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生产力研究院是做什么的?

首页
无锡阳光研究院号码

生产力研究院是做什么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9-27 11:05:26
    中国生产力研究院 联合业界著名行业专家,专业研究企业生产力提升工程(简称CPC工程)

    郑***

    2008-09-27 11:05:26

其他答案

    2008-09-12 15:44:17
  •   生产力概念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是一个核心概念,对于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的理解成为揭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面纱的入口。
     
      杨耕先生在《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内在机智和现代特点的再思考》[i]一文中明确地说:“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人的需要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或者说人们在解决自身需要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是具有多大的能力,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生产力。
      ”1(P。153)把生产力理解为一种能力,这只是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含义中的多种用法中的一种用法,马克思本人关于生产力的含义和用法有多种,怎能把生产力理解为一种能力就作为马克思的生产力的含义?   马克思本人对生产力下过两次定义:他的第一个定义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ii]在此,马克思把“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相结合的“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定义为“生产力”,这个生产力是指生产的能力,还是指生产的方式、生产的工具、劳动的对象或劳动者呢?我们推论不出它的内涵具体指什么;第二个定义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劳动生产力,即由于生产条件发展程度不同,等量的劳动在同样时间内会提供较多或较少的产品量。
      ”[iii]这个生产力是指生产的效率还是指生产的产品量,我们也是不太明白。不明白的原因是他在许多具体的场合用“生产力”的具体含义都不完全一样,而上述两个定义所产生的歧义的情况都存在。(关于生产力的含义的讨论,参见:《追问生产力和唯物史观》。《中国学术论坛》网“经邦济世”栏目9月29日的内容)既然杨耕先生把生产力理解为“解决人的需要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能力”,能力是事物作用的外在表现,是由事物本身的结构决定的。
      解决人的需要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能力,从整个生态系统来看,完全可以看成是人类社会在生态系统的功能。如果这样理解不错的话,那么,生产力作为功能,就应该由社会结构决定。而社会结构就是社会成员以及社会成员与物质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生产关系是主要内容。
      这就很容易推论出生产力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结论,而这与马克思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原理矛盾的。是杨耕先生把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理解错了吗?   不是。这不是杨耕先生的错,而是马克思的错,马克思当年创立唯物史观时,就是一本糊涂帐,没有搞清楚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生产方式的含义。
      1841至1843年间,马克思二十四、五岁,《莱茵报》期间的现实斗争和1841年费尔巴哈发表的《基督教的本质》的影响,“我们一时都成费尔巴哈派了”,使他接受了唯物主义思想原则,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开始用物质决定意识的方法来分析思考问题,并运用此原则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但是对市民社会他还没有认识清楚,所以还没有提出经济关系或生产关系等概念;从威廉·汤普逊1824年首版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中,马克思了解到:“这里在考察实际积累和分配时,总是把它们和生产力联系起来,放在从属于生产力的位置。
      但是几乎所有其他的体系,在考察生产力时,都是把生产力同积累和现有分配方式永久化联系起来,把生产力放在从属于它们的位置。”马克思接受了其中的生产力决定积累和分配方式的思想,对市民社会的经济状况有所了解,因此,根据唯物主义原则,他迫切需要了解的是在市民社会经济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物质性的因素是什么;经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分析,到《神圣家族》中就提出生产方式的概念,找到决定市民社会的物质性的要素“生产方式”,这是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当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提出生产关系范畴的时候,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原理确立起来了,这就标志唯物史观的形成。
      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头脑中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清楚,找到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把它们按照统一的逻辑思路一下子组合成一个逻辑体系,而是通过对市民社会的一步一步的条分缕析,从生产活动中演绎出生产方式概念,从生产方式概念中又演绎出同生产力概念相对应的生产关系范畴,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
      但是在他当时的情况下对市民社会的条分缕析,只有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则,没有像现代的系统科学等理论的指导,所以推演出来的这些概念没有一个是精确的,都是模模糊糊的,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或用法,这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已有大量的用法证明这一点。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概念的模糊性集中体现是“分工”这个结合方式上。
