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五官科
口腔科

牙齿松动固定方法

有几种,利弊如何
通*** | 2009-07-10 16:37:30

好评回答

2016-08-09 10:08:24
幸*** |2016-08-09 10:08:24 3897 1938 评论
1.牙周病是导致牙齿松动的主要原因,牙周病早期不易察觉,无明显疼痛不适、多会有咬物无力的症状。多容易导致在有所察觉时,患牙无法保留需要拔除的情况。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一旦急性炎症缓解,牙齿松动情况也能减轻或消失。2.因为牙齿外伤导致的的牙齿松动,轻度松动可以服用消炎,带起自动恢复;若严重松动、脱位、移位时,需要及时到专业、正规的医院及时就医。3.咬合错位引起的牙齿松动:个别牙咬合力量过大或咬合关系...

查看全部>>

1.牙周病是导致牙齿松动的主要原因,牙周病早期不易察觉,无明显疼痛不适、多会有咬物无力的症状。多容易导致在有所察觉时,患牙无法保留需要拔除的情况。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一旦急性炎症缓解,牙齿松动情况也能减轻或消失。2.因为牙齿外伤导致的的牙齿松动,轻度松动可以服用消炎,带起自动恢复;若严重松动、脱位、移位时,需要及时到专业、正规的医院及时就医。3.咬合错位引起的牙齿松动:个别牙咬合力量过大或咬合关系异常时出现的牙齿松动,一般经医生调整咬合后,消除咬合创伤,牙槽骨能自我修复,牙齿也可恢复稳固状态。
0/300
2009-07-17 14:23:55
1*** |2009-07-17 14:23:55 3885 1938 评论
你好:
   1、钢丝结扎法 
   2、钢丝加光敏树脂粘合固定法 
   3、正畸法
   4、带钩牙弓夹板固定法
   5、钢板固定法
   6、U型固位钉固位法 
   7、固位带固位法。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16-11-10 10:18:36
  • 牙齿松动是因外伤造成时,若轻度松动,可服用消炎药一但炎症消退,牙齿即可自动恢复稳固状态;若松动严重或脱位、移位时,就应把牙齿复位,然后结扎固定于相邻的牙齿上,并服用消炎药,保持口腔卫生,短期内禁用此牙等等,过l~2个月此牙即可恢复正常。
    时*** | 2016-11-10 10:18:36 3880 1943 评论
    0/300
  • 2009-07-23 01:00:46
  • 牙齿松动该怎么处理
    
      在牙周科门诊,每天都有一些因牙齿松动而就诊的病人,经调查他们中大多数是因患牙周炎而导致牙齿松动。在患者中对松动牙的认识在着两种误区,一种是认为凡松动牙都该拔除,另一种则认为松动牙宁任其自行脱落也不愿拔除。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有偏差的。牙周炎造成的牙齿松动只要符合适应症可以对其进行固定,而且随着材料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松动牙得以存留,继续行使功能;但另一方面并不是所...

    查看全部>>

    牙齿松动该怎么处理
    
      在牙周科门诊,每天都有一些因牙齿松动而就诊的病人,经调查他们中大多数是因患牙周炎而导致牙齿松动。在患者中对松动牙的认识在着两种误区,一种是认为凡松动牙都该拔除,另一种则认为松动牙宁任其自行脱落也不愿拔除。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有偏差的。牙周炎造成的牙齿松动只要符合适应症可以对其进行固定,而且随着材料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松动牙得以存留,继续行使功能;但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松动牙都适合固定,松动牙有一定的适应症,如通常要求患牙牙槽骨的吸收要少于根长的2/3等等。
    
      目前前牙固定方法最常用的是结扎丝联合光固化树脂的牙周夹板法,即用结扎丝将患牙与邻近健康牙连续结扎,再用光固化树脂贴面,以固定尼龙丝并恢复前牙外观。经此方法固定后,患牙不仅得到固定,而且外形、色泽方面较以往更为美观。后牙松动更多地采用修复的方法进行固定,如铸造连续卡环夹板固定法,或连续冠、连续嵌体等,经修复法固定后,患牙能够承受较大的合力,功能恢复颇佳。此外,个别松动牙还可以不依赖邻近健康牙而采取根管内种植术,也可取得良好的固定效果。
    
      当然,松动牙固定必须在患牙经过系统的基础治疗且炎症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只要治疗措施及时合理,松动牙固定手术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沉*** | 2009-07-23 01:00:46 3896 1940 评论
    0/300
  • 2009-07-10 23:24:23
  • 牙周病多数成年人都患有牙周病,大多数牙周病进展缓慢,始发时多为牙龈炎,除偶有刷牙出血外并无多少自觉症状,所以不引人注意。而牙龈炎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为牙周炎,此时可出现严重口腔异味,牙周反复脓肿,牙齿松动,牙缝越来越大,越来越稀疏,严重者牙齿脱落。患者若在此阶段就诊,医生可以控制炎症恶化,但已破坏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龈萎缩)是不可逆的,很难完全恢复。像陈女士这样的情况,即属不可逆性的牙周破坏。 
    
    ...

