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想购进《中国石油》股票

首页

我想购进《中国石油》股票

请问:1.我想长期拥有至少持有五年。
      2.在什么价位购进比较合适。
      3.大家对《中国石油》的业绩如何看待。
      4.如果我购进一万元的《中国石油》应该留有多少钱的备用金。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8-02-22 15:29:28
  • 看了“中国的不幸...."这篇文章,真是触目惊心,只能深深地感到痛心。
        

    c***

    2008-02-22 15:29:28

  • 2008-02-21 23:01:09
  • 五年如一日的持有,拿住了你就是神,神不能赚钱谁还能赚?可以买了不过别一次性的买,就100股100股的买。

    装***

    2008-02-21 23:01:09

  • 2008-02-21 22:33:37
  • 你记得巴菲特第一次减持中石油是什么价格?在人家开始减的价格买还不嫌高。

    1***

    2008-02-21 22:33:37

  • 2008-02-21 21:58:58
  •     
    中国的不幸,在于有一个出卖国家利益的精英集团(zt) 
    吴英雄2008-02-16 09:00:47 
    看看中国的投资精鹰们在做些什么 
      金融领域的卖国贼。用弱智解释不了! 
      美国银行(BankofAmerica)昨日表示,对中国建设银行(ChinaConstructionBank)的投资目前可能获利逾300亿美元,这突显一些西方银行通过持股中国的银行,获得了丰厚的账面利润。
         两年前,美国银行出资30亿美元获得中国建行8。5%的股权,以及一项以极低价格将持股比例提高至19。9%的选择权。美国银行计划第四季度通过现有股权计入约160亿美元的所得。   美国银行首席财务官乔•普赖斯(JoePrice)表示:“从账面上看,我们的潜在获利超过了300亿美元。
      ”他补充称,在未来2至3年内,该银行将能够兑现其持有的部分股权。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记者安蓓)记者22日获悉,中国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已经同意投资30亿美元购买美国黑石集团部分无投票权的股权单位。   今年5月,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以每股29。
      605美元的价格收购黑石30亿美元的股份,目前亏损为24。82%,约7。44亿美元(合55。34亿元人民币)。   真的是太可背啦。真的不知道这些中国人在干什么。这些所谓中国金融领域的精鹰们,在国内的市场可以指手遮天,很难想象一但离开ZF保护他们的境外投资路会是什么样子。
         国有银行股权贱卖,被老外大赚,中投又去投资黑石,赔啦7个亿,更滑稽的是黑石居然又用6个亿收购啦中国蓝星。天啊,等于中投花钱给黑石买啦蓝星20%的股权。一个值得注意的是中投投资黑石的10%股权是没有参与公司决策权的,而黑石投资蓝星的20%股权是可以参与公司决策的。
         我真的不知道用什么词来羞辱这些人啦。一句话,国内的证券机构就是ZF养的小白脸,离开中国的地方他们终究将一无是处。   唉,银行资产被贱卖,还有很多很多,中石油,中移动等在香港被低价发行,那些外国jb券商先调低评级买入,然后调高评级卖出,fuck!不知道ZF怎么想的?   中国石油公司当初在美国上市融资不过29亿美元,上市四年海外分红累积高达119亿美元。
      仅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四个公司四年海外分红就超过1000亿美元,值得强调的是,上述公司的盈利完全是来自对国内消费者的掠夺,要么来自于中国石油资源的涨价、要么来自于国内手机双向收费等高额收费,这实际上是把中国人的钱财收集起来送给外国人。
      外国公司抽取中国财富已经够可怕了,中国国有公司也帮着外国人抽取中国财富就说不过去了。   像上述四个公司目前中国不下一百家,如此规模地海外分红,不仅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承受不了,即便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肯定会被分成第三世界的!要知道,我们目前全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也就是3000多亿人民币,2004年全国的低保资金,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加起来,也不过才200多亿人民币,仅相当于上述四家公司一年海外分红的十分之一(每年合人民币2000多亿)。
      国有企业是全国人民的企业,应该为全国人民服务,而不应该只考虑外国投资者的利益,据卫生部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目前全国50%以上的城市人口、87%的农村人口无任何医疗保障,中西部地区约80%的人,因为看不起病住不起医院而死在家里。如果你感到有所触动,请给我加分吧! 外资摘桃子的巨大财富流失   目前的危机不仅仅是道德体系崩溃的内部腐烂,更大的危机是外资对中国产业的扫荡,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中国的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价格之低完全如同抢劫。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过两次摘桃子运动。第一次摘桃子就是国企产权的私有化改革,把全体中国人民几十年艰苦奋斗创造的财富改革到少数人手里;第二次摘桃子就是今天的外资化,外资勾结中国买办集团,用廉价购并方式把中国建国以来58年创造积累的财富席卷而去,请大家看一下屏幕上的统计资料:   银行资产流失统计   1,中国工商银行   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入股工商银行,收购工行约10%的股份,收购价格1。
