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与来历?

首页

“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与来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3-28 17:06:37
    “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
      这条成语中提到的泰山,并不是指山东省境内的那座名山,而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竹匠。
      据传说,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曾经招收一批徒弟。鲁班十分珍视自己的声誉,每隔一段时期,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鲁班徒弟中有个叫泰山的年轻人,看上去不良不莠,技艺长进不大。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鲁班毅然辞掉了泰山。
      事隔数年,一次鲁班率徒闲逛集市,忽然发现货摊上摆着许多做功讲究的竹制家具,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顾客争相抢购。爱才的鲁班很想结识一下这位竹器高手,便向人打听。人们告诉他,是鲁班大师的徒弟,赫赫有名的泰山所作。
      鲁班大吃一惊,想起当初错辞泰山,深感惭愧,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金***

    2019-03-28 17:06:37

其他答案

    2019-03-28 16:52:26
  •   现在,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有眼不识泰山”,用这句成语来比喻因只看表面现象而没有认清对方的社会地位,或是低估了对方的能力。这句话的由来,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呢! 
    传说在很早以前,泰山前麓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劳动,营造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他们结婚后的第二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谁知孩子不到一岁,一场伤寒夺走了他幼小的生命;又过了一年,他们又生了个可爱的女儿,还没满月也夭折了。连失两个孩子,夫妻两个心里沉甸甸的,整天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如今妻子又有了身孕,这本来是个好事,可夫妻两个却愁眉不展的,为这个未出世的孩子的命运担忧。
       后来,丈夫碰到了一个算命先生,看了他的面相后告诉他说:“立子不住,是因为那两个孩子的名字与他们的生辰八字相克。以后再生了孩子,你当天晚上出了大门往北去,碰到什么吉祥东西就取个什么名字。这样泼泼辣辣地叫,不但能保住性命,而且准能成器。”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这年进了腊月没几天,随着一声啼哭,妻子又生下个白白胖胖的儿子。按照算命先生的嘱咐,当天晚上,丈夫出了大门往北,沿着登山的盘路一直走过斗母宫,除了寒冬腊月如刀的北风和山上那冷冰冰的石头,什么吉祥的东西都没碰到,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妻子问丈夫所见,丈夫哭兮兮地回道:“除了远处黑乎乎的泰山和近处冷冰冰的石头,什么也没见到,这孩子恐怕又没有指望了。
      ”说话之间,眼中早噙满了泪水。 妻子听丈夫如此说,不但没有难过,反而笑着对丈夫说:“看你这个榆木脑袋,泰山是名扬四海的大山,这个名字不但响亮,而且硬气,不论是穷苦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来进香,就连皇上都来朝拜,我看是最吉祥不过了,咱们就给他取名泰山吧!”丈夫听妻子所言在理,就答应了。
       却说有了“泰山”这个响亮的名字,那孩子不但长得胖大水灵,而且连个头痛脑热都没有,十分招人喜欢。 说话“泰山”长到了十岁,成了个小机灵鬼,整天带着一帮小兄弟不是用黄泥弄个狗呀猫的泥塑,就是用秫秸扎个鸟呀兽的,虽无人教他,却做得活灵活现,非常逼真。
      这一年,木匠的祖师爷鲁班来泰城做活,正巧投宿在“泰山”家中,一住就是半年。穷人的孩子无钱念书,学种手艺也就可以谋生了。鲁班临走的时候,"泰山”的父母提出让孩子跟他学习木匠,鲁班虽觉得孩子尚小,但又不好回绝,只好收下了"泰山"这个徒弟。 从此,"泰山”跟着鲁班师傅走南闯北,走东家转西家,给人家做家俱,做门窗。
      “泰山”对那些锛呀刨的似乎无心学习,而对鲁班的木雕倒是很感兴趣,每当鲁班在那些太师椅、拔步床上描龙绘凤、刻花刻鸟的时候,他总是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看,过后自己再找块木头学着师傅的样子刻。由于“泰山”的年龄小,还是个孩子,鲁班师傅也不逼着他学,任他做,任他玩。
      就这样,“泰山”跟着师傅将近一年,师傅见他在木工方面确实入了门,怕他学不成手艺,反被锛呀锯的伤了身体,不好向他父母交待,就对“泰山”说:“木工是个力气活,你年龄还小,先回家去,等长大了想学的时候,再来找我。”随后,就派人把他送回了泰安。 “泰山”回到家以后,又开始了天天打柴挖药的活计。
      有一天,他发现那些挖来的树根奇形怪状,有的象喜鹊登梅,有的象猴子探月,有的象二龙戏珠,有的象麒麟送宝,他凭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从鲁班师傅那里学来的雕刻手艺,反复琢磨,精雕细刻,把那些平常只能当烂柴烧的木头,制成了一件件工艺品,然后拿到岱宗坊附近,向来游泰山的人出售。
       几年以后,鲁班为了造登城云梯,带着他的徒弟到泰山来选木材。当他来到岱宗坊附近,见有人摆着许多用树根雕成的工艺品,栩栩如生,不禁叹为观止,连声叫绝。就在鲁班细细品味那些工艺品的时候,只听摆摊的人说道:“师傅,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泰山’呀,你什么时候到的泰安,怎么不到我家坐坐?” 这时,鲁班才发现,那摆摊的小伙子不是别人,原来就是前几年跟随着自己学艺的“泰山”,不想几年前的一个玩童,竟有这手绝活,顿生后悔惋惜之情,不禁脱口说道:“你刻的那些东西太好了,当初不该把你送回家,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 话毕,“泰山"收拾好东西,拉着师傅回了家。据说,后来“泰山”在鲁班的指点下,创造了许多根雕珍品,从那以后,也就有了根雕这门艺术。 。

    陆***

    2019-03-28 16:52:26

  • 2019-03-28 16:34:43
  • 有眼不识泰山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鲁班收了一个徒弟,名叫泰山。泰山因为不遵师训,被开除了。后来,鲁班到集市上,看到有人在卖竹器家具。每一件家具的样式都是鲁班没有见过的。鲁班心想:制造这些竹器的人,一定是个很了不起的能工巧匠。鲁班很想见到这个人。经卖竹器的人指引,鲁班见到了那个工匠。原来就是泰山。 
    鲁班想起往事,感到内疚,他向泰山致歉说:“老朽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后来,“有眼不识泰山”形容有本领、有地位的人就在眼前,却不认得。 
     
    

    赵***

    2019-03-28 16:34:4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