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是什么意思

首页

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是什么意思

“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11 07:24:15
      孔夫子的一句训子名言:“不学诗,无以言”。按字面的意思,应该是不读《诗经》,没法说话。
    但现代人,都不读《诗经》,话虽然粗鲁了些,也能表情达意呀。是否对孔夫子的话的理解有了什么偏颇之处? 
    我们再分析一下《诗经》的构成:《诗经》分为《国风》、《大、小雅》、《周、鲁颂》。
      国风,应该是民歌,相对于官歌而言的民歌,就是所谓的流行歌曲吧;大、小雅,是士大夫聚会时的正规歌曲,相当于“经典音乐”或正剧吧;颂,也就是官方规定的歌曲,如国歌吧(《义勇军进行曲》)、准国歌(文革时的《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现在的《歌唱祖国》)。
       我们知道,诗是语言的精华。“不学诗,无以言”,应该是指不学语言的精华,就不能形象而准确地说话。那么,在孔夫子的年代,《诗经》应当是当时的“流行歌曲与经典歌曲大全”,所以,通过学诗,可以使自己的语言更形象又更美、更准确。 那么我们现在呢?现在还读《诗经》吗?随着时代的变迁,“流行歌曲”也在改变。
      到战国时期,南方就有“楚辞”兴起流行。到汉代,四言诗逐步被五言诗和七言诗所取代而流行。此种诗歌形式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于是流行的歌曲歌词就在五言七言上做足了秀。从汉人五七言诗的“俗”,到唐诗的“雅”。唐诗也就成为中国诗坛上的一个辉煌得后无来者的顶峰。
      而后长短句开始流行,从宋的“诗余”到元的“曲子词”。从统一的“五七言”走向“长短句”后,又逐步走向世俗化。 对了,世俗化,就是诗的起步处。风,就是民歌,就是流行歌曲。因此它是通俗的,粗野俚卑是必然的,难免的。但在人们日益追求完美的精神思想影响下,“雅”就应运而生了。
      应该说,“雅”是人们自我提升的产物。诗界如此,言行举止界,又何尝不如此?因此,这儿似乎就是一个俗文化向雅文化转化的问题。 原来追星一族,就是在“学诗”啊!他们虽然学的太浅了些,但毕竟在学。然而,光学一点“风”,是不够的,还应该学一点“雅”,学一点《诗经》“楚辞”,学一点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对联。
      他们应该从能言,到善言;从粗俗,到高雅。我们的学府,应该做的,不就是正确的引导么?也就是把年轻人追星的激情,引导到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上去,让他们始乎诗,而终乎礼。也就是让他们从追星开始,逐步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使他们的言行举止高雅起来,更像一个绅士淑女。
      不会说话当然不好,只说粗鲁的话也不见得就好。 学诗,就是从粗俗的“风”开始,逐步学到“雅”,最终能按“礼”行事,达到“乐”的境界。也许这样的理解,能够接近孔夫子“不学诗,无以言”的本意吧。 。

    杨***

    2018-04-11 07:24:15

其他答案

    2018-04-11 06:24:15
  • 就是“诗的意思”值代当时的,《诗经》要读熟悉,达到熟记,整句话的意思~~不学习诗经里面的知识。就不能说出好的语言。(既思想或者是观点等)

    j***

    2018-04-11 06:24:1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