    查看全部>>

    牙周病多数成年人都患有牙周病,大多数牙周病进展缓慢,始发时多为牙龈炎,除偶有刷牙出血外并无多少自觉症状,所以不引人注意。而牙龈炎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为牙周炎,此时可出现严重口腔异味,牙周反复脓肿,牙齿松动,牙缝越来越大,越来越稀疏,严重者牙齿脱落。患者若在此阶段就诊,医生可以控制炎症恶化,但已破坏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龈萎缩)是不可逆的,很难完全恢复。像陈女士这样的情况,即属不可逆性的牙周破坏。 
    
    刷牙不当不正确的方法不但不能保护还会破坏牙齿及牙周组织,如过硬的牙刷、牙膏中磨擦剂颗粒过粗及拉锯式刷牙,都可能导致牙龈退缩。 
    
    不良修复体做得不好的假牙不易清洁,会导致牙周卫生不良,也会使牙龈萎缩。 
    
    还有各种原因所致的过度咬合力,也会使牙异常移动,而使牙龈退缩。牙龈退缩是不可逆的,重点应放在预防上: 
    
    ①定期的口腔保健。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每6到12个月洁一次牙,是预防牙龈炎症的有效措施。已有牙周病症状的患者,应及时接受系统牙周治疗。 
    
    ②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推荐使用刷毛较软,顶端圆钝的牙刷。牙膏以含氟牙膏为佳,其中含的磨擦剂应粗细合适。同时要学会正确的刷牙姿势,大多数人可采用竖刷法或短横颤动法。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牙签、牙线以清理牙刷难以到达的位置等。 
    
    ③不要图便宜和方便。在一些技术水平不高、操作不规范的小诊所镶牙,这也是产生不良修复体的的主要原因。 
    
    ④如有患者觉得自己有个别牙发生异常移动,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对症处理。 
    主要是龈缘部分存在异物又长期得不到清理,细菌滋生刺激长期存在所致;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或多或少发生萎缩,使牙根暴露,这种叫生理性萎缩,是不需治疗的。再就是牙科手术不当留下的后遗症。保持清洁是延缓牙龈萎缩的最有效的方法,定期洗牙亦显得尤为重要。 炎症性的牙龈萎缩,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胀痛,刷牙时常见出血。而老年牙龈萎缩常使裸露了的牙极对冷热的温度变化及酸性食物等异常敏感,妨碍进食,降低生活质量,尢应注意防治。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应选用符合全国牙防组织推荐的牙膏及牙刷。每天刷牙2-3次,晚睡前的一次必不可少。在来不及或不方便刷牙时,可用漱口代替,在某些特殊场合里,可用汤或茶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2、防治炎性口腔病。牙周炎、牙结石、口腔溃疡、牙龈炎、牙龈脓肿、食物嵌塞及不大合适的假牙等,都是刺激引致牙龈萎缩的原因,所以应定期到医院检查治疗,并进行有关口腔自我保健知识的咨询;对于已经萎缩的牙龈,也可以手术治疗。 
    
    3、治疗引发牙龈萎缩的老年性全身性疾病。如内分泌紊乱可导致牙龈萎缩;贫血和缺乏维生素C,易牙龈出血;糖尿病人容易发生口腔炎症;白血病等严重疾病也可引起牙龈萎缩。在治愈原发疾病之后,牙龈萎缩也随之好转。 
    
    4、严防环境污染。砷、铅等中毒可导致牙周炎,牙龈水肿及牙龈萎缩,故应重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质量,避免接触有毒物质。 
    
    5、食疗。枸杞煮瘦肉或生地,熟地、生姜各15克煮鸡蛋,对预言及治疗牙周疾病效果良好,可以长期食用。 。目前提倡的正确刷牙方法有以下几种: 
    竖刷法:就是将牙刷毛束尖端放在牙龈和牙冠交界处,顺着牙齿的方向稍微加压,刷上牙时向下刷,刷下牙时向上刷,牙的内外面和咬合面都要刷到。在同一部位要反复刷数次。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消除菌斑及软垢,并能刺激牙龈,使牙龈外形保持正常。颤动法,指的是刷牙时刷毛与牙齿成45度角,使牙刷毛的一部分进人牙龈与牙面之间的间隙,另一部分伸人牙缝内,来回做短距离的颤动。当刷咬合面时,刷毛应平放在牙面上,作前后短距离的颤动。每个部位可以刷2-3颗牙齿。将牙的内外侧面都刷于净。这种方法虽然也是横刷,但是由于是短距离的横刷,基本在原来的位置作水平颤动,同大幅度的横向刷牙相比,不会损伤牙齿颈部,也不容易损伤到牙龈。 
    生理刷牙法:指的是牙刷毛顶端与牙面接触,然后向牙龈方向轻轻刷。这种方法如同食物经过牙龈一样起轻微刺激作用,促进牙龈血液循环,有利于使牙周组织保持健康。 
    总之,刷牙要动作轻柔,不要用力过猛,但要反复多次。牙齿的每个面都要刷到,特别是最靠后的磨牙,一定要把牙刷伸入进去刷。如果将前面的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则效果会更好。每次刷完牙,如果不放心,还可以对着镜子看一看是否干净了,只有认真对待,才能保证刷牙的效果。 
    
    **** | 2009-07-10 23:24:23 3896 194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口腔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