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胸部整形
浦乳期乳房有硬块

请问辅乳期乳房硬块会不会癌变。


      		
李*** | 2017-12-16 02:18:05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7-12-16 08:18:05
  • 胎儿娩出后,乳腺呈现哺乳期变化。在产后的2~3天内,产妇的乳房在垂体分泌的大量的催乳素的作用下,会出现迅速胀大而坚实,产妇会感觉胀痛难耐。在轻轻用手按摩或经过小婴儿的吸吮后,可分泌出“初乳”。此后,随着规律哺乳的建立,“初乳”变成“成乳”,产妇的乳房会规律地充盈、排空,再充盈、再排空。乳房虽因哺乳而变大了许多,但只要注意哺乳期卫生及保健,避免发生感染等问题,一般不会感觉乳房疼痛不适,只是在喂奶之前...

    查看全部>>

    胎儿娩出后,乳腺呈现哺乳期变化。在产后的2~3天内,产妇的乳房在垂体分泌的大量的催乳素的作用下,会出现迅速胀大而坚实,产妇会感觉胀痛难耐。在轻轻用手按摩或经过小婴儿的吸吮后,可分泌出“初乳”。此后,随着规律哺乳的建立,“初乳”变成“成乳”,产妇的乳房会规律地充盈、排空,再充盈、再排空。乳房虽因哺乳而变大了许多,但只要注意哺乳期卫生及保健,避免发生感染等问题,一般不会感觉乳房疼痛不适,只是在喂奶之前会感觉乳房发胀,有时乳汁会自行溢出,喂奶之后随着乳房的排空,胀感消失。哺乳期乳房的一系列变化是因为在催乳素和其他有关激素的协同作用下,腺泡及小叶内导管明显增多、密集,腺管腔扩张增大,小叶间组织明显减少,腺泡上皮分泌活跃,部分上皮由立方变柱状,胞浆富有分泌物而透明,核圆,位于基底部;部分腺腔高度扩张,充满乳汁,上皮扁平;有些则分泌物较少,为分泌物排出的表现,之后细胞再生复原。可见,各部腺泡的分泌活动不是同步进行,而是轮流进行的。在断乳数日后,乳腺进入复旧期变化,腺泡破裂,细胞崩解,细胞内分泌颗粒消失,扩大的导管变小或残存,间质增多,可见散在崩解的上皮细胞、吞噬细胞及间质内圆形细胞浸润。约需历时3个月至半年,乳腺方可恢复至非妊娠时的状态。由于上皮崩解吸收后,结缔组织的增生不能完全补充哺乳期被吸收的间质,造成哺乳后乳腺不似未哺乳时那样坚挺,常呈悬垂状。若乳腺复旧不完全或不规则,可出现哺乳期乳腺增生或导管扩张等病变。 

      妊娠期和哺乳期乳房原有的良性或恶性肿瘤有可能会增大,临床上应引起注意。


    乳汁淤积、细菌侵入致病

      急性乳腺炎是很多新妈妈都可能遭遇的状况,主要症状包括乳房疼痛、局部皮肤发烫、红肿等。因为事关母乳喂养这一重大问题,每个刚做或者即将做妈妈的人都应该对它了解更多,以期能准备得更好。

      急性乳腺炎是致病菌侵入乳腺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引起的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这种病症在第一次做妈妈的女性中更为多见,往往发生在产后3—4周。急性乳腺炎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乳汁淤积很可能导致入侵细菌的繁殖生长,而导致乳汁淤积的原因主要有乳头发育不好(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而乳汁分泌过多或婴儿吸乳少、哺乳姿势不正确、乳腺管不通畅等也会造成乳汁淤积;而另一方面,细菌也可能常由乳头破损、皲裂处入侵,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径。婴儿口含乳头睡觉或婴儿患有口腔炎吸乳时,细菌可直接侵入乳腺管,上行至腺小叶而发生感染。

      产后1月内是乳腺炎高发期

      急性乳腺炎多数发生在缺乏哺乳经验的初产妇身上。产后的1个月内是急性乳腺炎的高发期;而6个月后的婴儿开始长牙,这个阶段乳头也容易受到损伤,应该小心预防;而断奶期更要警惕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如果得了急性乳腺炎,起初会感到乳房疼痛,局部出现硬块、胀痛;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出现怕冷、寒颤或体温一下子升高,有时可至39度以上。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侧的乳房出现发炎症状,患病的乳房疼得不能按,局部皮肤发烫、红肿,并有硬块。而同一侧的腋窝处淋巴结肿大,按压有疼痛感。如果到医院查血常规,会显示出白细胞数量明显增高。

      不过,急性乳腺炎的症状也会因人而异,有不同的表现。正在服用抗菌药物的妈妈如果出现局部发炎,症状可能被掩盖。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治疗,患病的乳房很可能会化脓,甚至内部组织受到破坏,严重的还会发生乳痿。

      发炎后不要停止母乳喂养

      发生急性乳腺炎时,一般不要停止母乳喂养,因为停止哺乳不仅影响婴儿喂养,而且还增加了乳汁淤积的机会。所以,在感到乳房疼痛、肿胀甚至局部皮肤发红时,不但不要停止母乳喂养,而且还要勤给孩子喂奶,让孩子尽量把乳房里的乳汁吃干净。

      而当乳腺局部化脓时,患侧乳房应停止哺乳,并以常用挤奶的手法或吸奶器将乳汁排尽,促使乳汁通畅排出。与此同时,仍可让孩子吃另一侧健康乳房的母乳。只有在感染严重或脓肿切开引流后,或发生乳痿时才应完全停止哺乳,并按照医嘱积极采取回奶措施。

      预防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关键在于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并保持乳头清洁。哺乳后应及时清洗乳头,加强孕期卫生保健;如有乳头内陷,可经常挤捏、提拉进行矫正;产后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不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每次哺乳后尽量让宝宝把乳汁吸空,如有淤积,可按摩或用吸奶器排尽乳汁;同时,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而当乳头如果有破损或皲裂时需要及时治疗。

      特别提醒:

      产后补充营养并不是多多益善,帮助下奶的鱼汤、肉汤或鸡汤一定要根据奶水分泌的多少适量饮用。因为有些新妈妈在开始分泌奶水时乳腺管尚未通畅,而新生儿吸吮能力弱,如果大量分泌乳汁容易造成奶胀结块,给新妈妈带来痛苦。所以,产后进食下奶的食物应从少量开始。
    原*** | 2017-12-16 08:18:05 52 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胸部整形相关知识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