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面对美日台的"反潜链"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应有何对策?

首页

面对美日台的"反潜链"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应有何对策?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6-15 19:11:35
       运用13亿中华儿女的力量和智慧,尽早收复台湾,这样美日的计划将成为泡影.
    这样我们将永远立挺直腰杆立足于世界.
                                         相信我们龙的传人!

    赤***

    2005-06-15 19:11:35

其他答案

    2005-06-13 20:30:07
  •  面对美日台的"反潜链"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应有何对策? 
      
         "反潜链"作为冷战时期的产物,之所以能留下来,其实是美国总体战略的长期打算,既在和平时期的冷战阶段,以先进多效的手段截止对手,使其陷于被动,从而在国际事物中占得先机。"反潜链"本来是对付前苏联的,如今被用以对付中国,既说明中国的整体实力的上升,也表明了美帝的亡我之心。我以为,我们应以大局为重,在技术上努力突破其在技术上的围堵(非军备竞赛),使其在将欲用时无所用,在训练上不要为一时之快而暴露自己在技术上的能力(这能在战时给其以有力一击),当然必要时除外,我觉得前几次“明级”的出动时机是恰倒好处。试想美日经营了几十年的反潜能力连过时的“明级”都无法侦知。美日会是一种什么心态?这可是不比核蛋效应差的威慑啊!总之,我们应该大搞技术创新,不搞军备竞赛(数量以现阶段的最低必要数),那老美就只能哑子吃黄连,心知肚明了。

    中***

    2005-06-13 20:30:07

  • 2005-06-11 16:00:05
  •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蓝波报道 据《香港商报》8月2日报道,美国在日本横滨设有一个办公室,表面上是做建筑材料的贸易,但实际上却是拥有5人编制的中国潜艇研究机构,其中美方2人、日方2人,至于另1名是属于哪个国家,美国方面从未证实,只知道这个潜艇专家会讲流利的普通话。
         这则消息进一步引证了海外媒体的报道,即美日两国一直在对中国潜艇的动向进行追踪,而整合后的情报除了美日共享之外,还会提供台湾“军情局”和“海军情报署”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台湾已经成为美日针对中国大陆的“反潜链”上的重要一环。   台将美国冷战“反潜链”当脐带   冷战期间,为了对付苏联的潜艇威胁,美国采取全球跟踪系统对苏联潜艇进行侦察和监视。
      为了监视苏联潜艇进入太平洋情况,美国联合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部署了一条上万公里监视线。由于核潜艇可以采用大潜深方式利用层流躲过监视,所以监视线采用沿大陆架部署方式监视核潜艇。这条监视线沿白令海峡外的阿留申群岛南下千岛群岛,经过日本群岛延伸到琉球群岛末端,再经巴士海峡向南一直延伸到新几内亚。
      这条“反潜链条”由海底固定被动声纳、水面舰艇、反潜飞机等设备组成。   冷战结束后,这条“反潜链”非但没有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瓦解,相反却逐步在继续加强,特别是千岛群岛至琉球群岛一线的反潜力量比冷战期间还大大加强。这段反潜监视区域正是我国北海舰队、东海舰队的进出太平洋的门户。
         据台湾媒体披露,去年美国海军评估小组提出建议,在台湾岛以西海域,美台合作铺设两条海底监听电缆,从而构筑对大陆的“联合监视体制”。台当局认为,这两条监听系统“有如两条脐带,将台美的政治、军事关系紧密结合”,“在政治意义上远超过军事及技术层次”,倾向于“尽快合作”。
      台湾媒体认为,美国经由台湾围堵大陆,从太空的军事卫星到空中的P—3反潜直升机、陆地上的监听站、水下的潜水艇到海床上的监听电缆,“无疑已将大陆当作冷战封锁对象”,而台湾已成为“美国对付大陆的第一道防线”。   中国潜艇自由进出“反潜链”     据公开报道,为了有效地保卫自己的正当权益,中国目前拥有亚洲最大的潜艇部队。
      中国拥有的核动力潜艇足以对战略对手形成战略威慑;一些常规动力潜艇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低噪音、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而从俄罗斯引进的“基洛”级潜艇,具有续航时间长、机动性好、隐蔽性强的特点,已经形成了不容小觑的战斗力。   中国潜艇在对付美日台精心构筑的“监视线”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
      比如“基洛”级就被称为“世界上最安静的潜艇”。它艇身外壳上的消音瓦,不但能吸收本身产生的噪音,还能阻碍敌方主动声纳的侦测。这些设计使得“基洛”级的噪声水平和海洋背景噪声相当。另外,“基洛”级潜艇还配备有先进的电子系统。据外电报道,它的Mrk-400声纳能够以被动方式全方位探测目标,在作战模式下可以同时探测10个目标,并跟踪和锁定6个目标。
         中国潜艇根据我国领海面积宽广,海域和海底地形条件复杂的特点,充分展示了作战能力。1996年“台海危机”,美国间谍卫星发现数艘中国核动力潜艇全部离港,却无法跟踪。美军急令靠近台海的航母编队后撤200海里;2003年11月,美国间谍卫星发现一艘被认为已很“古旧”的中国潜艇驶离基地。
      获此情报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出动2架P-3C反潜巡逻机在多处海域投下声纳,却侦察不到中国潜艇。11月12日,中国潜艇突然在日本鹿儿岛县附近的海域浮出水面,并升起了五星红旗。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还将开发出多种性能先进、用途广泛的新型潜艇。
      这些潜艇进一步提高了隐蔽性和战斗力。美国海军退役少将迈克尔·麦克迪威特在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认为,“所有一切迹象表明在中国逐渐向海洋目标进行战略重点转移时,潜艇将要成为这一新战略的‘脊梁’”。 。

    l***

    2005-06-11 16:00:05

  • 2005-06-11 14:13:37
  • 加强隐蔽

    嗜***

    2005-06-11 14:13:37

  • 2005-06-11 13:45:19
  • 如果没有强大的空军和海军水面舰艇的保护是不行的;
    拿下台湾,美日的"反潜链"就不复存在。

    1***

    2005-06-11 13:45: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