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银行卡套现的危害

首页

银行卡套现的危害

能不能尽量说的详细些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6-20 11:49:15
       银行卡套现的种类
      “银行卡套现”是指持卡人不是通过正常合法手续到ATM机或营业柜台提取现金,是通过其他手段将卡中信用额度内的资金以现金的方式套取,同时又不支付银行提现费用的行为。因为银行卡用户有最高56天的“免息消费”期,持卡人一旦套现,在这段“免息期”内既能使用银行贷款又不用支付利息。
      所以说银行卡套现使得持卡人在获得现金的同时规避了银行高额的取现费用,相当于获得一笔无息贷款,极具诱惑力。因此,银行卡套现的方式也在不断翻新,网络上甚至出现许多网友交流套现心得的论坛和热帖,银行卡的信贷风险被进一步放大,加上不法商户和不法中介的参与,对各地的金融秩序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目前存在的“银行卡套现”的主要方式有:一是持卡人的个人行为,持卡人玩弄“他人消费刷自己的卡”的把戏,把别人购物的账刷进自己卡内以增加积分的方式,同时购物者再返还持卡人现金,这样对持卡人来说真可谓一举两得。因为许多银行在发行银行卡的同时都推出了增值服务,开展消费积分换礼品等活动,以刺激民众办卡和消费的热情;二是持卡人与商家或某些“贷款公司”、“中介公司”合作,持卡人通过付给商家手续费来获取套现。
      一般是利用商家的POS机进行虚假交易,将银行卡上的资金划走,商家或“贷款公司”、“中介公司”则当场付现(付给持卡人现金),持卡人付给商家的手续费又低于银行的费用;三是持卡人利用一些网站或公司的服务而取得套现,如借助“支付宝”或中国移动的“网上购买充值卡”的服务进行套现。
         银行卡套现的危害   增加了金融业的不稳定因素我国对于金融机构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对金融机构资金的流入流出都有一系列严格的规定予以监控。那些不法分子联合商户通过虚拟POS机刷卡消费等不真实交易,变相从事银行卡取现业务行为游离在法律之外,违反了国家关于金融业务特许经营的法律规定,背离了央行对现金治理的有关规定,还可能为“洗钱”等不法行为提供便利条件,这无疑给整个金融业埋下了不稳定因素。
      另外,银行风险的增大,大量不良贷款的形成也将破坏社会的诚信环境,阻碍银行卡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发卡银行的伤害巨大绝大多数的银行卡都是无担保的借贷工具,只要持卡人进行消费,银行就必须承担一份还款风险。所以在通常情况下,银行通过高额的透支利息或取现费用来防范透支风险。
      可是,银行卡套现的行为恰恰规避了银行所设定的高额取现费用,逾越了银行的防范门槛。非凡是一些贷款中介帮助持卡人伪造身份材料,不断提升银行卡额度,银行的正常业务受到巨大的干扰,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隐患。由于大量的套现资金,持卡人无异于获得了一笔笔无息无担保的个人贷款。
      而发卡银行又无法获悉这些资金用途,难以进行有效地鉴别与跟踪,银行卡的信用风险形态实际上已经演变为投资或投机的信用风险。一旦持卡人无法偿还套现金额,银行损失的不仅仅是贷款利息,还可能是一大笔的资产。   给持有人带来极大的风险表面上,持卡人通过套现获得了现金,减少了利息支出,但实质上,持卡人终究是需要还款的,假如持卡人不能按时还款,就必须负担比透支利息还要高的逾期还款利息,而且可能造成不良的信用记录,以后再向银行借贷资金就会非常困难,甚至还要承担个人信用缺失的法律风险。
         银行卡套现的防范   为了防范和化解银行卡套现产生的风险,规范银行卡的使用和治理,促进银行卡业务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该从立法、发卡机构和征信体系三方面着手抓好落实相关对策。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防范和打击力度要防范银行卡套现带来金融风险,首要任务是明确银行卡套现行为的性质,必须在法律中严格界定非法套现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处罚标准,才能在现实中产生对非法银行卡套现的威慑力,以保障银行的资金安全,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其次,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银行卡立法的力度。
      银行卡已经成为国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金融工具,有关银行卡持有者与发放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及发卡机构、商户之间利益的平衡等都需要效力层次较高的法律予以确定。在美国,对消费信贷产品、信贷额度、利率、担保、抵押、保险、还款条款、信息披露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于规范、推动银行卡消费信贷业务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银用卡立法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快立法进度。对情节严重的要给予严厉打击。 落实有力措施,严格发卡程序在目前法律规定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发卡机构应在大力拓展银行卡业务的同时,加强风险防范,严格把好发卡审核关,严格审批额度,抓好发卡源头的风险控制。
      在与特约商户的协议中,明确商户不得协助持卡人套现,强化其违约责任,以约束特约商户的行为;各银行间应共享违规客户信息系统,避免同一客户反复办卡;引入银行卡保险机制,与保险公司合作,参与银行卡风险的有关保险,降低信用风险。   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健全有效制约机制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征信体系的建立对金融风险防范有重大意义。
      银行要在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客户的信用资料库随时查询客户信用档案,并迅速确定能否给客户授信及授信额度。也可将参与银行卡套现的持卡人、商户的不良行为记录纳入社会征信体系,并配套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及时发现和打击银行卡套现行为打下良好基础。
      

    a***

    2008-06-20 11:49:1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