      16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1月4日盘中价格6。77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460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9。3倍,世界罕见。 2,中国银行   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国银行共51.75亿美元(合人民币约403亿),收购价格1。
      22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5月10日盘中价格6。26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822亿元,四家外资公司净赚2419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6.6倍。   3,兴业银行   2006年,香港恒生银行、新加坡新政泰达和国际金融公司赚共出资27亿,以每股2。
      7元的价格购入兴业银行10亿股,上市后,股价达到37元多,三家外资公司净赚约370亿。根据2007年2月12日《参考消息》报道,以后每年都有300%以上回报。该银行上市募集资金共159.95亿,等于全部送给了三家外资公司。该银行国内发行价格每股15。
      98,吸引的网上网下申购资金高达11610亿。   4,深圳发展银行   美国新桥投资集团以每股3。5元购买深圳发展银行3.481股,目前股价已达35.8元,投资增殖10倍,按照深发展20亿多股计算,新桥用12.18亿获得了700多亿,。
      根据新桥目前的做法,很快将达到1000亿元。而新桥集团本身就是庄家,根本不是银行,如何能改善我国银行治理结构?况且整个银行都被美国人拿走了,即便改善对我国又有什么意义?   5,华夏银行   德意志银行和萨尔"奥彭海姆银行联合组成的财团将出资26亿元人民币,购入华夏银行约5.872亿股份,占华夏银行总股数的14%。
      每股价格4.5元,现在近14元,净赚56亿多人民币。目前已被德国银行控股,500亿落入对方手中。目前德国人对华夏已形成了联合控股,该银行名义上还是中国银行,实际已成为外资控股银行。   6,中国交通银行   汇丰银行(汇丰)持股交行19。
      9%的股权,出资144。61亿元购买91.15亿股,每股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现在市价超过10港元,净赚近800多亿,07年国内A股发行上市又赚取500多亿,合计将近1400亿,10倍回报。   7,中国建设银行   上市前,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分别斥资25亿美元和14。
      66亿美元购买建行9%和5。1%的股权,每股定价约0。94元港币。发行价格2。35元港币,最高市价5。35元港币。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亿股计算,2家净赚1300多亿港币。   8,浦东发展银行   花旗集团出资6700万美元收购浦发行4。
      62%的股份,超过1.8亿股,每股约2。96元,并且协议规定日后花旗集团有权收购19.9%的股份.目前浦发行股价超过38元,花旗净赚62亿元。目前花旗尚未行权,一旦行权将赚取62亿的数倍。   9,民生银行   2004年,淡马锡控股旗下的亚洲金融公司以1。
      1(约8亿人民币)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民生银行2。36亿股股份,占民生银行总股份的4。55%,约3。72元,目前该股已达12元多,加上两年送配,市值已达50亿元,净赚约40亿。  (上述交易低价转让外资净赚约9200多亿,加上下面广发行,损失超过1万亿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是2006年一年转让的损失,再加上已经全部完成合资的等待上市的几十家地方银行,未来损失将越来越惊人)   10,广东发展银行   2006年美国花旗银行以联合收购的名义,自己出资不过60亿,就控制了拥有3558亿元总资产、27家分行、502家网点,与世界83个国家和地区917家银行具有代理行关系,连续多年位列全球银行500强的广东发展银行。
      并且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和中国信托还各搭进去60亿,共180亿。把银行白白送人还要再搭进去180亿,已经完全超越了市场交换的范畴。   11,渤海银行及地方银行   另外,2005年挂牌成立的我国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渤海银行宣布,渣打银行以1。
      23亿美元购入即将成立的渤海银行19。9%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除了参股渤海银行之外,渣打银行参股光大银行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目前,外资银行在华进入了加速发展期,中国全部银行无一例外地已被18家外资银行参股或控股。   12,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也是第一家引进外资的保险公司,汇丰集团是平安最大外资股东,汇丰是2002年投资6亿美元,50亿人民币投资平安;平安集团04年6月24日在香港成功上市,发行价11。
