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会计知识

首页

会计知识

资产减值损失属于什么科目??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10-20 06:24:22
      资产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主要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一、本科目应当按照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二、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
         三、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字串2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转自:育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网。

    1***

    2009-10-20 06:24:22

其他答案

    2009-10-19 23:13:13
  •   什么是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的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 
      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资产减值包括所有资产的减值。
      但是由于资产的性质不同,所适用的具体准则也不尽相同。例如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性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投资性房地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3号--投资性房地产》等。
         另外出台的《资产减值》准则,它主要涉及除上述资产以外的资产,通常属于企业非流动资产,具体包括:   1。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2。采用成本模式进行手续计量的投资性房产   3。固定资产   4。生产性生物资产   5。
      无形资产   6。商誉   7。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   考虑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资产发生减值后,一方面价值回升的可能性较小,通常是永久性减值;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确认资产重估增值和操纵利润,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   1、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3、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记入当期损益 。   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
         四、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 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六、损益类   6001 主营业务收入 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6011 利息收入 企业(金融)确认的利息收入。   6021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企业(金融)确认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6031 保费收入 企业(保险)确认的保费收入。   6041 租赁收入 企业(租赁)确认的租赁收入。   6051 其他业务收入 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6061 汇兑损益 企业(金融)发生的外币交易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损益。
         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6111 投资收益 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6201 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 企业(再保险分出人)从事再保险业务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保险责任准备金。
         6202 摊回赔付支出 企业(再保险分人)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赔付成本。   6203 摊回分保费用 企业(再保险分人)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   6301 营业外收入 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   6401 主营业务成本 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
         6402 其他业务成本 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   6403 营业税金及附加 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6411 利息支出 企业(金融)发生的利息支出   6421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企业(金融)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相关的各项手续费、佣金等支出。
         6501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企业(保险)提取的非寿险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再保险合同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6502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 企业(保险)提取的原保险合同保险责任准备金。   6511 赔付支出 企业(保险)支付的原保险合同赔付款项和再保险合同赔付款项。
         6521 保单红利支出 企业(保险)按原保险合同约定支付给投保人的红利。   6531 退保金 企业(保险)寿险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时按照约定应当退还投保人的保单现金价值。   6541 分出保费 企业(再保险分出人)向再保险接受人分出的保费。
         6542 分保费用 企业(再保险接受人)向再保险分出人支付的分保费用。   6601 销售费用 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6602 管理费用 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6603 财务费用 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6604 勘探费用 企业(石油天然气开采)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发生的地质调查、物理化学勘探各项支出和非成功探井等支出。   6701 资产减值损失 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6711 营业外支出 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6801 所得税费用 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69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 。

    1***

    2009-10-19 23:13: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