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兵贵胜不贵久”的出处和含义?

首页

“兵贵胜不贵久”的出处和含义?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2-23 12:23:23
    出自孙子兵法作战篇。 
    原文中曾写道: 
    其 用 战 也 胜, 久 则 钝 兵 挫 锐, 攻 城 则 力 屈, 久 暴 师 则 国 用 不 足。 夫钝 兵 挫 锐, 屈 力 殚 货, 则 诸 候 乘 其 弊 而 起, 虽 有 智 者, 不 能 善 其 后 矣。 故 兵 闻拙 速, 未 睹 巧 之 久 也。 夫 兵 久 而 国 利 者, 未 之 有 也。 
    即作战只求胜利,作战久了会挫伤战士士气,进攻敌人的城池也会缺乏战力,国家的经济也会受到巨大的消耗,其他国家也会趁虚而入。所以为求用兵精巧而进军缓慢,最终胜利的战例,从来没有听说过。 
    

    流***

    2018-02-23 12:23:23

其他答案

    2018-02-23 16:23:23
  •   故兵贵胜,不贵久。 这是出自孙子兵法作战篇。 
    原文中曾写道: 
    其 用 战 也 胜, 久 则 钝 兵 挫 锐, 攻 城 则 力 屈, 久 暴 师 则 国 用 不 足。 夫钝 兵 挫 锐, 屈 力 殚 货, 则 诸 候 乘 其 弊 而 起, 虽 有 智 者, 不 能 善 其 后 矣。
       故 兵 闻拙 速, 未 睹 巧 之 久 也。 夫 兵 久 而 国 利 者, 未 之 有 也。 即作战只求胜利,作战久了会挫伤战士士气,进攻敌人的城池也会缺乏战力,国家的经济也会受到巨大的消耗,其他国家也会趁虚而入。所以为求用兵精巧而进军缓慢,最终胜利的战例,从来没有听说过。
       历史上无数的战例也证明了这点: 二战初,德国凭借闪电战所向披靡,横扫当世号称陆军第一强国的法国。在侵略苏联前期,也是进军神速。但是进入苏联腹地,却由于战线拉的过长而陷入持久战。长期的持久战消耗了德国巨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生产力(当时德国军工生产的武器近3/4用在了苏联战场,苏联战场的军队占总军队人数的2/3)并最终导致了战事的逆转。
       同样在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指挥官南云忠一为了让攻击美国舰队的轰炸机有战斗机的掩护,而让整个航空战队推迟了5分钟出发。而恰恰在这5分钟里,美国的俯冲轰炸机趁虚而入,一举击沉日本3艘航空母舰,彻底扭转了战局。这是非常好的反例。 胜利并不是属于力量强大的一方,而属于善于把握时机的一方。
       ——陶珏铭(一位现代战争评论家) 。

    齐***

    2018-02-23 16:23:2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