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签定翡翠

首页

如何签定翡翠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0-07-22 19:45:05
      种:现在有多种解释,还未形成定论,有专家解释说,种是指翡翠的结构,也有人说是透明度的代名词,和水一样。还有种解释说是相当于质地。目前市场受追捧的是玻璃种。  
     
        水:即通透度,翡翠内部因为结晶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有的清澈如水,有的则透明如冰。
      翡翠是多品质矿物集合体,透明者极为罕见,绝大部分翡翠都是不透明至半透明,一般为,透明度越高越靓。 色:即颜色。观其色是判断翡翠优劣的首要因素,翡翠色泽鲜艳,有玻璃的光泽,透明度好。常见的有绿色、红色、黄色、紫罗兰色、褐色、白色和蓝色等,其中尤以绿色为上佳。
       1、水头:指翡翠的透明程度。水头长或者水头足表示透明度好。也常用“一分水”、“二分水”来形容翡翠的透明度。一分水是指可以看到约3mm深处的矿物,二分水是指能看到约6mm深处的矿物,能达到二分水的翡翠,其透明度就非常好了。水头长、水头足或者一分水、二分水都只是一个定性的描述,而观察时候的光线强弱,对透明度都明显影响。
      水头短、水头差是指透明度不好,也称为“干”。 2、翠性:翡翠中单斜辉石的解理面或晶面,对光的反射(有时反射光可发生干涉并形成干涉色),看上去呈片状、针状或星点状闪光,这种现象成为“翠性”。行内人士常形象地描述为蚊子翅、苍蝇翅。一般来说,单斜辉石颗粒越粗大,翠性越容易观察到。
      出处:翠玺珠宝 3、地子:也称“底子”。是指翡翠的质地,主要由结构、透明度及颜色等因素决定。例如结构致密细腻,透明度很好,似玻璃一般,成为“玻璃地”;透明度很差,呈白色者成为“干白地”;透明度较好,像熟藕粉一样,常带有粉色或者紫色的地子,称为“藕粉地”,等等。
       4、皮:也成“璞”,是指翡翠在风化过程中形成的外部风化层。皮的厚度有薄有厚,颜色有深有浅,主要颜色有黄褐色、棕红色、灰白色、黑绿色、黑色等。 5、籽料:也称“老坑料,水石”,是指原生翡翠经大自然的机械破碎,搬运滚磨,在山坡、河床等处堆积的砾石,一般呈浑圆形至圆形,俗称鹅卵石。
      籽料表层有风化作用形成的皮壳。由于经过漫长时期的磨蚀和水浸,其透明度较好,质地温润,一般优于山料。 6、山料:也称“新坑料”,是指从矿山开采出来的原生翡翠矿石。山料表面新鲜,无风化皮壳,多呈带棱角的块状,透明度一般不如籽料。 7、石花:指翡翠中的白色絮状物斑块,其透明度差。
       8、翡翠A货:指仅经过机械加工,其颜色、结构、透明度等均保持天然状态的翡翠,即天然翡翠。 9、翡翠B货(假货):对于那些含杂质较多品质欠缺的翡翠,用强酸清洗漂白(即腐蚀)以除去杂质。这样做,会使翡翠的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填平缝隙,增强其坚固性,往往需要作注胶处理,这种翡翠称为“B货”。
      时间久了,注入的胶质会渐渐变黄。 10、翡翠C货(假货):那些天然颜色较差,通过人工方法增色,例如染色,使翡翠产生理想的颜色,这种翡翠称为“C货”。利用人工方法使翡翠增色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 有些翡翠经过酸洗后,在注胶固结之前,还要增色处理,这种翡翠称为“B+C货(假货)”。
       11、种:也称“种份”。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种的使用比较混乱,具体称呼是五花八门。例如,按照透明度划分“透明度高,则种好”,反之,则种差;透明度很好的称为“老坑种”,透明度差的称为“新种”,透明度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新老种”;也有“玻璃种”(透明度很好)、“冰种”(透明度较好)等称呼。
      按矿床类型,有“老坑种”(即籽料)、“新坑种”(即山料)之分。按颜色和透明度的好坏,有“花青种”、“油青种”之分,等等。 翡--翡翠中多种深浅红色的简称,有时也称为“红翡”。 翠--翡翠中多种深浅绿色的简称,有时也称为“绿”。 紫--翡翠中紫色部分的简称,有时也称为“紫翠”或“紫罗兰”或“春”。
       黑--翡翠中黑色部分的简称,有“黑点”、“黑丝”、“脏”、“黑疙瘩”、“黑带 子”、“黑钉”等。 皮--翡翠外部的风化层部分,我国古代称为“璞”。 绺--翡翠中各种原因造成的裂痕裂纹。 地子--底色的意思,翡翠中除去绿色以外的部分合称。
       翠性--翡翠特有标志,为翡翠中细小晶粒的纤维状、片状或星点状闪光,是翡翠鉴定 时的关键性特点。 炝翠--伪造品,一种人工加色的翡翠。 料石--伪造品,一种冒充翡翠的玻璃或烧料制品。 水头--翡翠的透明程度,常用长短好坏衡量。 种份--翡翠的绿色与透明程度的总称,分为老种、老新种和新种。
       照映--翡翠绿色和地子之间辉映影响的一种关系。 立卧--即立性、卧性,常指翡翠绿色的一种方向性。 深浅--即深色、浅色,翡翠颜色的形容词,主要指色质。 浓淡--即色浓、色淡,翡翠颜色的形容词,主要指色量。 花匀--翡翠颜色均匀与否,均匀者为匀,不均匀者为花。
       灵死--对透明程度而言,透明者为灵,不透明者为死;对照映特点来说,照映好为灵 ,照映坏为死。 阴阳--颜色鲜明而开放者为阳,颜色昏暗而凝滞者为阴。 头尾--颜色的方向与位置的形容词,色浓、强、硬、聚、宽者为头,色淡、弱、软、 散、窄者为尾。
       老新--翡翠质量的比较,色浓、水头长、有外皮者、外皮细者、绿色硬者为老,色淡 、水头短、无外皮者、外皮粗者、绿色软者为新。 聚散--颜色特点的形容词,色硬、浓、头者为聚,色软、淡、尾者为散。 硬软--翡翠质量的比较,色浓、聚、质细、水头长、皮紧、表皮有绿色为凸起者为硬 ,色淡、散、质粗、水头短、皮松、表皮有绿色为凹下者为软, 松紧--翡翠质量的形容词,一般指翡翠块状集合体的粒度与密度,并含有一定程度的 软硬区别。
       正邪--颜色的纯正,绿色鲜艳无邪色者为色正,而绿色中泛有黄色、蓝色、灰色、黑 色、油色者为色邪。 润木--翡翠质地与绿色水头较好者为润,翡翠质地与绿色水头较差者为木。 脏--翡翠绿色中的脏色、杂质或包裹物。 蔫--翡翠绿色特点的形容词,指颜色不鲜明而缺乏生气。
       尖--翡翠绿色特点的形容词,指颜色极为鲜明而艳美。 艳--翡翠绿色浓淡的形容词,含有色浓水足的意思。 俏--翡翠绿色浓淡的形容词,含有艳之不足的意思。 瓷--翡翠绿色特点的形容词,含有凝滞而精灵不足的意思。 袍--翡翠原料外层同心状红色层,也就是红翡,具有这种情况下的翡翠叫“穿袍”。
      
