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转入企业会计科目怎么转?

首页

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转入企业会计科目怎么转?

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转入企业会计科目怎么转?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4-01-10 17:31:04
  •   中央企业所属事业单位报表重点科目转换说明
        中央企业所属事业单位报表转换,是在不改变中央企业所属事业单位现行会计核算制度和报表体系的前提下,本着尽量简单易行的原则,对于事业单位的各项会计科目,与企业会计报表中核算内容基本相同的会计科目,直接进行转换。
      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各项特殊会计科目,可根据其核算内容和性质转换为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决算报表相近的科目。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重点科目转换说明 (一)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 “现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科目,由于企业会计报表也设置了上述会计科目,且核算内容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本相同,因此上述科目经分析后可与企业单位科目直接进行转换。
       (二)事业单位的银行存款核算内容还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等内容,应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将这些内容列为企业报表中“其他货币资金”科目。 (三)对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核算的“待摊费用”应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将摊销期超过一年的费用列为企业报表中“长期待摊费用”。
       (四)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的 “其他应收款”核算内容还包括“应收股利”、“应收补贴款”、“应收利息”,在填列时,对事业报表中“其他应收款”应进行具体分析,属于上述内容的分别列为企业报表中“应收股利”、“应收补贴款”、“应收利息”。 (五)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对外投资”科目,因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设置“对外投资”科目,但设置了“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科目。
      转换衔接时,应对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科目余额构成进行分析,将属于一年内到期的投资(短期投资)部分列入“短期投资”科目进行反映;其余部分列入“长期投资”科目进行反映。 (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按企业标准进行拆分,由于其工作量很大、难度高,且拆分不会对总资产产生影响,根据重要性原则,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科目直接转换为企业的“固定资产”科目。
       (七)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应交款”科目,按其余额构成内容分别转换为企业“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科目,如果还有应缴上级结余(收益)、应缴上级管理费等其他项目列为“其他应付款”。 (八)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拨入科研费”、“拨入专款”列为企业报表中长期负债下的“专项应付款”。
       (九)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 “财政补助收入”(不含离退休经费)、“科研收入”、“技术收入”、“产品销售收入”科目转换为企业报表“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的“上级补助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含离退休经费收入)、“其他经营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转换为企业报表“其他业务收入”;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的“其他收入”科目则分析其余额,将投资收益的部分转换为企业的“投资收益”科目、将利息收入部分转换为企业的“财务费用”。
       (十)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科研成本”、“技术成本”、“产品销售成本”转换为企业会计报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其他业务成本”、“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其他支出”、“其他经营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相应转换为企业会计报表中的 “其他业务成本”(含离退休经费支出)。
       (十一)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结余计算及分配表)中的各项用完全成本法核算的成本中所包含管理费的数据,应从成本项目中剔除,列为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的“管理费用”项目,成本项目中的其余金额则相应列入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的各项成本项目中(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十二)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基金”、“周转金”转为企业会计报表中“实收资本”;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事业基金”转为企业会计报表中“盈余公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下的“事业结余”、“经营结余”转为企业会计报表中“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二、现金流量表编制原则 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中与企业会计科目含义相同的,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原则填报现金流量表;与企业会计科目含义不同、但涉及到现金流量的科目,按如下原则填报现金流量表: (一)科研收入、技术收入、拨入科研费、拨入专款形成的现金流入列入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二)财政补助收入、其他业务收入、附属单位上交收入、其他收入形成的现金流入,列入现金流量表中“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三)科研成本、技术成本扣除人工费用支出后形成的现金流出以及拨出科研费、拨出专款形成的现金流出,列入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四)其他业务成本扣除人工费用后的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其他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形成的现金流出,列入现金流量表中“其他支付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五)科研成本、技术成本、其他业务成本中人工费用形成的现金流出列入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中央企业所属地质勘查单位财务决算报表 科目转换参考格式 中央企业所属地质勘查单位报表转换说明 一、地勘单位的“应收内部单位款”和“应付内部单位款”是单户核算的过渡科目,汇总报表时,应对冲,无余额。 二、“上年未完地质项目支出”是指跨年度的地质项目上年已经支出的费用,在计算本年主营业务收入与成本时,应扣减此费用。
       三、“本年结余”是指本年地勘拨款合计减本年地勘支出合计的差额,即结余资金转入专项应付款。 四、“本年节余”是指地勘单位本年财政拨款收支形成的可用于分配的节约额。 五、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和“其他调整因素”两个项目在2004年决算应填写“地勘发展基金年初数”,在以后年度决算中不再填写“地勘发展基金年初数”。
       六、“主营业务收入”中不含中央财政预算拨付的地勘单位离退休人员经费;“主营业务支出”中不含中央财政预算拨付的地勘单位离退休人员费用支出。 七、中央财政预算拨付的离退休人员经费与支出差额列入“其他业务利润”。 八、地质勘查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中无对应转换企业会计科目的,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直接填入“其他”项目;“住房周转金”科目列入“长期应付款”项目;地勘发展基金补亏列入利润分配表“盈余公积补亏”项目。
       九、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财政拨款和专项拨款收入和支出视同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反映,其中离退休拨款反映在“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离退休支出反映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滕***

    2014-01-10 17:31:0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