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养好轮虫,枝角这些昆虫?

首页

如何养好轮虫,枝角这些昆虫?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1-17 01:41:05
  •   枝角类培养方法 在海水鱼育苗中,作为初期饵料,常常使用淡水产的多刺裸腹蚤,这种枝角类繁殖率高,产量大,营养丰富,能耐较大的温度变化,比较容易培养。在海产枝角类中,目前在培养技术上,有希望达到实用水平的是鸟喙尖头蚤。 
    (1)鸟喙尖头蚤的培养:鸟喙尖头蚤的休眠卵浅埋在海底底泥中,从表层到2厘米深的表层部分的分布数量占60-100%,6厘米以下似乎无卵分布。
      从沿岸海底底泥中,用埃克曼采泥器,从表层采到5-6厘米即可采到休眠卵。从内湾海产枝角类休眠卵的一般分布趋势看,是鸟喙尖头蚤的卵最多,其他种的卵相当少。鸟喙尖头蚤的休眠卵比重在1。12-1。35左右,自泥中回收卵时,可加自来水,用网目约0。1毫米的筛绢过滤泥土,滤后放到饱和食盐水中,则休眠卵上浮到近水面处。
      将其捞起放到装有浓食盐水的大型培养皿中,在解剖镜下,从上澄液中分离出枝角类的休眠卵。鸟喙尖头蚤的休眠卵,背面观为椭圆形,长径0。20-0。28毫米,平均0。25毫米,短径0。14-0。20毫米,平均0。18毫米。厚约0。10毫米。在一面的中央部呈显著凹陷是其特点。
      卵膜厚,具丰富的卵黄质。在光透过时,呈暗色,在反射光下,呈灰白色。
    鸟喙尖头蚤的休眠卵在盐度25。5‰、水温18℃、光照1000勒克斯(光照12小时)条件下,孵化率最高。休眠卵在11-36天开始孵化,一般在孵化率高的条件下,孵化也提早。
      从休眠卵刚刚出现发育迹象(细胞质颗粒明显增大)到孵化出幼蚤,约需100小时,用单鞭金藻饲喂时,鸟喙尖头蚤每天的摄饵量为8-26×104细胞/个体。故培养时,饵料的适宜密度:当每毫升为1个体时,用15-18×104细胞/毫升较为适宜。在培养过程中,4-7天换水一次,培养4周后个体数迅速增加,在28-37天后达20倍。
      44-63天后增加到200倍。繁殖密度达2个体/毫升时,开始间收,间收率以50%为宜,大体可维持2个体/毫升的密度,培养情况也比不间收的更为稳定。间收量大体相当于每升海水、每周可以收获1000个体(湿重约60-70毫克,干重约2毫克)。鸟喙尖头蚤,对水质恶化较为敏感,故只用生物饵料培养。
      但培养中有微藻残骸和蜕下的皮等沉积,水质仍不免要污染。因此,每周换水一次是绝对必要的。
    (2)多刺裸腹蚤的培养:枝角类在条件适宜时,持续进行孤雌生殖,在短时间内可大量增殖群体。利用这个特点,自古以来,多用于培养养鱼用的饵料生物。
      
    ①培养设施:过去多采用露天土池施有机肥,繁殖浮游植物和微生物进行培养。大量培养淡水枝角类多刺裸腹蚤,可在初期饵料生物--轮虫培养之后,利用轮早培养池培养。也可筑水泥池或用大型水槽培养。水泥池面积为15-50平方米,池深0。
      6-1米,夏季(高于22℃)、冬季(0-7℃)略深,以防水温波动;春秋季为使水晒暖,可略浅,30-40厘米即可。池底取一定坡度,以利排水。进水前要将水池冲刷干净,灌水入池要经筛绢或用叠折3-4层的纱布过滤,以防对水蚤的有害生物(丝藻、团藻、昆虫幼虫等)、大砂粒等混入,因混水带入淤泥,沉积池底,而淤泥堵塞水蚤的滤器,会引起大批死亡,所以池内应注入清水,池数按鱼类育苗规模和需要而定。
      室内培养池,一般要安装加温、通气设施。
    ②原种的取得:可利用养鱼池的底泥,从中获得休眠卵。一般培养过枝角类的池底都会残存休眠卵。季节到来时,只要加水(必要时加温)即可繁殖起来。春季培养所需蚤种,应在前一年的秋季准备好。
      