      88港元,目前已上升到40元港币。今年2月又募集A股资金388亿。截至2006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人民币3,587。18亿元,权益总额为人民币381。04亿元。目前,公司市值近2000亿港元,A股5500亿人民币。   13,新华人寿   新华人寿即将上市,现在苏黎世保险持有新华人寿22800万股,每股5。
      25元,持股比例为19%,已成为新华人寿的最大单一股东。但实际上,目前新华人寿的实际控制者是东方集团,由于东方实业和东方集团分别持有新华人寿5%和8。02%的股权,再加上东方集团持有新华人寿其他股东的股权,东方集团直接或间接持有新华人寿的股权肯定超过20%。
      (据说,苏黎世通过中国公司暗中控股已超过56%,投资34亿,一旦上市,市值至少600亿)   这是我为写《中国银行已成为外资超级提款机》专门调查统计的资料,当时在统计过程中忍不住直流泪,我们并没有发生战争,更没有战败要进行赔款,可是上述损失如同战败赔款那样让国人痛心。
      上述廉价卖给外资的银行股,无一不是远远低于市场价格,最低的如兴业银行甚至不到市场价格的十分之一。仅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交通银行四家损失就超过7500亿元,仅2006年一年银行股贱买损失就超过6千亿元,整个银行金融领域能统计到的损失就超过万亿。
      可能大家感觉这些数字很枯燥,我们对比一下大家就会感觉到这些数字的含义了,根据国务院医改调查小组组长葛延风讲,解决全国的医疗问题每年6800个亿就够了,可是仅仅几家银行就把全国的医疗费用送给了外资。   外资控股金融机构的两种模式:买办和汉奸   我们并不反对开放,关键是开放的目的是什么?开放的目的应该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而不是要把财富送给外国人,中国的银行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发展起来的,即便卖给外国人,也应该按照市场价格,至少应该和中国投资者价格相同,像兴业银行国内发行价15.98元,大家都抢破头,竞购资金超过一万亿元,没有任何道理把市价37元多的股票以2.7元的低价卖给外资。
      特别是广东发展银行,不仅以区区60亿价格卖给美国花旗银行,并且还搭进去180亿现金的“嫁妆钱”(由中国移动、中国信托、更加电网各掏60亿帮助花旗收购),这已经不是买卖了,白送还搭钱,真的如同歌里唱的那样“带上你的妹妹,拉上你的嫁妆,赶着大车来”。
      几千上万亿啊,我们去年全国工资总额才两万多亿元,去年全年GDP增长部分也就是2万亿啊,可仅贱买银行股一年就被外资拿走上万亿,老百姓又怎么能不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   有人说,银行股贱买是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这个理由听上去好像有道理,仔细一看就荒唐了,其一,无论控股深发展银行的美国新桥集团,还是参股中国工商银行的美国高盛公司,它们本身都不是商业银行,它们本身就是投资公司就是炒做的庄家,如何能改善中国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其二,像深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已经落入外资手中,成为了外资银行,即便是能够改善法人治理结构,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与我国已经没有了任何关系。
      你整个银行都被人拿走了,改善不改善结构和我们还有什么关系,如同你媳妇都被人领走了,衣服漂亮不漂亮还有什么关系!特别是是广东发展银行的买卖方式,最让国人难以接受。我们国家为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专门规定,外资单独参股中国银行不能超过20%,联合参股中国银行不能超过50%,这本来是保护我们利益的一个法规,结果反而害了我们,为了绕过这个法律,美国花旗以联合收购的名义,联合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和中国信托各掏60亿收购广州发展银行,并且收购协议明文规定,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信托只是“陪太子读书”,不得参与任何经营活动,包括人事权在内的银行全部经营管理权,统统交给美国花旗银行。
      就这样,把中国老百姓辛辛苦苦创办的一个大银行送给了美国人。   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按说中国官员的政治风险意识是最敏感的了,白送外资一个银行还搭上180亿现金,别说老百姓知道了会骂娘,即使落到政敌手里也是一个摆脱不掉的把柄,应该是没人干这种事情的,谁愿意为外资白白搭上自己的政治生命呢?可偏偏花旗银行就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我们不知道花旗银行是怎么买走广东发展银行的,但是我们却知道花旗银行在中国第一笔业务是怎么来的,就是送给当时中国洋务运动的总设计师、北洋大臣李鸿章一百万白银,大家去看一下花旗银行在华发展史就知道了,网上有这本书。
      花旗银行在中国第一笔业务就是依靠行贿李鸿章得来的,李鸿章是晚清中国洋务派的领袖,是当之无愧的当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另外一个让国人痛心的外资购并模式,就是外资暗中控股新华人寿保险公司。虽然我们不能确定花旗银行收购广东发展银行是不是买办模式,但是我们能够确定瑞士苏黎士公司暗中控股新华人寿是典型的汉奸模式。
