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皮肤科
皮肤病

皮肤似乎出了很大问题

以前在南京时有一次在公共浴室洗澡,似乎被传染了,医生诊断说瘙痒症,要坚持服药,并嘱咐不要喝酒,不要吃鱼等海鲜,不要吃葱姜蒜,不要吃辣,等等。这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起来十分困难。但是一般会注意,但是总免不了吃到。然后就靠吃药来解决瘙痒问题。 最近来到了浙江,吃了很多海鱼,喝了不少酒,但是一直坚持一痒就吃药。可是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洗脸后,脸上都会很红,皮肤好像都起白色的好像被抓过留下的痕迹,过个大概十多分钟,又会慢慢消下去。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请懂医学的朋友给点意见,支点招。
彩*** | 2010-09-25 08:45:05

好评回答

2010-09-25 14:52:02
1*** |2010-09-25 14:52:02 58 10 评论
可选用的西药
  局部治疗瘙痒症   1、局部治疗:以镇静止痒防治皮肤继发改变为原则,可选用1%-2%石炭酸、1%-2%薄荷油、5%-10%苯唑卡因、2%-3%水杨酸、0.025%肤轻松乳剂等。泛发性者用石炭酸和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后应注意其吸收后的副作用。   2.全身治疗:   (1)、氯丙嗪:每晚口服1次50mg,用于瘙痒剧烈者。   (2)、苯海拉明:每次25mg,一日口服3次,用于瘙痒剧...

查看全部>>

可选用的西药
  局部治疗瘙痒症   1、局部治疗:以镇静止痒防治皮肤继发改变为原则,可选用1%-2%石炭酸、1%-2%薄荷油、5%-10%苯唑卡因、2%-3%水杨酸、0.025%肤轻松乳剂等。泛发性者用石炭酸和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后应注意其吸收后的副作用。   2.全身治疗:   (1)、氯丙嗪:每晚口服1次50mg,用于瘙痒剧烈者。   (2)、苯海拉明:每次25mg,一日口服3次,用于瘙痒剧烈者。(3)、O.05%普鲁卡因:每天1次口服50-100ml,10天为一疗程。   (4)、烟酸:每次O.3-0.5g,一日口服3次。(5)丙酸睾酮:一次肌肉注射50mg,每周2-3次。适用于更年期或老年瘙痒症患者。
编辑本段可选用的中成药
  1、湿热型:   (1)、龙胆泻肝丸(片):水丸剂成人每次3-6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片剂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二妙丸:每次口服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菌陈五苓丸:每次口服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血虚型:(1)四物丸(合剂):小蜜丸每次口服9g,或水丸剂每次7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合剂每次10-15ml,一日3次,服时摇匀。(2)归脾丸(片、液):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一日3次,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片剂每次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合剂每次1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3、心火亢壅型:   (1)、导赤丸:每次口服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2)、天王补心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或浓缩丸每次8丸,均为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风重型:   (1)、乌蛇止痒丸:每次口服2.5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防风通圣丸:每次口服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当归饮子、全虫方、四物汤、防风通对丸皆可达到祛风止痒。中医认为搔痒症的病因与症状:   好发于下肢,病程较长,冬季发病,春天好转。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肝肾阴虚、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或因风湿蕴于肌肤不得疏泄而致。中医将   其病因与症状大体分为三类:   1)脾虚卫弱——阵发性瘙痒,遇风触冷瘙痒加剧,食欲不振,气短无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2)肝肾亏损——夜间瘙痒为主,皮肤干燥多屑、肥厚呈草席状,腰酸膝软,夜寐不安,舌淡、苔黄、脉沉   3)气血两燔——皮肤弥漫潮红,瘙痒剧烈,抓痕血迹斑斑,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速。


