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文言文没有判断标志的判断句与没有被动标志的被动句如何判断

首页

文言文没有判断标志的判断句与没有被动标志的被动句如何判断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1-20 01:49:18
  • 没看到有图片

    P***

    2018-11-20 01:49:18

  • 2018-11-20 01:44:07
  • 一个偏右一个偏左

    走***

    2018-11-20 01:44:07

  • 2018-11-20 01:38:57
  • 你逗谁呢,大家都在这儿研究外语,你弄个古文绕口令。才悬赏20分想让人回答这么专业的非英语问题,你没事吧?

    离***

    2018-11-20 01:38:57

  • 2018-11-20 01:32:18
  •   第一个问题:……,……。即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例:
    1)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2)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3) 秦,虎狼之国。
      《屈原列传》
    4) 此人力士。《信陵君》
    5) 晋鄙,嚄唶宿将。《同上》
    6) 此子贤者。《同上》
    7) 相如素贱人。
    8) 荀卿,赵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第二个问题:无标志被动句,虽然没用任何的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但是依据被动句的基本原理,完全可以从上下文表达的意思上理解。
      大致有两类情况。

     一是可以补上表被动的词语。
      例:“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举”的前可加“被”,函谷关不能发出动作行为,它只能是“被攻克”。
      
     
       二是不需要也不好补出,上下文义就是被动的关系。
      例27:“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廉颇,“拜”作为授予官职的一个词语,此动作行为的施行只能来自于君王,廉颇只是受动的一方,“拜”应理解为“被拜”。
      这种用于官职升迁的词语,常常表被动。)这样例子还有:
      1)“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明史·王绂夏昶传》
      “荐”就要理解为“被推荐”。再如,
      2)固(辕固生)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
      《史记·儒林列传》(此句里的“征”是“被朝廷征招做官”的意思。)

      以下例子从文意来看都是被动句。
      例:“血色罗裙翻酒污。”“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行》
      例:“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报任安书》
      例:“……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报任安书》。

    谁***

    2018-11-20 01:32:1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交规/路况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