      瑞士苏黎世保险公司为了绕过持股不能超过20%的中国法律限制,在公开持股20%的基础上,暗中再以中资机构的名义分别参股新华人寿,持股总数已超过54%,新华人寿实际上已经成为外资公司。在和抗战时期的汉奸模式完全相同:几十万日军控制着二百万伪军,二百万伪军控制着一千万汉奸,一千万汉奸控制着万万中国人。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全部银行都已经完成了所谓引进战略投资者(外资)的任务,也就是说外资已经进入了中国所有银行,苏黎世公司可以这样干,其它外资公司同样可以这样干,特别是对于那些美国巨型金融机构来讲,干这些事情更是轻车熟路,如此一来,到底有多少银行实际上已经落入外资手中,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字,也是一个十分要命的数字。
      丢掉银行和丢掉其它产业不一样,其它产业丢掉一个公司,只是损失一块财富,而丢掉银行,则是丢掉一条财富管道,财富会顺着这条管道疾速流走。如果不能把住银行这条财富管道,别说我们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还没有富不起来,就是再经历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仍然富不起来,为什么?财富都顺着管道流走了。
         最后一场华山论剑:崛起或毁灭   如果说外资廉价参股中国银行是摘桃子,那么廉价控股中国银行就是砍树,并且是连根刨走。外资摘桃子砍树引发了中国改革以来的第三次争论:姓中姓外的争论。中国改革以来左派右派共有三次大规模华山论剑,第一次是姓资姓社的争论,第二次是姓公姓私的争论,目前是第三次。
      三次华山论剑左派输掉二场,目前是这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如果说左派输掉第一场是中华民族灾难的开始,那么如果再输掉这第三场,则有可能是中华民族的彻底终结,所谓终结是指中华民族将可能在未来的大危机大动荡中分崩离析,解体为许多个破碎的政治实体。   这绝非危言耸听,目前外资对中国产业和金融的扫荡,就其对中华民族的威胁来将,完全是瓜分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只是第一次是领土瓜分,这第二次是经济瓜分;第一次是用鸦片摧毁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把中国人变成了一盘散沙,这第二次是用非毛化的唯利是图摧毁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把中国人再次变成了一盘散沙,并且培育精英集团误导中国改革,用两极分化的鸿沟把中国撕裂为许多碎片,中华民族的确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目前右派买办的言论甚嚣尘上,认为外资来到中国就变成了中国企业,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一样,都是中国的企业,对国家对民族只有好处没有危害,并且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继续讲什么内外企业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这种买办理论表面好像很有逻辑,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十分荒唐,如果说目前整个世界国民收入的分配也全球化了,不分彼此地融为一体了,我也赞同这个观点,可关键是目前世界国民收入的分配仍然是以国家为单位,虽然正在形成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但是分配却没有全球化,仍然是谁的就归谁,美国就是美国的,中国就是中国的,彼此谁都不肯化给对方一分一厘,问题的核心就在这里。
      所以对外资既不能妖魔化,也不能神圣化,它既不是魔鬼也不是不是雷锋,他是来中国赚钱的,并且赚了钱要带走,既然是要赚钱带走,我们的产业、我们的银行如果都被外资控制了,那就意味着我们的财富会越来越大规模流向国外,我们牺牲资源付出劳动创造的财富就都流进了外资所在国,我们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地上班下班就白干了,那我们引进外资发展经济还有什么意义?   中国经历了2个29年,前一个29年,在座40岁以上的同志应该都知道,我们勒紧裤腰带宁可20年不涨工资地拼命积累;后一个29年,我们从资源到百姓都付出了巨大代价,拼命追求经济高增长;好不容易熬到今天开花结果了,财富泉涌般冒出来了,外资遮天蔽日的巨大黑手又伸进来了,要把共和国58年的奋斗成果一把抓走。
      过去私有化有句顺口溜,叫做“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如果外资控制不住,那就不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了,弄不好会一夜回到1840年。所以这第三次华山论剑无论如何不能再输了,中国已经到了不能再输也输不起的地步了,中华民族的几次大崛起都是在大危机中实现的,目前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的危机,肯定也将成为中华民族最强大崛起和最伟大复兴的历史机会。
      如何化解目前危机实现崛起?   这是一篇需要大家共同探讨的大文章,在此我只说8个字:危机在官,崛起在民。我们之所以看中六中全会以来的中央政治路线,也就在于这条政治路线反映了一个“民”字,“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财富双通道:外资日夜向外抽,内资暗中向外搬 。
      

    财***

    2008-02-21 21:58:58

  • 2008-02-21 21:53:13
  • 别买中石油,也别买银行股,买中国联通做长线准没问题,5年能够看到50元

    这***

    2008-02-21 21:53:13

  • 2008-02-21 21:51:23
  • 如果想长期持有一种股票,建议你选择银行股为好,个人建议供你参考!

    1***

    2008-02-21 21:51:2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