瘙痒症的误区
  误区一:皮肤痒是外病,和体质、饮食习惯无关。   说到皮肤痒,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是卫生习惯所致。但是,生活条件越好、饮食越丰富,患皮肤瘙痒症的人比例却越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因为居住环境不清洁导致的皮肤炎症现在在城市中并不多见,更多情况下,还是本身体质或饮食习惯导致的血虚风燥、风湿蕴阻型皮肤瘙痒更为普遍。   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多见于老年人,一般将老年人皮肤瘙痒称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在我国老年  瘙痒症
人中,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病率达10%以上,是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疾病。特别是秋冬季节,不少老年人夜晚脱衣上床时,身上的皮肤就会痒起来,且越挠越痒,越痒越挠,直至被抓破或掐痛,才能稍稍止痒而入睡。风湿蕴阻型多见于中青年,主要症状为皮炎和湿疹,且容易反复发作。另外,很多更年期女性也经常受皮肤瘙痒长期困扰,不能彻底解决皮肤瘙痒的难题。一到春季和夏季,很多中青年人(女性居多)就容易出现皮肤瘙痒,且以局部皮肤瘙痒为主,如四肢、后背、个人隐私部位等,西药解释为皮炎、湿疹发作,仅靠外用药抗真菌治疗,容易反复发作。由此可见,想要彻底告别皮肤瘙痒,首先要做的是辨明体质,并在高发季节注意饮食调理、生活起居规律,再加上坚持内服外用药,才是根本。   误区二:洗澡可以缓解瘙痒。   误区一项有关皮肤疾病的调查中,有超过9成的被调查者表示,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会通过增加洗澡次数来缓解。诚然,洗澡后皮肤短暂的湿润状态,确实可以让瘙痒得到缓解,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一旦表皮的水分流失,瘙痒就会愈演愈烈。并且,不少人喜欢用很烫的水洗澡,这样也会加速水分流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减少洗澡的次数,用温水冲澡或擦体,并且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洗完澡后,立即涂上滋润的乳液。   误区三:涂药膏就能止痒。   在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后,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种消炎止痒药膏。其实,中医认为,瘙痒症状的  瘙痒症
根源在身体里面,即内燥。治疗皮肤瘙痒,祛除内燥是关键。老年人皮肤衰老,皮脂分泌减少,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在体内积累内燥,导致精血不足、肌肤失养、血热内伏。一旦温度、湿度变化,老年人很容易皮肤瘙痒。而中青年人经常熬夜,过度饮酒,过食辛辣,过度抽烟,生活不规律,长期如此,容易在体内积累内燥,使体内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皮炎和湿疹多次发作。还有更年期女性,由于内分泌失调,气血亏虚,肌肤失养,皮肤干燥,容易出现神情倦怠、面色萎黄、心悸失眠、大便艰难、情绪烦躁等,体内的内燥难以顺畅排出,引起各种皮肤瘙痒。因此,患有皮肤瘙痒的更年期女性,要及时祛除体内的内燥。   基于此,如果仅仅使用外用药物,其实只能暂时止痒,长此以往,还容易产生依赖性。而为皮肤瘙痒者量身定制的内服药才是真正从“源头”止痒,通过调节体质,祛除内火,使体内达到“完美的平衡”,皮肤自然远离瘙痒困扰。其中,以六味中药配方而成的润燥止痒胶囊配方最为科学。生地黄、苦参、何首乌,清热解毒,凉血燥湿,能有效缓解皮肤表面的瘙痒;制何首乌、桑叶、红活麻,补肝肾,益精血,清肺润燥,袪风除湿,能消除体内的内燥。六药合用,养血滋阴,袪风止痒,针对皮肤瘙痒的根源,润内燥,止外痒,由内止痒不用抓[2]。
编辑本段瘙痒症的治疗方法
  一.内用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应用 除扑尔敏、赛庚啶、非那根以外,还可应用息斯敏每次10mg,每日1次;特非那丁每次60mg,每日2次;新敏乐每次8mg,每日2~3次;仙特敏每次10mg,每日1次。   (2)全身性瘙痒症可用盐酸普罗卡因静脉封闭,静脉普罗卡因滴注,宜半小时以上,含普罗卡因按每  瘙痒症
公斤体重4毫克计算,溶于生理盐水内,配成0.1%浓度,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局限性瘙痒症可用去炎松10mg皮损内注射,每周1次或用地塞米松2mg皮损内注射,每周1~2次。   (3)老年性瘙痒症可用性激素治疗,男性患者用丙酸睾丸酮50~100mg,肌肉注射,每周1~2次。或甲基睾丸素10mg,每日3次。女性患者可服乙烯雌酚,0.5mg,1月3次。应用性激素对于生殖系统肿瘤或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忌用或慎用。   (4)对全身性瘙痒症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10%硫代硫酸钠。也可静脉注射或滴注维生素C.   (5)对瘙痒剧烈而影响睡眠者可用镇静、催眠剂,可根据病情适当选用。   (6)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急性瘙痒症多由于风、湿、热所致,故以清热去风为治疗原则,采用荆防清热汤治之。慢性病人,除部分病人由风、湿、热引起外,多由血虚生风,或血淤气滞所致,故以养血去风,或以养血去风兼活血化淤为治则,采用永安止痒方、痒疹方或血燥方治之。肛门瘙痒症和女阴瘙痒症中医认为多由肝胆湿热引起,选用龙胆泻肝汤效果较佳。   二.外用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的目的是解除或减轻瘙痒。常用外用药常含碳酸、薄荷脑、麝香草酚、煤焦油溶液等止痒药,根据病情配成洗剂、霜剂等。常用的有炉甘石洗剂,或酚炉甘石洗剂(炉甘石洗剂加1%麝香草酚或1%薄荷脑)。也可以用皮质类固醇软膏或霜剂。对女阴瘙痒症或肛门瘙痒症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含刺激性的药物。 
0/300

