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骨科
脑康复最好的医院是哪里

婴儿臂丛 神经损伤哪里康复最?

婴儿臂丛 神经损伤哪里康复最好
D*** | 2014-09-26 01:58:14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4-09-26 11:56:46
  • 我可以告诉你如何治疗.目前美国的MAYO CLINIC 是手外科方面的权威,不过他们在臂丛神经损伤方面的经验远不及上海华山医院,华山医院顾玉东院士是全世界臂丛神经损伤治疗领域的第一人。一般的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手术目前分为四期,第一期为多组神经移位,副神经移位到肩胛上神经,恢复肩外展功能,膈神经移位到肌皮神经,恢复屈肘功能.第二期行健侧C7移位1期手术,第三期为健侧C7移位2期手术,恢复屈指功能,第...

    查看全部>>

    我可以告诉你如何治疗.目前美国的MAYO CLINIC 是手外科方面的权威,不过他们在臂丛神经损伤方面的经验远不及上海华山医院,华山医院顾玉东院士是全世界臂丛神经损伤治疗领域的第一人。一般的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手术目前分为四期,第一期为多组神经移位,副神经移位到肩胛上神经,恢复肩外展功能,膈神经移位到肌皮神经,恢复屈肘功能.第二期行健侧C7移位1期手术,第三期为健侧C7移位2期手术,恢复屈指功能,第四期行肋间神经移位到桡神经,恢复伸肘,伸腕指功能。神经手术如果都恢复良好,可以续行一些功能重建术.详细情况你可以到华山门诊,推荐专家:徐建光教授: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门诊时间:周四(限号4人)周五(限号10人)上午。
    
    臂丛神经损伤
    
      直接外伤如刺伤、挫伤及锁骨和第一肋骨骨折均可引起臂丛损伤。间接外伤见于强力牵拉上肢、头颈过度弯向对侧或强力将肩部下压时,如重物打击或产伤等。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臂丛完全损伤 运动障碍表现为手,前臂和上臂肌肉全瘫。感觉改变为手、前臂和上臂的一部分感觉消失。颈8胸1近椎间孔处损伤,可出现霍纳(Horner)氏综合征。
    
      (二)臂丛上部损伤(Erb-Duchence型) 此型较多见,为颈5-6神经根在厄氏点处损伤所致。该点在肩胛上神经近侧,胸长神经和肩胛背神经远侧。前锯肌与菱形肌不受影响。多因外伤使头肩分离、肩部下压或产伤等引起。
    
      运动:三角肌、小圆肌、冈上肌、冈下肌与胸大肌锁骨头瘫痪,上肢由于背阔肌和胸大肌胸骨头的作用呈内旋位。二头肌和肱桡肌瘫痪,肱前肌减弱,肘关节因三头肌作用而伸直。旋后肌和旋前圆肌瘫痪,前臂因旋前方肌的作用而旋前。桡侧腕伸肌瘫痪,手向尺侧偏斜。
    
      感觉:颈5前支损伤时感觉不受影响,如颈6受累则出现上臂及前臂外侧麻木。无霍纳氏综合征。
    
      (三)臂丛下部损伤(Klumpke型) 主要是颈8胸1神经根损伤,多因上肢过度上抬或伸展及臂位产时牵拉躯干过重等引起。主要症状为手内肌瘫痪,有爪状畸形。在臂丛下干损伤时,手指屈肌和伸肌瘫痪。手和前臂尺侧麻木,上臂内侧有一小条麻木区。可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四)辅助诊断方法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查体、X线摄片检查。电生理学检查有助于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
    
      1.肌电图检查 臂丛的脊神经后支支配颈后深部肌肉。按照颈部肌肉的不同深浅位置,所受神经支配各不相同,浅层为斜方肌,受副神经支配;深部内侧部分受颈3-6脊神经后支支配;外侧部分受颈7-8脊神经后支支配;最深部颈后肌肉为脊横肌、脊间肌和横突间肌,受相应脊椎的神经纤维支配。因此,肌电图检查颈后最深部肌肉是脊横肌和横突间肌。凡肌电图显示去神经性纤维颤动电位,表示脊神经后支的运动神经纤维损伤,为椎间孔内臂丛损伤;凡显示无正常电位,表示椎间孔外臂丛损伤;凡受神经根支配的任何肌肉存在主动运动,即显示肌肉主动收缩电位,表示不完全性神经根损伤。
    
      神经损伤一般于三周后显著变性,此时肌电图检查,发现去神经纤维颤动电位。所以肌电图检查应在损伤三周进行,隔3个月复查,观察有无神经功能复原。
    
      2.组织胺潮红试验 主要用于确定臂丛牵拉伤的部位,可分为神经节前和神经节后损伤。以上两种类型的运动和感觉麻痹征象相同,但神经节后损伤(椎间孔外神经根损伤)时轴索反射可丧失(阴性),神经节前损伤(椎间孔内神经根损伤)时轴索反射可能存在(阳性)。
    
      方法:用1:1000磷酸组织胺作皮内注射,出现系列三联反应为阳性:(1)立即出现直径10mm的红斑;(2)半分钟后,在红斑周围出现20~40mm的红斑;(3)注射部位出现风团。周围神经损伤后,只有皮肤潮红而不出现系列三联反应。此法诊断臂丛神经损伤,阳性多为节前伤,阴性多为节后伤。
    
    二、治疗 只有少数不完全损伤病人在3个月内获得满意恢复,一般在1~2年内不断有进步。臂丛上部损伤时,因手的功能尚好,故治疗恢复的效果较好。臂丛下部损伤时,手的功能受累较重,恢复较差。臂丛完全损伤恢复不佳。
    
      产伤引起的臂丛伤,在早期有锁骨上区肿胀压痛和手臂活动障碍等症状。可应用支架使患侧肩部保持于外展90°,屈肘90°位,使神经松驰,以利恢复。每日被动活动患侧肩和肘关节数次。
    
      在臂丛部分损伤病例,神经功能停止恢复后,行神经松解术常可获得一定进步。必要时可行神经吻合。为便于显露,有时需切断锁骨。如有神经缺损,可抬高患肩,头偏向患侧,有助于进行神经缝合,手术后用石膏固定。
    
      在臂丛上部损伤,如肩部肌肉不恢复,可做肩关节融合术;如屈肘肌不恢复,可利用前臂肌或胸大肌行肘屈肌成形术,以改善功能。肩关节融合术宜在14~15岁以后进行。
    
      如为臂丛完全损伤且无恢复征象,损伤处又在椎间孔以内,或经手术探查无法修复,可酌情考虑行上臂中段截肢术、肩关节融合术,并配带义肢。
    
      近年来,对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采用健侧颈7神经根转移、膈神经转移、颈丛运动支、付神经、肋间神经转移等方法,修复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等均取得一定疗效,辅以肌肉或肌皮办移植等,使完全丧失功能的肢体重新获得了一部分功能。
    只*** | 2014-09-26 11:56:46 77 22 评论
    0/300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