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消化内科

胃病

病史:胃病------胃炎----------现在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病 
我想帮我爸爸问的,他40多岁,以前一直有胃病,最近变严重了,做了个胃镜检查,但我只有检查结果,我什么也不懂,想知道我爸的病情到底怎么样,请帮忙分析一下,谢谢您:以下是病单上的内容:
临床诊断:慢萎
病理诊断:(胃角)送检胃窦粘膜,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活动期),腺体中度肠化,部分腺体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食管中段)送检少量食管粘膜,示慢性炎症,鳞状细胞增生活跃.
检查所见:
食管:距门齿26-28CM后壁见不规则片状充血,糜烂灶,活检易出血,蠕动正常.
贲门:齿状清晰,粘膜光整.
胃底:粘液湖色清,少量,皱壁呈脑回状,血管未见,
胃体,胃窦:粘膜色白,粗糙,粘膜下血管透见.蠕动正常.
胃角:呈拱桥形,胃角粘膜见点片状糜烂灶.
幽门:圆形,开闭好.
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未见异常.
活检:胃角1块
食管中段2块
HP: 阴性
内镜诊断:食管糜烂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建议:治疗后在查,必要时染色内镜检查,

想请问一下,这些情况严重吗?会医得好吗?会不会转成胃癌呢,,, 
艳*** | 2008-03-04 22:10:54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08-03-05 14:43:52
  •  我也不太懂得,这个网站上有专科的医生,你可以去问问   
    
    罗*** | 2008-03-05 14:43:52 13 9 评论
    0/300
  • 2008-03-04 23:11:47
  • 你爸的胃病主要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常见胃部疾病。动脉硬化、胃血流量不足、 烟酒茶的嗜好等都容易损害胃粘膜的屏障机能而引起慢性萎缩性 胃炎。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萎缩而被肠的上皮细胞取代即肠化 生;炎症继续演变,则细胞生长不典型,即间变;甚至细胞增生 而致癌变。临床表现仅为上腹饱胀、嗳气、胃纳减退等消化不良 症状,有时因胃内因子遭到破坏,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可致贫血。 内镜检查及活...

    查看全部>>

    你爸的胃病主要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常见胃部疾病。动脉硬化、胃血流量不足、 烟酒茶的嗜好等都容易损害胃粘膜的屏障机能而引起慢性萎缩性 胃炎。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萎缩而被肠的上皮细胞取代即肠化 生;炎症继续演变,则细胞生长不典型,即间变;甚至细胞增生 而致癌变。临床表现仅为上腹饱胀、嗳气、胃纳减退等消化不良 症状,有时因胃内因子遭到破坏,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可致贫血。 内镜检查及活检是确诊本病的唯一手段。 萎缩性胃炎可用药物治疗,并应定期检查,以防癌变。 
    萎缩性胃炎可用药物治疗,并应定期检查,以防癌变。 
    【处方】 
    1.所食食品要新鲜并富于营养,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铁质摄入。按时进食,不暴饮暴食,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不用或少用刺激性调味品如鲜辣粉等。 
    2.节制饮酒,不吸烟,以避免尼古丁对胃粘膜的损害;避免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如阿斯匹林及皮质激素类药物等,以减少胃粘膜损害。 
    3.定期检查,必要时作胃镜检查。 
    4.遇有症状加重、消瘦、厌食、黑粪等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哪些病因?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迄今尚未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继续: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解放军总医院等6个医院报告经5~8年的随访观察浅表性胃炎164例,其中34例转变成慢性萎缩性胃炎(20 .7%)。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均可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与加重因素。 
    (2)遗传因素:根据Varis调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第一代亲属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恶性贫血的遗传因素也很明显。有亲戚关系的发病率比对照组大20倍,说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3)金属接触:铅作业工作者胃溃疡发病率高,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发现萎缩性胃炎发病率也增高。Polmer称之为排泄性胃炎。除铅外很多重金属如汞、碲、铜及锌等对胃粘膜都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4)放射:放射治疗溃疡病或其他肿瘤,可使胃粘膜损伤甚至萎缩。 
    (5)缺铁性贫血:很多事实说明缺铁性贫血与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Badanoch报道缺铁性贫血50例,正常胃粘膜、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各占14%、46%及40%。但是贫血引起胃炎的机理尚不明了。有些学者认为胃炎是原发病,因为胃炎胃酸低致铁不能吸收,或因胃出血以致形成贫血;另一种意见认为先有贫血,因为身体内铁缺乏使胃粘膜更新率受影响而容易发生炎症。 
    (6)生物性因素:慢性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病等对胃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慢性肝病患者常有慢性胃炎的症状和体征,胃粘膜染色也证实在乙肝病人胃粘膜内有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瑞金医院报道91例萎缩性胃炎病人,有24例(26.4%)合并慢性肝炎。所以慢性传染病特别是慢性肝病对胃的影响值得注意。 
    (7)体质因素:临床统计结果显示本病的发生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年龄愈大,胃粘膜机能“抵抗力”也愈差,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伤。 
    (8)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空肠吻合术后,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9)免疫因素:在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胃体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缩粘膜的浆细胞内,常可找到壁细胞抗体或内因子抗体,故认为自身免疫反应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关病因。近年来发现少数胃窦胃炎患者有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它是细胞的特殊自身免疫抗体,属Ig G系。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有异常,提示细胞免疫反应在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上也有重要意义。 
    (10)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粘液层及上皮细胞中首次分离出HP。此后众多学者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在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HP,继而发现HP的感染程度与胃粘膜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关系。1986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第八届会议上便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此外;诸如饮食不当、长期嗜烟酒、滥用药物、上呼吸道慢性炎症、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使胃粘膜受损,以及胃大部切除术后,分泌胃泌素的胃窦区切除,致使胃粘膜营养障碍等,均易导致胃粘膜受损而发生萎缩、炎症变化。 
    
    处方:
    (一)
    
      【辨证】脾胃虚寒,气滞血瘀。
      【治法】补气温中,活血散瘀,消肿生肌。
      【方名】益中活血汤。
      【组成】黄芪30克,肉桂8克,吴萸10克,丹参15克,乳没各8克,生蒲黄13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川芎12克,乌药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孙咸茂方。
    (二)
    
      【辨证】肝郁胃寒。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散寒。
      【方名】疏肝和胃汤。
      【组成】柴胡10克,瓜蒌仁15克,川连10克,枳壳10克,木香15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草豆蔻10克,半夏15克,榔片10克,莱菔子10克,黄芩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王兆松方。
    (三)
    
      【辨证】肝郁胃虚。
      【治法】疏肝健胃,益气活血。
      【方名】疏肝健胃汤。
      【组成】柴胡10克,党参10克,百合15克,山药10克,当归10克,郁金10克,乌药10克,乌梅10克,赤芍10克,甘松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夏度衡方。
     
    
    1*** | 2008-03-04 23:11:47 50 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