其他答案(共6个回答)

    2010-09-26 09:23:18
  •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可能是皮肤过敏引起的。建议最好去医院看看。希望这里可以帮到你。
     
    1*** | 2010-09-26 09:23:18 26 18 评论
    0/300
  • 2010-09-26 00:09:39
  • 皮肤过敏,内衣内裤和上面的衣服重换了不要穿就好了。
    1*** | 2010-09-26 00:09:39 25 18 评论
    0/300
  • 2010-09-25 13:07:20
  •     瘙痒症的症状之一: 继发性皮损。因抓挠过度而发生抓痕、血瘀,日久可出现湿疹化、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对应一下试试。
        另外根据病史、病情等进行诊断思考,如:1、皮肤瘙痒为突出表现,全身可无明显不适者,多为皮肤科疾病。2、因食物、药物、虫毒或其他物质过敏、侵袭或中毒所致出疹,如漆疮、药毒、粉花疮、食鱼蟹中毒、野屎风、水毒、沙虱病、恶虫叮咬等,一般可通过病史询问而明确诊断,且多伴有瘙痒、...

    查看全部>>

        瘙痒症的症状之一: 继发性皮损。因抓挠过度而发生抓痕、血瘀,日久可出现湿疹化、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对应一下试试。
        另外根据病史、病情等进行诊断思考,如:1、皮肤瘙痒为突出表现,全身可无明显不适者,多为皮肤科疾病。2、因食物、药物、虫毒或其他物质过敏、侵袭或中毒所致出疹,如漆疮、药毒、粉花疮、食鱼蟹中毒、野屎风、水毒、沙虱病、恶虫叮咬等,一般可通过病史询问而明确诊断,且多伴有瘙痒、风团、水肿等症。3、年老体弱、气血亏虚者,其皮肤瘙痒,多为血虚风燥。4、由情绪波动而引发皮肤瘙痒,多为肝郁血虚,所以,皮肤瘙痒症的患者要保持比较稳定的情绪,以免因情绪波动而引起病情加重。
     