    ③培养方法:当多刺裸腹蚤培养季节到来时,取得原种后,开始在小型容器(30-500升)中培养。当繁殖起来之后,再移放到大型容器中。接种量以0。2-0。3个体/毫升即可。个体计数比麻恩赐,可称量多刺裸腹蚤的湿重,每克按1万个体(成蚤和幼蚤混合)换算,即可得概数。
      培养中用于接种的水蚤,应选择孤雌生殖雌虫(怀夏卵)多的水槽中的个体。接种时为防止其他生物混入,最好用新培养水冲洗后投入。为抑制其他有害淡水生物(丝藻、团藻、叶足目、介形目甲壳动物)繁殖,可在0。1-0。2%的食盐水中培养,除有时出现褶皱臂尾轮虫外,无其他有害影响,培养水温高(30℃以上),繁殖迅速,但持续性较差,一般在低水温条件下(20℃左右),繁殖速度较缓慢,在25℃左右的最适水温条件下,培养池灌水后第5天可放入蚤种。
      或在施肥后2-3天放入,肥料用无机氮肥和酵母,氮肥按13毫克/升氮施入,即每立方米水中施入65克硫酸铵或37。5克硝酸铵,酵母在施用无机肥后放入,放入池中之前把酵母用温水泡软,制成10-20%的溶液,沿池壁撤入培养池。酵母每天投喂2次,投饵量为培养池内裸腹蚤湿重的30-50%为宜。
      接种初期多于此量,终期可稍减,无机肥料能促进池中单细胞藻类大量繁殖,酵母可作为裸腹蚤饵料,也能促进细菌和藻类繁殖,也可施用有机肥鸡粪,繁殖微小生物或鸡粪与酵母并用,培养效果均较好。培养处于良好状态时,几乎全部成体雌裸腹蚤在培育池中都有大量卵和幼体(22-64个),培养物其中50-60%为幼体裸腹蚤呈淡粉红色,没有雄的和带休眠卵的雌裸腹蚤。
      当出现大量雄体和带休眠卵的雌体,大多数成体雌虫不产卵,体内没有夏卵时,个体数急剧减少,应及时换水培养。
    用大型培养池,接种(0。2-0。3个体/毫升)后,10天左右增长达10倍以上,水表面常出现涡动现象,这时即可采收,每天可采收池中蚤个体数的20-30%。
      培养情况正常,可能连续采收20-30天,用15吨水槽,以面包酵母为饵料,在24℃条件下培养,每天采收重量的旬平均值最高为3000克。
    ④采收:可用抄网捞取,也可排水滤取。用网采收以清晨进行为佳这时大部分裸腹蚤集聚于排水一端的角落里,采收比较容易,在下午、傍晚、阴雨天和大风天,裸腹蚤分散在整个池中或沉降到池底,较难捕到。
      捞出的枝角类转放到备好的新鲜水中暂存,密度不宜太大,必要时进行充气。用于投喂鱼、虾蚤幼体之前,应再用新鲜或过滤水冲洗去污,也可加入1ppm的土霉素,以免带入细菌,危害饲养幼体。长期保存用真空冻结干燥法,可保持原有成分,久藏不变质。简便方法可将采收的裸腹蚤除去水分,冻结保存。
      也可晒干或热风干燥后贮存于防潮容器中,加盖封入氮气,以免氧化变质。

    似***

    2018-11-17 01:41:0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