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国考的招考条件太苛刻(畅谈)

首页

国考的招考条件太苛刻(畅谈)

各位网友,是否觉得今年国家公务员招考的条件,大部分太苛刻了,约1.5万个职位,其实真正放宽条件给大伙能报名,也就广州,深圳等那几个海关部门,专业、基层工作经验、备注其他等条件不限的,广受报考者欢迎,同时也造成职位过热!
象我,读行政管理出身,全日制本科毕业几年了,一直在个市直单位打杂,这个专业在我读书年代是最适合从政的,无奈生不逢时,天意弄人,书册不如政策读得快…毕业后的公务员考试,全都偏向于技术性的,如外语、信息、计算机等专业;我的市直单位工作经验,也不能算“基层”工作经历;入党几年,现在许多却要招“无党派人士”;在正规单位工作几年,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也难得有些职位我专业对口可以考虑报名,可备注还要来个“限应届毕业生”或招“研究生”,还没考试,就先被挡在报考“门槛”之外…你说,国家就那么喜欢招些什么都不会或学历高到天的人,去加入公务员行列吗?我这样的经历,还有什么报考优势吗?只能与大伙去挤热闹,报些所谓的什么条件都基本“不限”,几千人争一个的职位,“中奖”几率几乎为0…
这里我不问其他考务问题,只求在这个热闹的报考阶段,谈谈、交流、探讨下其他各位报考者的情况和心声,当作“热点问题”大家畅所欲言!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10-27 20:47:45
    条件太苛刻,有同感。但关键问题是,即便你的条件符合,考试通过,没有关系能当上公务员吗?我抱怀疑态度。现阶段,只有取消了面试这到坎,才可避免人为因素。有可能考得很好的考生,由于没有关系,被面试不合格拒之门外。目前,最具有公正性的只有高考,其他的都很难说了。

    1***

    2009-10-27 20:47:45

其他答案

    2009-10-26 22:12:52
  • 形势变化太快,我们要学会适应

    柠***

    2009-10-26 22:12:52

  • 2009-10-25 13:22:29
  •   其实这也反映了社会上人才分布的不平均,很多冷门为什么冷,因为对专业的要求高,比如地震局、气象局,一般的人去了能干的了嘛?随便一份数据、一个报表咱就看不懂啊!再看看现在的热门职位都是些什么?经济、管理、营销、计算机、外语……这些职位都是这么多年大学的热门专业,学的人多了,自然竞争也就大了嘛!国家机关的运转不像企业,可以随意换人,一年只有一次的国考,录取公务员的标准自然跟企业是不一样的,国家机关就要求人才具有专能,或者在某个领域具有一定的水准,所以哪怕有些职位冷成了0,只要不能适应这个职位的工作性质的专业人才,国家还是不会招收的。
      我经常上考试多 看上面的资讯报道,有些确实很有道理,很能让人学到一些东西。
      如果我们选择的职位竞争太大,那我们就保持平常心去考试吧,重在参与嘛,想想在古代,为了进京赶考,那些秀才们都要千里跋涉,哪怕病死客乡也在所不惜,加油吧各位!对了,我报的是天津最热门的那个海关,是在已经通过7000多人的情况下报的,重在参与,我的心态很轻松,祝大家都考试成功!。

    考***

    2009-10-25 13:22:29

  • 2009-10-25 09:48:39
  •    其实国考也算比较公平的,你看学大专的警校毕业生,学历低,没基层工作经验,就业面窄,但就是有很多职位可以报考.国家还是从整体角度出发考虑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些专业不需要考公务员也能找到比较理想,待遇好的工作.我认识的一位朋友考到市建设局,但第二年就把工作辞了.因为待遇还没非公企业给的待遇好,工作劳心又劳力.现在混得很好,开上了x5.个人意见,不一定非要考公务员,大家仔细想想考上了又会过的开心吗?现在提拔很难,没人没关系没钱跟本别想往上爬.爬不上去了就得混一辈子.浪费时间.楼主你要实在想报考,你可以通过自学或函授再学习别的热门职位专业,国家也承认自考和函授.希望这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d***

    2009-10-25 09:48:39

  • 2009-10-25 09:32:06
  • 一、关键是中国人太多了,人才挑选的余地大,所以尽量把门槛太高也算正常。二、“国考”也代表国家形象,招考条件高一些也正常。三、如果放低门槛,很可能造成报名人数剧增,报考规模大了,政府工作量也非常大,政府部门肯定招架不住。
    比方说:别人同时给你介绍好几个对象,你肯定尽量先见一些条件相对好的,企业女白领和车间女工你会选择哪个啊。

    狐***

    2009-10-25 09:32:06

  • 2009-10-25 00:21:23
  •   相信大家彼此差不多!因为这样,很多苛刻条件的职位报的很少,而报名超过80万人,是只围绕在个别设置比较低门槛的职位,真是不公平。
    我个人也觉得,太苛刻门槛不适合招到能胜任工作的人!
    --    恩,也是,各位说得很有道理。但如果1。5万个职位,都把"门槛"平均化,这样也不会造成某些部门过热,某些职位过冷的"两极分化"局面,好象欧洲科技部和海关部门,都达到三、四千:一的比例,照那么一人,却浪费了那么多人的报考资格,并造成大量人才浪费。
       假如,象气象局、中央机关、银行等,他们的岗位其实没那么复杂,稍加培训,一个专科生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他们要求的条件不是那么苛刻和偏僻,大可以吸引更多人才报名,缓和海关、税局等过热部门的报名局势,这样不是更好?适当放低要求,依照“中庸之道”取适中条件让人报名,不是更好?不会那么多人最后“走投无路”,去挤“三不限”单位的热闹,报名! 只是个国家干部的小科员,动不动就研究生以上,2年基层工作经验,人民警察标准的体检、定性工作经历,有的还要应届毕业生,专业要求还要那么细,我们这些几年前读大学,在专业没规范分类的年代,基本上没什么人能报上对口单位的名!最多只能去挤那些“三不限”的! 还有,更郁闷的是,“2年基层工作经历”,不等于“2年工作经验”,这无疑剥夺了更多有学历的城市社会在职青年为国效力的权益!很不公平!本人很建议把“基层”两次去掉。
      

    x***

    2009-10-25 00:21:23

  • 2009-10-24 23:02:15
  • 大家都这样呀,没办法。不是我们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八***

    2009-10-24 23:02:15

  • 2009-10-24 21:25:57
  • 所以有的报名的很少啊

    h***

    2009-10-24 21:25:5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