        说实话,你应该已经对于自己的情况比较了解了,瘙痒症本来就是很难痊愈的,如果饮食和生活习惯上不加注意的话只会越来越严重。而且最麻烦的是可能你长时间一直很注意,但是只要出现一次放纵,就会前功尽弃!!
        所以最后再给你几个建议:
         一、不可以对于瘙痒的部位抓挠,情况严重的话可以服药止痒,用专用毛巾沾水轻压擦拭。还有任何碱性物质通常都有助于缓解皮肤痒。你可以到药房买一些碱性物质的乳液,涂在荨麻诊处。
         二、采用中药调理试试。具体不多说,找个好的中医问问。
         三、采用食疗。通过食疗的方法以养血滋阴是最佳的选择:   泥鳅煲红枣   泥鳅30~50g,红枣20g,食盐少许。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加入盐、味精即成。服用宜每天1剂,连服10剂。泥鳅性味甘平.入脾,肝,肾三经,能补中益气,强精补血,与红枣共奏养血润燥之功效,   穿山甲煲   穿山甲肉1 00g,生姜5片,食盐少许。穿山甲肉切碎,放锅内,加生姜、清水适量,慢火煎煮,至熟透加食盐调味,服食。3~5天服1次。可适当服食,不宜多服。此药膳中,主要取穿山甲走窜之性以开血凝,散血聚,兼有滋阴的作用,达到养血熄风的目的,对顽固性皮肤瘙痒可见功。   八宝肉皮粥   胡萝卜100g、白芨10g、杞子20g、海参20g、肉皮100g、粳米1香蕉可治疗皮肤瘙痒症
    00g,煮粥。或者可用熟地当归粳米粥:熟地黄30g.当归20g,粳米40g。陈皮末少许。每日服2次,中晚各1次。   鸡血藤膏   鸡血藤500g,冰糖500g。将鸡血藤水煎3~4次,过滤取汁。微火浓缩药汁,再加冰糖制成稠膏即可,可常服。鸡血藤能养血活血、冰糖润燥,此膏对用血虚风燥,病久不愈者非常有效。   当然,除了以上的药膳方法,患者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浓酒,浓茶。并且应该适量摄入高脂肪食物,脂肪能产生热量帮助人们抵御寒气,并能使皮肤得到滋润,脂肪食物也有利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入,它们有防治皮肤干燥和老化的作用。
         四、至少要坚持一年半以上才能尝试身体状况。
    1*** | 2010-09-25 13:07:20 56 12 评论
    0/300
  • 2010-09-25 11:20:49
  • 你是过敏性体质,主要是皮肤反应,不是传染所致。
    这次是吃海鲜、喝酒引起,脸上的表现,是过敏性皮炎。
    你既然是这种体质,生活上就应该谨慎,平时除少饮酒外,忌辛辣、海鲜。若有反应,可服“开瑞坦”1粒,每日一次。脸上的皮炎,可用“三九皮炎平”涂抹。
    j*** | 2010-09-25 11:20:49 53 12 评论
    0/300
  • 2010-09-25 10:42:20
  • 皮肤过敏,神经性皮炎。注意辛辣食物及经皮肤科做过敏原后的过敏物质。出现瘙痒尽快用药。
    z*** | 2010-09-25 10:42:20 24 18 评论
    0/300
  • 2010-09-25 09:31:33
  • 你这样的情况有多长时间了?第一次是什么时间出现的?会不会是水土不服或是其他因素引起的,找病因很主要。吃药物只是暂时缓解症状,你可以服用防风通圣丸,是中成药这个药物很便宜,先买一盒吃吃看。因为这个药物是解表通里,清热解毒有治疗风疹湿毒的作用,你试试看!!按说明服用。
    j*** | 2010-09-25 09:31:33 54 12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其他答案(1)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