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小学语文缩句

首页

小学语文缩句

具体怎样讲解 缩句 这一语文知识,越具体越好,我以前学的都忘了。谢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16 01:28:39
  •   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
      ”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
      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举例说明:
    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
    A:灯照耀着建筑。
    B: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C: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原句说的是“广场上灯”怎么样,而不是“广场上有灯”怎么样,c句改变了主语,当然也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B句基本正确,但“广场上”可认为是方位,在这里可以省掉;A句是正确的。
      
    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
    A:老人们钓鱼。
    B:夏天,老人们爱钓鱼。
      
    C: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分析: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也不能压缩掉。
    原句是说“夏天”怎么样,“老人们”爱好干什么,“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A句把主语“夏天”改成了“老人们”;把谓语“爱”改成了“钓鱼”,明显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个句子是说老人们爱好什么,并不是说他们干什么。
      B句把“到树阴下”误认为“钓鱼”的状语压缩掉了,其实“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C句是正确的。
    第三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
    原句: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缩句:
    A:鸬鹚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
    B:鸬鹚站在船舷上。
    C: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
    分析: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如果原句是复句,压缩后应当还是复句。
      
    原句是一个复句,前面的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A句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把后面分句的主要动词“像” 压缩掉了,把“等待命令”的主体“士兵”换成了鸬鹚,不符合原句意思;C句没有把后面分句的意思表达完整,“等待命令”不能压缩掉。
      
    正确的缩句应当是:鸬鹚站在船舷上。
    第四组:缩句不能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名词
    原句: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
    缩句:
    A:海棠树上开满了花。
      
    B:海棠树开花。
    C:海棠树开满了花。
    分析:句子陈述的对象(主语),有的是人或事物,有的是某个处所,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却不一样,如“学校”和“学校里”。
      缩句时不能因为意思差不多就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有一些补语和动词结合得很紧密,特别是那些短小的、甚至只有一个字的补语,缩句时不宜缩掉。
    原句主语的中心词是“海棠树上”,而不是“海棠树” ;谓语动词“开”后面有一个简短的补语“满”。
      A句合乎这类句子缩句的要求;B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使句子失去了确定的时态,压缩后的句子意思很不确定,表达不出“海棠树上开满了花”的意思;C句改换了主语。
    第五组:缩句不应当缩掉必要的简短补语
    原句: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
      
    缩句:
    A:柳树上挂满了冰条儿。
    B:柳树挂满了冰条儿。
    C:柳树上挂冰条儿。
    D:柳树挂冰条儿。
    E:树挂冰条。
      
    分析:这组句子同第四组相仿,简评如下:
    A句,正确;B句,改换了主语;C句,缩去了不应当缩掉的简短补语“满”;D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缩后句子意思很不确定;E句,过分简略,既不像句子,也不像短语。
      
    第六组: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
    原句: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句:
    A:鲸是鱼类。
    B:鲸不是鱼类。
    分析:原句是否定句,缩句时要保留否定词。
      如果把否定词压缩掉,句子的意思就变了。A句不妥,B句正确。

    郝***

    2018-09-16 01:28:3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