      杨耕先生所说,分工具有二重性,它既属于生产力范畴,又属于生产关系范畴1(P。158),并且“分工的二重属性,使之成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中介。分工状况以生产工具的性质为前提,本身就体现着生产的技术构成形成,同时又形成着特定的经济活动方式。
      由此获得了这样一个相互作用的链条:生产力(生产工具)←生产的技术形式→分工与经济活动方式→所有制关系(生产关系)。这一链条展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 1(P。160)   既然分工具有二重性,而任何东西都不是铁板一块,那么分工中的哪些东西属于生产力,哪些东西属于生产关系?是什么要素使得分工这种结合方式既具有生产力的属性,又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的?杨耕先生当然说了“分工首先同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生产工具直接相关。
      ”“另一方面,分工和分配、交换等环节的有机结合构成所有制关系,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1(P。159)。事实上,分工就是分开工作劳动。自从原始人手脚分工开始到现代工业的流水线作业分工,人类的劳动就是分工劳动,所以说分工就是劳动本身。如果我们仔细地分析下去,就可以发现,分工的内容可以包含生产力的所有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包含生产关系的所有要素(所有制是分工的前提、人们之间地位和相互关系是分工的具体体现、产品的分配是分工的结果。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概念也许是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人类劳动,但是只要用分工的概念就可以把生产过程的所有方面概括进去。它们都是描述同一个过程,而把分工说成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介,使它们如此相互混淆在一起,概念确定性和区别在哪里呢?分工的二重性不正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划分的模糊性吗?   而且正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与分工紧密结合,使它们无法分开,就为后来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内无法克服的矛盾埋下了祸根。
         唯物史观最经典的表述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iv]在这一段论述中,马克思推论的起点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即一定的生产力必须要有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它相适应,也就是说生产力不能和生产关系分开,它们形成一个结合体即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接着,马克思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而按照马克思本人的观点,整个社会历史发展变化起点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生产资料为起点。
      ”[v]即按照“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关系的破坏、观念的产生”[vi]这样的循序进行,也就是说,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因素。先是社会生产力变化和发展,然后,人们的生产关系、人们的经济关系依赖这些变化、与这些变化相适应地发生变化。
      生产力处在经常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那么,生产力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的动力的来源是什么?只能来自生产力内部,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
      在这里,资本家利用的,是整个社会分工制度的优点。”[vii]这段话说明劳动生产力来源于内部包括社会分工在内的生产关系,没有生产力内部的社会关系,生产力是不会发展变化的。次页还说:“……这种节约的基础不是上面已经提到的对用于不变资本生产的社会劳动的生产率的利用,而是不变资本本身使用上的节约,就这一点说,这种节约或者是直接来源于这个生产部门本身内的协作和劳动的社会形式,或者是来源于机器等的生产已经达到这样一种规模,以致机器等的价值不是和它们的使用按相同的比例增加。
      ”[viii]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生产力、生产关系与分工紧密结合在一起,而生产力的发展就来源于生产力内部,来源于生产力内部的要素分工,来源于生产关系作用,那么,生产力又怎可能与给自己力量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并把生产关系抛在身后自己独自向前发展呢?是要拎着自己的头发上天吗?这是不可能的,这时已经发展了的生产力不可能再与随自己同时变化了的生产关系发展矛盾,而只能与它发展之前未变化的旧生产关系发生矛盾。
      在这里我们不要忘记马克思这段推理的前提是生产力离不开生产关系,然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即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了,然后形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而事实上生产力要发展又离不开生产关系,不可能不需要生产关系而独立向前发展,把生产关系抛在后面,然后再与生产关系形成不适应、形成矛盾。
      这就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前提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同步说”与推理过程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错位说”的矛盾,而且是不可克服的矛盾。   所以,针对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概念的模糊性,我们应该尊重历史的史实,没有必要美其名曰:“分工具有二重性”,实质上就是概念的混乱和矛盾,也就是说,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概念不可能把生产的要素、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释说明清楚,而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来解释就一目了然。
       。

    1***

    2008-09-12 15:44:1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