题是人眼球的屈光度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大量看近你的度数还会增加,做手术又患近视;当摘掉眼镜后,如用眼减少,眼的屈光度又会降低,形成老视。这些问题在短期内看不出来,但在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后就会非常明显,本人认为这是英国叫停近视眼手术的主要原因。事实证明,很多当时成功的手术患者出现了老视,有一部分又患近视。同仁医院的一个说法是有25%的手术患者有了问题(以后可能更多)。
    
        系统风险,某患者做手术非常成功,但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1)因不断用眼又患近视
    
        2)因长期不再看近,结果出现老视,远远早于正常人。
    
    3)手术并不能预防近视眼并发症,少数患者又患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但因做了手术,不能再降低度数,影响了非手术方式的治疗。
    
    近年来对近视眼治疗争议最大的要数角膜激光手术。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由于担心患者的长期安全,政府医疗监督部门正在阻止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进行眼部激光手术”。 
    
    ——“长期安全”,据我的理解不是手术本身的安全,而是系统安全。 
    
    不可预测的系统风险,如角膜被切削后出现疤痕因受碰撞等原因导致眼睛破裂圆锥角膜等也应属于这种风险。
    
    关于技术风险:
    
        所谓技术风险是指手术本身出现的问题,手术操作或仪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应当说,随着治疗仪器的逐步改进这类风险已比较少了。一些杂志或网上说的0.3%等是指这类风险,而美国的《眼科学》杂志也指出“此类眼部手术的失败率是1/10,而不是大多数广告上所说的1/1000。”“手术还可能引起并发症,致使病人必须做眼角膜移植手术”。此外,大医院和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出现这类风险的概率要小。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过度矫正或矫正不足;
    
    部分人出现眩光,即夜间将一个光点看成光团、光晕; 
    
    出现散光、眼睛干燥等;
    
    圆锥角膜——在有这种潜质或者手术后角膜过薄的人身上出现; 
    
    出现偏心切削,或因角膜表面水气漩的作用出现中心岛; 
    
    PRK和LASEK手术后有角膜的混浊(Haze)以及长期点用对抗Haze的药物带来的激素性高眼压;
    
    LASIK有与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如瓣下异物、角膜瓣移位、溶解; 
    
    手术眼角膜伤口的感染,致盲的直接原因。
    
    上述情况,在设备良好和手术经验丰富的人那里将会减少。
    
    综上所述,手术存在着不完善性,考虑做手术的患者要有十二分的小心和能够承担得起的风险才行。
    
     
    
    手术争议的几个焦点问题
    
        手术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现将争议的或需要探讨的几个焦点问题列出,做进一步的澄清:
    
        1)手术周期:本人认为手术的验证周期应在30——50年,单纯的十年实验还不能说明问题。因为人眼睛的屈光度是在不断变化的,如一个人二十岁做了手术,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会出现什么问题,只有靠实践验证(英美国家因担心这些问题已叫停)。举个例子,某三百度患者,做了激光手术,在两年内无任何问题,应认为是成功的,但眼睛是近视体质,又过几年后,出现了远视,看近发生视力疲劳,这就可能意味着长期疗效存在问题了。
    
        2)手术满意率,据同仁眼科在线上(在本网站上有链接,但找起来比较费事)好象70%,有的说是50%。这里要区分两点:一是手术本身的成功率,应是比较高,如有些资料所说的95%或99.5%,二是经过一段时间如十年检验后得出的满意率(如70%),这不一回事。
    
        3)PRK手术: 十多年前用PRK手术,有报道说“因技术问题纷纷返工”——这里面也需要澄清的是,返工是因为技术本身出现问题(当时说也是成功率很高),还是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眼屈光度问题,也没有说清,即技术问题还是系统问题没有搞清,因为如果是系统问题或理论问题这是无法解决的,而技术问题在当时就可能解决了。
    
        4、中国医生与国外(主指英、美发达国家)医生:如同汽车、飞机、科研、教育等差不多,整体水平比人家差一大截,试想仪器是人家发明制造、理论是人家提出,你的水平再高充其量是个操作员(充其量在中国实验的人多,技术熟练些),就说比人家水平高,被认为是吹牛。
    
        5、后续并发症问题:因中高度近视是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才大量出现的,到中老年后是否会出现大量近视眼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手术与非手术患者会有什么差别也是尚待验证的。至少实践表明,对于高度及超高度近视患者即便施行了手术,仍然发生视网膜脱离等近视眼并发症。研究表明,非手术近视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方式大幅度降低度数,而手术患者却增大了难度,本人将对此问题继续研究。
    
        6、需要进一步说明的说,在手术问题的很多论述中,因一些宣传的人是手术的医生,有利益关系,有些说法不客观、模棱两可,读者仔细辨别就是了。
    
        (该内容2007.1.22加入)
    
    
    只*** | 2015-09-22 09:18:51 59 12 评论
    0/300
  • 2015-09-22 09:18:50
  • 后遗症可能老了会有。恢复到你现在矫正后的度数。
    y*** | 2015-09-22 09:18:50 26 1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眼科相关知识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