       雾--翡翠原料外层同心状白色或灰色的浸染层,亦称“皮包水”。 油--翡翠的一种特点,具有凝滞而阴沉的感觉,有油青、油黄、油绿之区别。 皮包水:也叫水侵或干心、白心。其特点是翡翠矿体受侵蚀后一种灰色暗色沿整个翡翠由外向内侵入,受侵部分显得透明度及颜色均较好,但内部仍较干白 。

    天***

    2010-07-22 19:45:05

其他答案

    2010-07-22 15:28:13
  •   我国珠宝业的前辈们,在长期的翡翠加工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有关翡翠的经验,并以言简意赅的格言形式,表示出了翡翠的这些特点。记住这些格言,并能了解和体会其中深刻的内涵,将终身受益。 
    灯下不观色 
    其实,任何珠宝都不应当在灯下进行颜色的质量评定。
      而对于翡翠来说,这一点则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翡翠的颜色,尤其是闪灰,闪蓝以及油青之类的翡翠颜色,在灯光下的视觉效果要比自然光线下的颜色效果好很多。因此,灯光下只能看翡翠的绺裂,看水头长短,看照映程度或其它特征。而要在自然光线下,察看和评定翡翠的绿色。
       色差一等,价差十倍 对于高档的翡翠来说,价差十倍恐怕还不止。例如:一粒50万元的翡翠戒面与一粒500万元的翡翠戒面,翡翠质量?样式、大小、种水、瑕疵 都是一等一的,无可挑剔,二者之间的价格差别关键在于绿色上的高低。而如何认识和区分翡翠绿色的各种差别是极为重要的,至少也要见过和经历过。
      “多看少买”对于购买翡翠原石来说,“多看”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是一个进行比较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和验证经验的过程;是〃买〃的前提。“少买”不是不买,而是提醒你要“看”好了再买。“宁买一条线,不买一大片”对于翡翠原石中的绿色形状特点来说,“一条线”?带子绿 与“一大片”靠皮绿 是同一种绿色形状的两种表现形式,是“线”?立性 与“片”?卧性的分别。
      “线”的厚度是已知的,而深度是未知的;“片”的面积是已知的,而厚度是未知的。格言的关键在于提醒人们,不要被翡翠表面上绿色的“多”与“少”所迷惑,要认清绿色“立性”与“卧性”的本质。因此,并不是真的见了有一大片绿色的翡翠也不买,而是提醒不要对绿色的厚度有过分的奢望。
       龙到处才有水 所谓“龙”其实是指翡翠中的绿色。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无论在质地的粗细程度或者透明程度上,有绿色的部位比没有绿色的部位?地子 ,都要好一些。当然,有时翡翠绿色和地子之间的这种差别表现的过于强烈时,就象下一个格言所说了。
       狗屎地子出高绿 翡翠的地子与翡翠的绿色互为依存,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绿色种水好的情况下,地子通常也不会太差,反之亦然。而格言主要提醒人们:不要忽视翡翠绿色的特殊性。虽然不是每一个“狗屎地子”都会有高档的绿色。但是〃狗屎地子〃中可以出现上等的绿色。
       无绺不遮花 《礼记》云:“大圭不琢,美其质也。”事实上,高档的翡翠绿色通常也都是以“素”身的形式,来表现其自然本质的。例如旧货中的搬指、翎管之类都属于“素活”。如果雕有花纹图案,其美丽的花纹之下必有跷蹊。故而业内流传有“无绺不遮花”的说法。
      现代的翡翠制品中同样如此。 冷眼观炝绿 所谓“炝绿”乃是指一种加色的“假翡翠”,这是一种老掉牙的伎俩。时下的做假手段有“冲凉”、“洗澡”和“镀膜”等。当然任何作假或许得逞于一时,而不会永远不露马脚的。以前的格言是对行内人说的,是提醒人们要重视第一眼的感觉,不要放过任何疑点。
      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妨也“冷眼”一点。一定要到信誉好、有质量保证的商店去购买翡翠。 。

    小***

    2010-07-22 15:28: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