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联海拾珠:古月楼主闲弹(十八)

首页

联海拾珠:古月楼主闲弹(十八)

出句: 闲花落寞闻远笛 【woshi007】
对句: 芳草凄迷望幽云 【梅妻鹤子】
对句: 曲径通幽沐晨钟 【八卦炉中火】

在讨论对联的宽严问题时,又不得不说一下律联的定义:首先规定了“三原则”:即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另外还格式化了平仄格律,细分为四、五、六、七言格,四四格、四六格、四七格等等。如七言格就明确为两种平仄格律,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或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那么,很显然,出句已经出律。但它还算不算是对联呢?这在两种不同版本的《联律通则》里有不同的说明。2006年颁布的《联律通则》(试行稿),从总体上说,《联律通则》较以往的原则规定倾向于“严”。特别是第二条强调:“凡不符合联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就不应称其为楹联”。2008年中楹会再次颁布《联律通则》(修订稿)时,已将“凡不符合联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就不应称其为楹联”的条文删除,同时还专列第三章“从宽范围”,甚至规定“七八成能对即可视为成对”。

笔者窃以为,面对一副对联既不能“唯意境论”,毕竟既然还称之为对联,就有它的基本的文体特征,必要的条条框框还是要遵守的,也不能“唯平仄论”,过分依赖于韵书里的格律,查来查去的写些与现实语言相去甚远的平仄,实不足取。

闲话休提,来学习下佳对,平仄不在赘评了。

对句一:“落寞”对“凄迷”,这是以叠韵词对叠韵词,上联“闻”,由远及近,下联“望”,由近及远。写作的重点皆关注起“兴”;

对句二:“落寞”对“通幽”,这是两个动宾关系的短语相对,另以“笛”对“钟”,写作的重点在于同“比”。

两对皆韵味十足,意境上与出句均不相上下,这也更印证了联无高下之说。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2-03-04 09:58:34
    不过在古句中常遇到一个问题是,古句就已出律,特别在宋词中有些好句,是修改古句好呢,还是照旧句出题好,想听听你的意见.打扰了.

    老***

    2012-03-04 09:58:34

其他答案

    2012-03-05 12:00:57
  • 我看了上面你的回复……
    我觉得,如果出句本身就合律,那么对句有能力的还是按律来搞,合古韵的按古韵来搞,合今韵的按今韵来搞
    如果不是什么合律的,建议出题人还是写明
    反正我觉得如果是按律来的话,还是能够提升技巧水平

    猿***

    2012-03-05 12:00:57

  • 2012-03-04 14:27:40
  • 收藏家来也。。。。。。。。。

    2***

    2012-03-04 14:27:40

  • 2012-03-03 21:09:18
  • 欣赏佳联,学习知识,谢谢楼主!

    篾***

    2012-03-03 21:09:1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